一个精神疾病患者,被 “收留” 多年,生育子女,这究竟是何种“自愿”?面对明显的失踪与可能的拐卖,相关责任人为何没有采取报警或联络家属的应有举措?我们决不能容忍媒体与权威机构在用词上淡化罪恶,甚至将剥削行为包装成道德行为。能够将“拐卖”一词美化成““收留”,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对恶的纵容和对女性的严重剥削。当我们看到这些悲剧不断上演,我们必须质问,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会让女性的苦难被如此轻易消费与遗忘?
PART.01 “被收留”的受害者
2024年12月初,一则山西省和顺县公安局的警情通报再次让公众的目光聚焦于女性的生存权与人权问题。
通报称,一名女子卜某(女)于2011年从家中“走失”,后被和顺县一名张姓男子“收留”。
更让人震惊的是,在13年的“收留”期间,卜某生育了两名孩子,而张某被描述为“为了照顾她和孩子,留守家中务农”,靠年收入不足两万元的微薄生活维持生计。
这样的叙述却遮掩了关键事实:
(1)卜某是否真正自由?13年的控制为何被轻描淡写为“收留”?讽刺的现实是:卜某能明白的说出父亲哥哥的姓名和地址,能说出所就读的大学和大学老师同学的名字。这么清晰的线索,为什么十余年找不到家呢? 而志愿者根据这些线索,两天就帮助她找到了家人。
(2)走失13年,孩子12岁?用有“照顾孩子”的能力来掩饰受害者作为“生育工具”被物化的事实,子女成绩很好,请问这跟母亲是受害者有什么关系吗?
(3)强调“庄稼汉”张某的“善良本性”,用“家庭责任”转移公众视线。“庄稼汉”放弃外出务工照顾卜某和孩子”以弱化其作为剥削者的角色。并且通过“家庭”叙事和贫困环境的衬托,将犯罪包装为一段“艰难但温馨”的生活故事。
这起事件令人联想到就在不久前的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的铁链八孩母亲事件,2022年1月27日,“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视频在网络流传,引发社会关注。在这条被热议的视频中,一个穿着粉色上衣的中年女子站在一间简陋的房间中,脖子上拴着铁链和铁锁,手里攥着一把筷子,屋内只有一张大床,上面摆着一碗凉了的粥。
可以说,从丰县第一次通报到最终的一审宣判,此事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面貌。初次通报时,未能触及核心真相,充斥着大量不实与误导性内容,大有欲盖弥彰之势,意图将背后错综复杂且性质恶劣的拐卖妇女犯罪事实隐匿于公众视野之外。然而,在社会舆论的强力聚焦以及深入细致的调查推进下,这起拐卖妇女案件的真相才如冰山消融般逐渐浮出水面,露出其隐藏许久的狰狞一角,让人们得以窥见那被黑暗笼罩的罪恶深渊。
在相关通报里,诸如 “被收留”、“患精神疾病”、“已生育子女” 等关键词赫然在列。彼时,一份精心粉饰的通报妄图遮蔽事实背后的狰狞真相。无独有偶,山西女硕士的经历竟也以极为相似的表述方式公之于众。在这两起案件之中,受害女性皆被定性为 “精神疾病患者”,而施害之人却被包装成 “善良的照料者”,其中拐卖与非法拘禁的嫌疑竟被堂而皇之地一笔带过。
这两起案件之间的叙述方式令人惊讶地相似,甚至显得公式化:弱化犯罪、标签化受害者、美化施害者的“善意”。
这无疑深刻地折射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权益的忽视,以及权力话语在其中悄然施加的不当操控,使得本应被公正对待、权益受充分保障的女性群体,陷入了被歪曲与不公对待的泥沼之中,亟待引起全社会的深刻反思与切实改进。
PART.02 探讨
无声的受害者,
标签化的命运,
不变的权利叙事。
官方的通报和媒体的报道,屡次提及小花梅和卜某的精神疾病,并以此作为“无法正常生活”的解释。然而小花梅和卜某的精神疾病是否早于“被收留”?她们在失踪后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医疗和心理干预?如果她们因疾病被认为无法独立生活,地方政府或医疗机构是否尽到了保护的责任?“精神疾病”成为案件中的关键借口,似乎为一切不公正行为找到了合适的理由。然而,无论她们的精神状况如何,她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都不应被剥夺。
这样的叙述在我们看来是一种对女性价值的单一化定义:“一个无法独立的精神疾病患者,能为家庭贡献的唯一价值就是生育孩子。”这种观念不仅削弱了女性的多元身份与社会角色,更将其剥削合理化。从这起事件中,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深深的危机感。一个硕士学历的女性,一个在普通家庭中成长的人,可能在一瞬间失去自己的名字、自由、选择权甚至尊严——她被迫成为一个陌生家庭的“生育工具”,并且这种侵害还能在某种社会话语中被合理化。这样的悲剧,让无数人不禁反思:在一个法治社会中,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依然会发生?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它折射出的是女性在安全、自由、平等权利上长期以来面临的困境。当女性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当伤害女性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时,我们如何谈论公平?又如何让每一个人相信法律的公正与权威?
结语
一个人遭受了多大的不幸,并不取决于她身处何种环境,而取决于这个社会如何看待并对待她的不幸。如果对于这样一起显而易见的侵害行为,我们仍然选择沉默或无视,那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不公,也是对我们共同价值观的践踏。
每一次对女性的忽视和沉默,都是对社会公义与法治精神的背离。那些受害者无法用自己的声音呼喊,她们的痛苦被无声地掩埋。而我们如果没有为她们发声,反而成为了这种不公的帮凶。社会对这些事件的态度反映了我们对女性、对弱者的基本尊重的缺失。当这些事件被轻描淡写地处理或被美化成“家庭问题”,我们无形中纵容了更多类似的暴力行为。
不管【她们】身处何种环境,不论她们的身份如何,女性的尊严和权利不应当被任何社会规范所忽视。我们需要警惕,避免将这些侵害行为隐藏在所谓的“文化传统”或“家庭隐私”背后。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这种无声暴力的严重性,并站出来反对它,才能确保每一个女性都能在这个社会中拥有应有的尊重、自由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