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及至当下,大蒜被爆炒,平素不起眼的一头大蒜,转眼间零售价上涨几十倍!每公斤的零售价竟然要十几元、几十元!并且,一段时间以来,这种炒作此起彼伏,方兴未艾。据当事者讲,某小企业主卖掉30万元卖掉企业,转手就稳赚几百万元。有作家形容:现在若是一张口说话,满嘴大蒜臭气,请别自卑也别担心 ——这是身份、地位与财富的象征。君不见,当下中国,富豪皆争相比试谁口里冒出的大蒜气味更臭。
对此,有敏锐的南方媒体接连深入报道,使炒作真相大白于天下。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只要吃喝拉撒,只要去买菜市场的菜或吃菜市场的菜,都知道大蒜疯涨,是个用脚丫子都能搞明白的现实。危险的是,炒家们炒作完大蒜,又开始炒作绿豆以及田七等中草药。
中国是个法治国家,是个行政机构全覆盖的国家,但是,对于此番炒作风潮及其蕴含的危险,相关部门却后知后觉,麻木不仁。若不是敏锐的媒体凭借着良知、道义以及工作流程将这一事实昭告天下,恐酿成大祸危局,才会出现诸如“领导高度重视”之批示、视察、指示之类。最终,受祸害的是民众、国家。
诡谲与令人气愤的还不在于此——就在民众、媒体对以大蒜炒作为代表的炒作狂潮忧心忡忡、束手无策之时,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5月22日向媒体及公众正式表态,发布高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天气原因造成的,农副产品不具有投资品的特性,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游资进入到农副产品领域。
此论一出,民众及社会大哗。更多的明眼社会公众马上看出了这种论调的不正常以及其后可能隐藏的机心、祸心。但几番争辩,对于堂堂国家统计局之总经济师代表国家、 政府对社会、民众的正式表态,又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重视。人们不禁反复自问:难道我们自己体验到的大蒜等农产品涨价,只是局部地区的极个别现象,并不具有整体上的代表性?难道事实果然如姚总经济师所说的那样,大蒜不具有投资属性,大蒜根本没有被炒作,只是天气的原因,才使我们少吃、吃不起大蒜?可以说,姚总经济师以此高论,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社会舆论与公众的判断、认知。下一步,或许政府决策就要以此为根据,制订出周详的、具有前瞻性、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举措了。
但是,更加诡谲与令人气愤的事情在其后两天里出现了——5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目前情况下,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农产品很可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大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多,与极少数经营者捏造散布不实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密切相关,将出重拳打击农产品炒作行为。
此语并非官员个人的意见,并非空穴来风,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坚决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促进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安定人民群众生活。三部门指出,我国农业生产连续几年丰收,粮油肉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步增加,库存充裕,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价格基本稳定。但近一个时期,部分地方少数经营者利用一些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少数农产品生产和价格出现波动之机,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
对于三部门“严厉打击”的效果如何,我们姑且不论。单就三部门的语气来看,目前炒作农产品之风,不是没有,而是相当严重;不是有没有危害,而是危害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对此,我们对政府最高权威部门出尔反尔、自摆乌龙、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的说法、做法非常困惑不解。我们不妨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国家统计局姚总经济师代表的政府相关一个或几个部门,违背基本常识以及社会风向,闭门造车,自玩文字、文件游戏,且不乏官老爷作风,严重背离、脱离 国家总体经济走向,方作出如此荒谬、错误的判断、论断。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仅凭此判断、论断,有关部门及人员即当承担责任,说明事实真相作出检讨直至引咎辞职。实际上,这个姚总经济师出此违背常识、与社会生活背道而驰的判断、论断,已非首次。我们不禁要问:是这个总经济师的能力、水平问题,还是别有花花肠子?
接下来,这就要讨论其次的问题,即,有关部门人员经常性的常识错误判断、论断,内中是否隐含着利益导向、利益驱使?我们不知道姚总经济师家里是否经常吃大蒜,或者是否知道大蒜的价格。若稍有这方面的留意,即不难发现从去年冬天开始,大蒜价格很长时间不正常的事实。而作为国家最权威的经济统计部门,各种统计数据、经济动向包括游资炒作的动向,怕是不会没有洞悉、掌握的吧?若此,做出如许判断、论断,实难以理解。仅就姚总经济师的大蒜论,我们有必要追问:姚总经济师的无炒作论,是在替谁说话?是替游资,还是替民众?是代表游资方,还是代表政府方、国家方、民众方?是欲掩盖真相麻痹社会、公众,开脱游资违法犯罪之举,还是欲误导国家、政府决策?
还有,我们要问的是,作为最高政府部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是通盘合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立场相同、对民众的关切认知相同、对所从事的社会经济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相同,还是彼此化解为牢,老死不相往来,你侍弄你的一亩三分地,我圈地我的三十亩地一头牛?可以做一 个基本的判断:若是前者,则断不会出现一头大蒜问题上的南辕北辙、今是昨非。若是后者,则有不要责问、检讨政府部门内部的工作方略、工作作风与工作效率。 这种情形,与社会民众事实上的“一盘散沙”,究竟又何不同?是社会民众的“一盘散沙”影响、渗透到了政府部门,还是政府部门的“一盘散沙”决定了社会,这很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