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中层“工资高得心里不踏实”隐喻啥
54岁的王建华在一家国有金融机构总部担任部门经理。用她的话说,能在国企中层任职,待遇上“好事落不下”。王经理的收入构成两部分:
一是工资条上的年薪收入。二是各种福利补贴。王建华说,去年她的税后年薪约有70万元。王建华认为:“工资高得不符合国情,其实我心里并不
踏实。”(10月14日《人民日报》)
一个国企中层年薪70万,确实挺高。为什么高?因为“好事落不下”,看其工资、奖金、福利补贴,让人眼界大开。且看福利补贴:包括每年5
万元左右的养老保险,含社会保险和企业年金;每年7万多元的住房补贴和公积金;每月的车费补贴和汽油补贴2000元;每年报销社保以外的各种保
健医药费单据5000元;图书卡、旅游费约2万元。这还不包括已经享受的两大福利,一是住房,公司分给她一套100多平方米的福利房;二是子女就
业,她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在金融口工作。凡此种种,莫不让人艳羡之余继而沮丧,联系到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语境,又不能不让人忧
心忡忡。
其实,在笔者看来,人民日报这则新闻的看点不只是垄断企业的高收入、高福利,还在于连国企中层王建华本人都认为,自己的“工资高得不
符合国情,其实我心里并不踏实。”为什么不踏实?因为薪酬太高了,高得离谱,高得脱离了国情,高得民众起怨言,引得了高层关注。
国企中层“工资高得心里不踏实”,起码隐喻了两点,一是认为收入太高,高得不正常,担心不能持久,二是与低收入者相比,高得很扭曲,
良心上过不去。但是,尽管如此,也没见这个国企中层有所行动,比如自愿降薪,这说明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要主动放弃既得利益太难了。同时
,国企中层的这一微妙心态,更是一种沉重的警示,因为连既得利益者本人都觉得待遇太高,足以说明当前国企高管、中层的收入已经高到离谱的
地步,如果再不采取大刀阔斧的措施加以改革,必将激化矛盾,加重全社会的摩擦程度。
收入分配改革关系到公平正义,不能因为利益博弈就稍作停留,也不能因为利益调整阻力大,就放任阻力呈坐大之势。以公共利益的名义,收
入分配改革宜快不宜迟。 王石川(媒体评论员)
原题:国企中层“工资高得心里不踏实”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