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同时信仰儒家和其它宗教吗?

 

或问:可以同时信仰儒家和基督教或者同时信儒佛道三教吗?

 

东海答:当然可以。信仰什么不信仰什么,怎么信仰,在信仰上脚踩几只船,是真信、假信还是半真半假的信,信仰的目的是什么,等等等等,都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只不过,真正建立了儒家信仰(良知信仰)的人,是不会同时脚踩两只船或多只船的。

 

信仰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不同学说、宗教之间,或有相通相同的地方,但在根本处必然有异。象儒佛道三家,很多地方相同,根本处相通,都重心性修炼,都持“心物一元”、“体用不二”论(具体理解有所不同),但入世出世立场大不同。佛道同为出世法,但对心性的认知和修炼的方式都很不同。

 

良知信仰同样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其它宗教的信徒在放弃其原来的信仰之前不可能信仰儒家(如有人这么说,必是把一般的好感、喜欢错当做信仰了。)身为儒者而表示信仰其它宗教,更说明其人对儒家没有真正懂进去、搞明白。

 

儒家“极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同时具有思想性、政治性、道德性、科学性、真理性和宗教性等等特性,可谓不是宗教胜似宗教。真正把吃透了孔孟之学中庸之道,解悟了良知本性的奥秘,责任大智大开一切无惑,不可能再把其它宗教放到信仰的高度。

 

信仰的心灵和精神的最高寄托,是个体安身立命的内在栖居。究极而言(从根本上说),在信仰上脚踩两只船或多只船,就算不上真有信仰,或者说属于低层次的信仰。至于迷信(迷迷迷糊糊地迷着信)、伪信(装出信的样子其实不信)、功利性的信,更是对信仰的亵渎。

 

古代不少士大夫往往儒道双修、儒佛双修乃至儒佛道三修,论其根本,终属儒家。一些佛道门中人爱好儒家,终究有主次之分。象东海,一向儒佛道三修,但到了真正领略到儒家的优秀、证悟到良知的殊胜的时候,想不皈本于儒家,不可得也。尽管对佛道两家仍然十分喜爱尊重,但不会把它们“提高”到信仰层面。对儒佛道同样喜欢或者在三家之间彷徨的时候,也是我义理不明、觉悟不高、大本未立的时候。

 

另外,儒家在政治制度层面(外王层面)主张“道并行而不相悖”,充分尊重各种异端外道的言论、信仰自由,但在义理上极为“严厉”,分毫必争寸土不让。

 

至于现代儒家对其它宗教不同程度的认可,也是自然。批异不碍求同。现代儒者对佛道的认可程度往往较高,因为相同的地方多;对基督教的认可程度普遍较低,因为相通的地方少。基督教神本主义的蒙昧、人神割裂的粗陋以及上帝创世造人之说的荒诞,在略有中华文化修养及现代科学常识者眼里,都是一目了然的。

 

对于那些表示同时信仰儒家和基督教以及其他拥有两个以上“信仰对象”的人,蒋庆先生在《基督信仰与中国文化》中有一段话堪称振聋发聩,特录于此谨供参考:

 


“我们知道,生命信仰是整个生命的投入,是全部心灵的归依。因此,信仰的对象只能是一,而且必须对此一信仰对象保持绝对的忠诚。因为只有这样,生命才能得到安立,心灵才能得到宁静;如果有两个信仰对象并且对此二者都保持同样的忠诚,势必生命不能整个地投入,心灵不能全部地归依。在这种情况下,生命就会依此失彼,依彼失此,不知何去何从,心灵就会焦虑不安,左右为难,永远处于冲突状态。在生命的信仰上之所以会要求绝对的排他的忠诚,是出于生命的真诚与感情的专一,而不是出于理智的选择与意志的决断。当然,对某一生命信仰的忠诚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其它的生命信仰,而只是表示信仰者的整个身心性命投在此而不投在彼。具体说来,在当今的中国(包括港台),基督信仰与儒家信仰在争夺着人们的忠诚。作为一个中国人,面对着基督信仰与儒家信仰,只能归宗其中之一,而不能同时对二者都表示忠诚。这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必须做到绝对的真诚。一个中国人选择了基督信仰,当然可以同时对儒家信仰表示同情与理解,并且可以在很多问题上认同儒家的精神价值,但这毕竟是第二等意义的事了,因为他的整个生命已经在彼而不在此了,他的全部存在已经以第一等意义的事为转移了。反之,中国人选择了儒家信仰,对待基督信仰的态度亦然。总之,在生命信仰问题上不可能存在着两种忠诚,尽管有许多中国人企图在归宗基督的同时又保持对儒家的信仰,但这实际上是达不到的、这除了在心中引起无穷无尽的焦虑与冲突外,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对两者都不忠诚。”

2010-9-10东海儒者余樟法

 

附言:《大良知学》已于2010.4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余樟法(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东海老人等),列入原道文丛第二辑,
280千字,23.75印张。主编陈明,责编杨建国。欢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