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观察网”日前发表专栏作者陈泰然的文章,题为《中产阶级,中国社会的海市蜃楼》。文章指出,中国媒体近年来极力炒作“中产阶级”的概念,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确保投资信心和GDP发展的“橱窗效应”。根据中国大陆学者陆学艺等人编撰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在目前发展极不平衡的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占就业总人口比率不会超过7%。而在美国,中产阶级占人口的80%、香港也有30%以上的家庭属于中产阶层,以同样的收入标准来衡量,中国大陆目前的“中产阶级”要少得可怜。数据显示,自1991年来,中国中产阶层在十年间实际减少了12个百分点,这与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北京理工大学的社会问题学者胡星斗教授认为: “中国确实没有形成一个健康的中产阶级,因为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两极分化,也就是权贵阶层。所以中国它没有形成一个橄榄形的或者是菱形的一个分配的结构。而恰恰相反,中产阶级是一个非常弱小的阶级,而这种中产阶级在中国的缺乏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北京大学的经济学者夏业良教授多年前曾就中国中产阶层的发展做出论述。他认为,中国社会虽然历经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但中产阶层匮乏的现状,其原因不单只是经济增长方式或分配模式的问题: “我在2005年曾经写过一篇《中产阶级的辨析》就是对中产阶级定义呀,怎么划分呀,它的作用大概做了一个简述。最近这些年我没有改变这些最基本的看法。中产阶级在中国的人口比重中所占的比例现在是非常小的。没有宪制,没有这样一个法制,所以造成了这些官僚、特权阶层,通过腐败,通过权力控制垄断资源,然后掠夺国民财富,所以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 “经济观察网”发表的文章指出,中国长期以来以“投资”拉动“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为中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这种压低人力工资成本的方式,使得国民经济被长期锁定在国际贸易产业链中利润最微薄的底层,严重扼杀了中国人的“消费”支出。文章认为,在这一“国情”没有转变的情况下,中产阶级在今天的中国也许只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海市蜃楼。 对此,胡星斗教授认为,单纯追求GDP增长和以权力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模式都是造成中国中产阶层无法正常发展的主要原因: “中国这种市场经济的模式是权力过度地介入市场甚至介入到分配。经济上放松,政治上加强控制,特别是这种庞大的政府,多层次政府,反而使得政府效力低下,监管社会的能力反而是下降,这样就导致社会才两极分化,真正的中产阶级无法发展起来。” 北京大学的夏业良教授强调,建立一个社会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是扶持中产阶层稳定发展的必然: “要想培育中产阶级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也就是说中国应该坚定搞市场经济,让绝大多数的社会财富是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得,并不是要通过权力配置来获得,而过去的7、8年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走的是一个倒退、复辟的道路。也就是说财产不是靠市场化运作来配置,而是通过权力、通过垄断来配置,最终的结果就是说财富总是集中倾向于那些官僚特权阶层,使他们暴富,而中产阶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 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在《中产阶级和中国社会的命运》一文中指出,中产阶级匮乏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瓶颈。另外,由于中产阶级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缺失中产阶级意味着缺失稳定执政的基础。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Continue reading here:
中国政治和经济模式导致中产阶层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