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城市公园绿地的多重价值
童大焕
入夏,南方雨季,广州暴雨倾城,出现了大面积的水浸街景象。有细心市民发现一个“奇特”现象:水灾多发生在楼高路宽的广州新城区,反而是路窄设施旧的老城区少遭水淹。
城市动辄“水漫金山”,人们首先会想到城市排水设施的落后,且频频怀念60年前德国人在青岛设计的城市排水设施,比今天国人设计施工的还好;或者羡慕国外如巴黎、伦敦等城市排水设施的先进。
但在地下管道、地下空间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地下排水设施也必将越来越复杂,成本越来越高。其实除了专业排水设施之外,我们有远比单纯的排水设施更廉价、功能更强大的、具有自动修复自身和环境功能的“蓄水”元素,为人类创造更宜居的人居环境。包括尽可能减少水泥、沥青、花岗岩地面等等,此外,增加绿化和城市公园、湖泊面积,更是创造宜居环境、达到城市蓄水排涝功能的捷径。诚如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广州市规划院前总规划师袁奇峰所言,广州新区水浸主因在于公园少。城市开发中的逐利心理,让新建区域的排涝功能降低。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公园逐渐被“边缘化”。
探究城市公园逐渐被边缘化的原因,不外乎在新一轮城市化中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急功近利,短期逐利第一,老百姓宜居问题和城市长远利益问题被置后。新建城区的容积率越来越高,甚至于一些开发商不断违背诺言,不断拉拢腐蚀官员,不断变更和提高容积率,使城市越来越成为名副其实的钢筋水泥丛林。
很多老城区的公园,往往都是均衡、近距离地分布在市民居住地之间,形成山水、园林、绿地、湖泊与居住人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乳交融关系。
但是在急功近利的短期逐利行为下,很多寸土寸金的城市黄金地段被密密麻麻的高楼剪成一个又一个“城市的阴影”,而公园湖泊被迫变身为“郊野公园”,形成人与自然、园林彼此疏远和互相隔离的现象。
是应该大声呼吁公园、湖泊回到城市中央、回到市民身边、回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间了!我们以前常常说公园、绿地是城市的肺,今天看来,它远远不仅是城市的肺。如果把城市比做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那么公园和湖泊所蓄积的地下水和地面水,就像这承载扁舟的大海;它又像城市的呼吸,旱时提供温润的气息,涝时积纳过多的雨水。它除了时时刻刻为市场提供休憩娱乐、呼吸新鲜空气的场所,还从天上地下全方位地保护着这座城市,使它在天地之间,永远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与顺畅的循环。
必须重新认识城市公园绿地、草木湖泊的多重生态和文化等价值,并且在城市规划中立法严格保护这些价值,像敬畏天地、敬畏自然一样敬畏这些价值、保护这些价值,为我们自己,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又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美丽、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