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字当头何以自处?   童大焕       艺术品涨价,黄金涨价,珠宝、红木涨价,楼市调控下房价未大跌而房租先大涨,粮油、蔬菜涨价……这年头,怎一个涨字了得!似乎什么东西都在涨,就是工资不涨。就在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还在那儿胡扯什么“通胀预期”的时候,通胀实际上已经结实而且冰冷地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无人能逃出其天罗地网!     绕了一大圈,人们似乎才猛然发现,高房价、高物价的元凶不在别处,而在超量的货币发行。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平均每年GDP增长10%,而货币存量平均增长速度为31.5%,个别年份甚至超过40%,相当于30年来货币贬值速度每年20%以上。乃至于有人说,一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隐蔽的通货膨胀史。截止到2010年5月底,美国的广义货币供给M2为8.6万亿美元,中国的M2到5月底达到了惊人的66万亿人民币,如果按照现在新的汇率大概接近10万亿美元,比美国还高。而我们GDP只有美国三分之一,美国有14万亿美元,我们只有5万亿美元。如果不改变货币发行机制,我国的资产品价格还会上升,虚拟经济将彻底压倒实体经济,而粮价与房价一样,反映了货币发放超过实际财富之后的恐慌性上涨。     但真要扼住货币超量发行的咽喉,知易行难。因为中国社会长期被输入型通胀和内生型通胀所困扰,可以说“内忧外患”。 输入型通胀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高度的外部依赖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高能耗特征。原材料和成品都高度依赖外部市场,所谓“两头在外”,成为低工资低福利高污染高破坏的“世界工厂”。代价是:中国必须满世界找油找矿,才能维持“世界工厂”的巨大胃口!同时结果诚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所言,“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的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而中国内生型通胀则与增长方式的投资依赖形影相随。中国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高度依赖于政府投资,而政府投资高度依赖于超额货币发行。     诚如冷芷亦先生所言,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1、浮动收入者得利,固定收入者(主要指工薪阶层)受损。2债务人得利,债权人受损。3、国家得利,居民受损(提高工资,增加税收,所以你得到的工资又少了)。4、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实际财富[不动产、贵金属、珠宝、古董、艺术品],货币[现金、银行存款、债券])。     通胀之下,我们固然应该寄望甚至施压于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促进普通国民的工资倍增和收入增长,但不论是减税加薪还是打破垄断,可能都是与虎谋皮极为不易,如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判断,收入分配改革,对垄断国企“动刀子”牵扯利益太多,可能五年也无法解决。他对记者说,“一万年太久,我们应该只争朝夕。”可是老百姓急火攻心,贪得无厌的既得利益集团却胜似闲庭信步,对改革无动于衷。     也许,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多地只能寄望于大家自保,自求多福。老百姓一定要学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珠宝等),还要向银行学习,钱不要握在手里,要懂得运转。尤其要彻底改变不敢向银行借钱的老观念,以为那是在当房奴。事实上,那是中国老百姓几乎惟一可以向银行融资的工具。 (作者为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Continued here:
涨字当头何以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