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北京卖外文书的地儿,我去过的有三个。一家距离工体不远,第一次去是在十多年前,陪同当年的一潮人去买最新的日本杂志。去年路过那里,又上楼看了看,气氛特别供销社。要存包。店员的目光很警惕得尾随着你穿梭在书架间。从这里卖的书,你完全可以自信地做出判断:这家书店进书是凭抓阄。完美的国营单位标本。
还有一处在西单,没什么印象,跟大多数中国的外文书店一样,品种乏善可陈,擅长卖《简爱》《呼啸山庄》和《雾都孤儿》之类的书,仿佛中国读原版书的人对于经典有着不可理喻地疯狂。再就是王府井的一家外文书店,品种相对比较多,价格也好,新书也不算少,甚至有一两个店员可以准确地帮你指出你要找的那本并不畅销的书在哪个书架上。
后来,我发现可以直接在amazon.com(亚马逊)上用信用卡买书。只是,每本书旁边画着横线的原价与诱人的现价之间的巨大差价,往往刚够抵消运费。再后来,在三里屯南街发现了“书虫”。早期的时候,这家店在我的朋友圈中口碑并不好,因为店员对顾客身上的地理属性有着令人发指的势利评判,并且把这种评判结果毫不掩饰地外挂到脸上和态度上。现在,这种状况已经改观。这家店的特色是与中国有关的英文书比较多,包括一些海外的华裔作家以英文创作的作品,以及一些海外媒体驻中国记者出的书。何伟的《甲骨文》、哈金的《等待》以及其他一些不方便透露名字的书,我都是在那里买的。
在中国,所有的原版书进货必须通过指定的渠道,这点跟加油站一样。但在这家书店,有时能看到人民喜闻而人民的对立面不乐见的一些书。所以,虽然这家书店始终坚持走高价路线——这一点再次跟我们的加油站不谋而合,但我还是偶尔去看看。“书虫”的活动做得有声有色,常有作者见面会,每年还举办文学节,从国外请来一些分量或大或小的作家,采访还能上上《南方周末》的文化版,媒体和书店皆大欢喜。
有段时间在amazon.cn(卓越)上买原版书比较多,甚至能在上面找到年代久远或者非常冷门的书,价格也公道,有时候甚至是我所能找到的最低价。即使库存没有的书,四至六周时间就可以进货拿到书,但现在,这个时间已经翻番,最长需要等六个月。只听说过买车、买包需要漫长等待的,买书竟然要等六个月,如果再加上120天的光阴,就是足月怀胎的时间,这难免让人为见证这个奇迹发出两声“啧啧”。
大概两三年前,世贸天阶的地下开了一家从上海过来的Charterhouse,价格比“书虫”还贵。当然,书店开在那种地方,不贵也难。后来,这家店把一小部分图书搬到天阶楼上的几个书架上,大部分书都打包送回了上海。我总想,书店开在一个浮华虚荣的场所,是为了挑战、彰显还是为了感化呢?
PAGEONE开在了国贸三期的地下。PAGEONE对于我有两个意义。一位时常回香港探亲的热心人(祝她永远沐浴在主的恩泽与光辉下),经常帮我去香港的PAGEONE买一些我在北京找不到或者我没有耐心等待时间差的那些书。PAGEONE里面也卖文具,尤其是书签。我在迪拜的PAGEONE买过一个D字形金属书签,我看的许多书都被它插过。我去了北京新开不久的PAGEONE,看到这里的英文书品种不算多不算少,价格不是北京最贵也不是北京最便宜的。我那天下午六点来这里的时候,店内的顾客绝对不比我家楼下的便利店顾客多;当然我要换个时间来,没准儿就比我家楼下的便利店顾客多了。
在图书摆放显然经过专业人士设计的店面内,我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总有人说香港是个没有文化的地方;但在香港,你能跟全球同一时间听到最新的音乐,看到最新的电影,买到最新的书,找到我在北京找不到的书,你能说这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地方吗?在中国的地界上,除了香港就是台北,谁还能告诉我第三个这样的地方呢?所以,就别再腆着脸自许为“国际大都市”了,如果你喜欢“大都市”这个头衔,请把“际”字去掉,在前面加上“中”字,至少这样念起来你不会心虚罢。…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