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章文 | 评论(0) | 标签:中国软实力, 还不够硬
昨晚,法国国家电视一台结束对新华社英文电视台台长米立公的专访后,邀请我对英文台的开办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等问题发表个人观点。由于北京落雨,以及长安街地铁沿线交通管制的缘故,我花费近两个钟头才赶到法国国家电视一台北京站所在地——春秀路上的联宝公寓。专访共计约一个半钟头。
以下是凭记忆整理的专访文字稿,与诸君分享:
问:你怎么看新华社英文电视台的开办?
答:首先我要给予肯定,这在相当程度上展现了中国向世界开放、欢迎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态度。想必你们也清楚,在西方国家,除了少数中国问题研究者和政府官员外,普通人很少了解中国,他们很多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古老的中国阶段,对于今日中国的巨变知之甚少。
不了解,必然会产生误会,甚至会引发敌意。对西方民主社会而言,民众由于不了解一个国家而影响本国政府对于该国的政策,导致两国的对抗或冲突,其结果很可能是双输。因此,多一个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对中国对世界,都是一件好事。
问:但是,这个电视台会不会只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工具,其操作手法和国内没什么区别?
答:这正是我要进一步展开的部分。你们的担心有一定道理。同样的政治环境下,对外传播和对内传播,其口径能有多大的区别,是令人感兴趣并保持关注的。外交不过是内政的延续嘛,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在这个问题上。
不过,我个人的观点是,新华社英文台的操作手法应该会有一些大的变化。且不说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共高层官员,改革开放30年来到处飞,满世界去做交流,多多少少对外面的世界有一定的了解,不可能愚蠢到用管制国内电视台的手法去管制该英文台。就说新华社吧。我在里面的《环球》杂志做过3年编辑部主任,发现新华社的确藏龙卧虎,具有开放思维和世界眼光、且想做事的大有人在。他们也不可能照搬国内的那一套去办一个英文台。
要知道,这个英文台是面向境外的,国内看不到。既然如此,就得遵循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手法,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现在信息渠道那么多,如果你还想着怎么去欺瞒,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外国观众不会买账的。
有一个例子可以佐证我的观点。你们肯定也注意到了环球时报的英文版吧!刚开始大家也都担心它会像中文版一样,成为宣扬和刺激极端民族主义的阵地。结果出来后,还真不一样。英文版的内容和中文版有很大的不同,且报道了不少敏感的话题和事件。
当然,新华社英文台会如何,还需要保持进一步的关注,毕竟它是7月刚刚开播的。
问:不少外国媒体机构很担心,怕英文台开播后,中国政府觉得我们自己已经有向外传播的渠道了,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外国媒体驻华,会不会砍一些呢?
答:呵呵,这种担心可能有点杞人忧天。我个人以为这种事的发生概率比较小。中国政府开设英文台,说白了,就是想增进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这得考虑一个问题:如果仅仅只有自己的声音,外国人会相信吗?最聪明的做法是,在多种声音并存的情况下,发出自己的最强音。
这个最强音,就要求做客观而真实的报道。告诉世界一个真实而完整的中国。中国疆域辽阔,地方差异巨大,政治、经济和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情况异常复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未来怎么做。要把这些都传播出去,让外国人全面地了解中国。
问:请你预测一下新华社电视英文台的命运,它将来是变成像CNN、BBC那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视台,还是5年以后就不被人关注,而自行垮台?
答:呵呵,做这种预测很不靠谱。因为我们都不能完全地了解中国政府的真实想法。该英文台的命运,和政府想要达到的目的以及管理手法有很大关系。就像上面所讲,如果仅仅只是将此作为一个工具,来和CNN、BBC等抗衡,而新闻操作手法又不客观,光传播好消息,不传播坏消息,那么它的命运堪忧。
我个人倒不那么悲观。我觉得在新闻报道操作手法上,该英文台会有大的变化,会考虑到西方人的收视心理,尽量遵循客观报道原则。如果这样子,那么它将来会越来越有国际影响力。至少可以像半岛电视台那样,成为亚洲地区的“明星”。
5年后垮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即便它完全和国内电视台一样,它也不会这么快垮台。你们都知道,中国政府现在很有钱,办一个电视台不算什么。
我最后想强调一点的是,看待该英文台的开播,需要审慎,更需要善意。中国想要进一步向外传播自己的国家形象,无可厚非,西方国家一直这样干,中国同样需要。并且动机和目的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正如中国改革开放30年,很多政府本来不想放手的东西不也放手了么,这就是形势比人强。因此,只要该英文台开播了,其后的发展可能就不是某一种力量所能够左右得了了。
“要翻墙,用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