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菁(暨南大学)

我出生于1989年,徘徊游移在印有“迷茫一代”的80后与盖有“脑残一代”的90后之间。
1. 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假使回顾中国的近代史,可以称作是蚍蜉撼大树,但蚍蜉却不断胜利的过程。文革时期所形成的文化断层或多或少对现在的信仰缺失有所影响,加之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现在的中国可以看作“术不优,道不明,法不健”的状态。

术而不优,在于利益集团的无序斗争、政治经济体制的混乱和社会管理与保障的落后等,它表现为“宜粗不宜细”的各种粗放型政策,缺乏监管制约而难以撼动的权力以及资源的垄断导致分配不公。

道而不明,在于康梁孙文后国民再无理性、常识与平等观念的教化,它表现为浮夸的学风,教育的形式主义,大学官僚主义,80、90后信仰缺失,传统文化的没落等。

法而不健,在于法制体系的漏洞,缺乏对人本的关注,它表现为底层百姓的话语权缺失,高层领导为所欲为。

于是,社会对于体制的改革莫衷一是。但我以为,社会制度再优越,都会被每一个民蒙未启的臣民连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一并埋葬。我们真正的任务在于改变我们自己的一切–思想–这是一切新生的源头。

假使目的是改变思想,那么手段则是教育。

2. 我们的困惑,我们的迷茫

相形于美国6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也有人称现在的80后为“垮掉的一代”。我想,垮掉的也许是裤裆,物质生活如许,精神世界依旧匮乏。

在我看来,“迷茫的一代”也许更加生动贴切。很简单的一个办法,长期登陆大陆学生的网络聚集地人人网,关注周围的人在分享什么,帖子,歌曲,视频等等,尔后提炼出共性。长期以往,就会发现,其实大家都接二连三地抛出了同样的问题:

我究竟适合做什么?我到底喜欢做什么?为什么别人可以那么有本事如此辉煌我却默默无闻?工作,读研,留学,创业,我究竟应该何去何从?理想和现实的平衡点在哪里?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存在的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自由与责任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倘若迷茫得再深入一点,我想我所要抛出的问题则是:

我们为什么要通过竞争来受教育?难道教育只是为了通过几项考试,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为什么我们在通过几项考试以后很快就把所学的内容忘精光了?

换一个角度,鸡鸭鱼肉吃惯了,我们是不是需要偶尔换换口味,不从任何商业的角度去做一件事情,去做一些并非引人瞩目但于自身颇有意义的事情,不以生涯的发展为思维导向去选择,去做一件彻底自由拥有绝对主权的事情。

3. 教育不是听评书,那是什么?

现在的教育只是教了我们思考什么,而不是怎样去思考。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立足于人本,重要在于世界观的树立和思想方法的形成,是要转变人。这个转变的过程,就好似一个树形图,它的两大根基是人文学科和理科的学习。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在分科以后,理科生忽略了人文学科的学习,文科生不再重视逻辑思维的锻炼,这是教育的缺陷。

“内容是手段,过于求新鲜的内容,即所谓前沿知道并不一定有意义,例如,自由主义是新的,但它带来的灾难是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本理论;相反,凯恩斯主义是旧的,却成了挽救危机的灵丹妙药。建立一个逻辑体系,对新的知识也能够用逻辑去看待。”相识的一个经济学教授如是说道。

在这个基础之上,人作为个体,才能够充分地去发现生活的精微面,完成自我探索的过程,找到自己存在的真正的价值。生命原本浩瀚广袤,飞鸟,鱼虫,花草,树木这些自然万物难道就不足以珍惜敬畏了吗?尼采所探讨的超人哲学想必也是基于“独立人”的角度出发的,这与教育的目的是有着相似之处。

接着才是社会公民。同在一片土地上,白种人,黄种人从人性上来看又能相差多少呢?既然如此,在完成了“独立人”的塑造后,才是根据不同环境不同社会背景所进行的“社会公民”的塑造。龙应台说,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就看它是如何对待它的精神病人,它对于残障者的服务做到什么地步,它对鳏寡孤独的照顾到什么程度。这是公民社会的体现形式,而这样的公民社会是由一个个“独立人”所集合而成。但每个地区情况不同,对于“社会公民”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于我看来,教育的目的在于先满足个人需求,培养思维方式,进而帮助个人找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才是培养社会公民,满足社会需求。
4. 中国为什么只出了一个韩寒,出不了第二个陈景润?

本质决定了一切。中国当下教育依旧是“科举制度”,如同民本主义能够以“尊主安国”“惠民安国”“尊君爱民”三种形式表达,但核心还是君为贵。形变而质不变。

我们都明白,工厂里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并无创新可言。而中国大一统的教育,就是一群人听着一个人说话。统一的考试,统一的命题,统一的答案,严重禁锢了个人的思想。昨天拆教会学校,今天拆私立学校,早晚要拆掉你的骨架,拿走你的灵魂。

中国的发展史是一部拆迁史,除了客观存在的大张旗鼓的血拆,精神上的血拆更是拆得无声无息。

勒庞的《乌合之众》里面提到:“在改善或恶化群众的头脑方面,教育至少能发挥一部分作用。因而有必要说明,这种头脑是如何有当前的制度培养出来的,冷漠而中立的群众是如何变成了一支心怀不满的大军,随时打算听从一切乌托邦分子和能言善辩者的暗示。”

是的,在人口如此庞大的同质化社会群体里面,从博弈者的另一头来看,教育的作用理应是禁锢思想,恶化头脑,弱化辨别能力的。

于是困境便产生了,我们不妨从金字塔的最顶层开始往下看。国家权力机关掌握了太多的资源,各所大学为了生存不得不高举溜须拍马的旗帜。而这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是够公开透明,是否分配足够,也是不得而知。而我们时常听到的“项目”“课题”又与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笼罩在外面的光环,则是所谓的评估体系,211,985工程之类。实际上,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去量化统计的,一旦量化衡量了,谁能够保证大概率地精确呢?指标繁多,究竟以哪种指标来评判一个学校的好坏,才足以服众不给造假者钻空子的机会?

再沿着金字塔看下去,学校的内部俨然如此。教职称制度下催生了多少“职称书”,除了签名送人以外,无外乎是老鼠用来做窝,蜘蛛用来织网。“各种部处都用想法或项目向学校争取一些资源,然后去评审和分配这些资源。部处的想法有多少,基层的腿就要跑多少,表就要填多少,报告就要打多少,话就要说多少,酒就得喝多少。这些想法是部门的业绩起点,没有业绩,他们存在的价值就没有了。”一位高校经济学教授在博客里如是说道。

“我也很想诲人不倦,做好大学教师的本职工作。但如果教师的工资再高一点,我也不会花很多精力在校外的项目上。”一位高校在职的教师无奈地叹气说道。

是的,当学术不再独立,受制于体制,受制于种种敏感的时候,创新从何而来,第二个陈景润又如何诞生?

5. 是时候停住脚步思考一下了

胡适说,国家的耻辱不在于打败仗。打败仗固然是国耻,但真正的国耻是我们没有图书馆,没有博物馆,这些才是真正的国耻。

多一座学校,便少了一座监狱。思想的重要,由此可见。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有沙龙,便于知识分子相互毫无禁忌地探讨,思维碰撞;德国一边是以武力拷打世界,一边也是以思想拷问上帝。二战以后,德国停下脚步思考,于是有了今天的发展。

中国在不断地跳跃式前进,甚至飞跃,但却少了很多互为因果的关键步骤–思考。若是将鸦片战争打开国门,甲午中日战争,世界大战,内战,新中国成立等等事件排列开来,你会发现实在太拥挤,思考的时间几乎没有。

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是这样唱到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这实在是太危急,危急得没有时间去思考我们遗失已久的传统文化,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存在所承担的内容,没有时间去思考骨子里面的基因究竟如何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国粹主义,民主主义,民本主义,无论祖宗的基业如何,社会制度怎样,这些都是外部客观的东西。真正产生影响的,应该是骨子里面的思想。作为“独立人”如此,作为由“独立人”所组成的国家,难道会有本质上的变化么?

我们往往斥责“权力垄断”+“市场垄断”的贪污模式,然后又非议大学里学生组织过于官僚化,但究其原因,不如沉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在7-12岁所接受的教育究竟是怎样的。万事万物都是一点一滴水到渠成的,横空出世只是小概率事件。

我们需要改变的,是思想。精神没有出路,生命就会堕落,国家则难以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