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易艳刚评论(0) | 标签:统计数据, GDP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1%。近日,全国多个省市的统计部门也陆续通报了地方经济运行情况,从已经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各地GDP增速均超过了全国总体水平。宁夏、陕西、湖北、湖南等省份的预期经济增速超过14%,其中宁夏预计增速更是高达18%。(7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

与“数字化”一样,“数值化”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各种统计数据将我们的生活量化、指标化,成为每个人进行选择和判断的参考系;政府部门部署战略、制定决策,更少不了统计数据的支撑。因此,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GDP、CPI、PPI等一系列符号化的统计数据,都是我们判断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形势的重要依据。

然而,频发的统计失真、系数失准、数值失信现象,已经严重影响我们对形势的判断,以GDP为代表的统计数据正在让我们越来越读不懂中国。

作为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GDP往往被视作最重要的统计数据之一。蹊跷的是,绝大多数地方的GDP增速跑赢全国早已一种“常态”。以今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为例,有28个省份的GDP增速高于全国11.9%的水平,增速高于15%的就省份就多达18个。国家与地方GDP数据频频“倒挂”,让这个“晴雨表”有点像经常“忽悠”大家的天气预报,难怪有人戏谑说“即使数学再好,要想读懂中国的统计数据也绝非易事。”

宏观层面的GDP数据让人雾里看花,微观层面的物价、工资、房价数据也时常与公众的感受大相径庭。当我们惊呼这是一个“想当房奴而不得”的时代,统计局却据宣称房价同比只上涨了1.5%;当我们觉得物价上涨的水平犹如狂奔的“兔子”,统计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却像一只不紧不慢的“乌龟”;而每当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公布,许多人都感觉自己的收入“被增长”……各种名目的统计数据不仅没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精确、更便捷,反而常常让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怀疑自己的感受是否太“非主流”。

毋庸赘言,数字上的问题终究是人的问题。地方GDP“虚胖”,扭曲的政绩观和“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潜规则难辞其咎;CPI“偏瘦”,不合理的核算体系“功不可没”。在网络时代,任何官方的统计数据都有可能被放在公众视野下反复审视,如果与公众感觉相差甚远,必将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甚至引发信任危机。

学者熊培云在《重新发现社会》一书中曾指出,“中国的数目字管理从来就是一笔糊涂账”。远的不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我们就曾吃过“大跃进”时期虚报生产数据的亏。随便翻看一下新闻,电影票房数据造假、图书和唱片销量造假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些地区连人口数据统计都有10%左右的“误差”。

统计数据比较特殊,除了反映某个时期的情况之外,还承载着记录社会变迁的历史使命。因此,从事统计工作理应具备做“史官”的道义感和责任心,此刻我们不忠于数据,将来注定无法还原历史。

近些年,为了在国家层面扭转统计失真的情况,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统计法,多部委联合制定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也于5月1日实施;就在前不久,由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联合部署的统计执法大检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GDP等指标将是这次检查的重点内容。这些都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开端,表明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统计数据方面的问题。只不过,仅靠中央层面的重视还不够,更容易导致“数据腐败”的基层也必须积极转变观念。

此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各级统计机构要一如既往地把搞准统计数据作为第一要务,“统计数据要经得起市场和历史的检验”。希望在更严格的监管和更为健全的制度下,我们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并从这些数据中读懂一个真实的中国,弄清真实的形势。

请看原文:
统计数据让我们读不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