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者,User Interface「用户介面」也。狭义来讲,用户指的是使用软件的人,但广义的用户可以指任何与某一系统交互的人。在餐厅就餐者是餐厅的用户,在商场购物者是商场的用户,如厕者是卫生间的用户,所有这些行为的体验(UX)都有好坏之分。我们姑且把这些 UI 称为「公共 UI」,把这些 UX 称为公共 UX。这里提出一个假说:在某种程度上说,软件作者所设计的软件的 UI / UX 质量是该作者的生活环境的公共 UI / UX 质量的映射。恶劣的公共用户体验会严重降低人们对用户体验的判断能力与在乎程度。(如 @Paveo 所说:「对生活没追求的,对产品不可能咋地。」)在「生活中的 UI 设计」这个系列里,我们试着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好的与差的 UI / UX 设计。—— 编者

北京地铁二号线修建于 1960、70 年代,是目前北京几条地铁线路中最老的之一。正因如此,二号线的用户体验和后来新修的五号线、十号线和四号线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里不提西直门站换线麻烦或站台有异味等老毛病,单谈一个命名学问题。

我是南方人,1990 年代中期经常来北京,2007 年搬了过来,到现在也连续住了三年多。从一开始,二号线的介面设计中就有一点让我无比困惑,那就是「内环」和「外环」这两个提法。

我最早是在车厢内的报站广播中听到内环和外环这两个词的,即「……内环方向首班车时间 X 点 XX 分,末班车时间 XX 点 XX 分……」云云。在北京住过的人知道,二号线是一个封闭的圆环,列车有两种行驶方向。至少从 1990 年代中期开始(很可能更早),北京地铁就用内环和外环的说法来指代这两种方向。

问题来了:什么是内环?什么是外环?它们各代表什么方向?我直到前两年注意到了二号线车厢内部地铁路线图上的英文标示后才明白。

Beijing Metro Line 2 clockwise loop

Beijing Metro Line 2 counter-clockwise loop

上面是 2010 年 5 月在二号线车厢内部拍得的照片。在北京地铁的路线图上,最清晰易懂的环线行驶方向竟然是用英文标出的。如果你英文程度不够,很可能看不懂这样一张图。

内环 = Clockwise Loop = 顺时针
外环 = Counter-clockwise Loop = 逆时针

就这么简单。

这一设计有几个问题:

一、内、外环或许是地铁公司内部专业术语,我不得而知。但「顺时针」和「逆时针」原本就是大众熟悉的、没有歧义的词汇,为何不用?

二、内环与顺时针、外环与逆时针之间并无已知的映射关系,而顺 / 逆时针有明确的参照系(时钟)。

三、内、外环文字标示旁边的箭头指向同一方向,也增加了乘客的理解成本。

北京地铁能够十几年沿用这样的介面设计,那么在地铁站内的数字查询机上看到「后退到上一页」旁边的箭头竟然是往右指的,大概就不奇怪了。

**

本系列其他文章:

[生活中的 UI 设计] 发型屋的用户体验

Follow this link:
[生活中的 UI 设计] 北京地铁二号线的「内环」与「外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