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背后有一种掌控社会的力量
高校公共政治课改革为政治体制改革探路 ?
见习记者 徐伟
据悉,从今年下半年的新学期开始,在部分试点高校启动了新一轮的公共政治课改革,主要针对150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试点高校的公共政治课课时将被压缩,部分课程由必修改为选修,而且,各试点高校没有正式的教材、大纲,全部自行探索教学方案,再呈交教育部。
近年来,高校公共政治课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专家指出高校的公共政治课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也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教育界的公共政治课改革,也许是温总理所言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步先行棋,它释放出一个良好的信号,对此,我们或许可以抱着审慎乐观的态度,拭目以待。
时代周报:在我国,政治课贯穿于公民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该课程的设置初衷是什么?从理想的角度来讲,学校的公共政治教育应该如何进行?新一轮的高校公共政治课改革“低调”启动,你对此有何评价?未来我国的政治课改的前景会是怎样?
政治课背后有一种掌控社会的力量
傅国涌
公共政治课的目的是要灌输一套统一的官方倡导的主流价值或主旋律,因此,大学不可能放弃公共政治课,无论怎么改,把必修改为选修也好,把课程名字改了也好,只要它还是一门课,还是掌握学生未来命运的砝码之一,它就一定会发挥它要发挥的作用。现在的变动都是技术层面的,并不涉及实质性的变化。
设置这些课程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达到了,因为如果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设定了一些东西让你去学习、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那么即使你不愿意,只要时间长了,至少对多数人会造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成为一种习惯。今天的中国跟过去有些不一样,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不光是单纯从学校教育,还可以通过网络、出国以及其他不同的途径获得资讯,因此政治课的效果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但其主要原因不是教育本身的变化,更多的是因为其他的因素介入了。
政治课背后代表了一种权力,一种掌控社会的力量,即便学生不一定喜欢,但并不意味着它的力量就会被消解。当然,跟毛泽东时代相比,它已经削弱了很多,这种削弱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其掌控力还是存在,皆是有政治倾向的。我们拥有的是一个非常狭隘的政治概念,这就是政治课要教给我们的,所以它开宗明义地讲国家机器、政治法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真正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应该教什么?很简单,就是公民教育,教你作为一个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对这个国家有哪些责任。权利和义务是双向的,有义务的人必然拥有权利,如果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享有基本权利的人就有保卫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牺牲、奉献的义务。
中国的政治教育要改革就要往公民教育的方向走,告诉你宪法赋予你哪些权利,天赋予你哪些人权,最基本的就是八个字—“限制权力、保障权利”,其他的内容都围绕这个展开。这次的改革有可能反弹,但最终的方向还是明确的,政治课将来还是会越来越松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整个时代的方向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