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 憂新債權風暴
歐元國家的希臘,在紓困後仍有問題,但這是結構性問題,後續還會持續發酵。一個國家理應有財政與貨幣2大政策,歐元國家將制訂貨幣政策的權力交予歐洲央行(ECB),只剩財政政策來處理國內外的經濟問題。財政政策易放難收,減稅容易但減少支出或加稅卻相對困難,僅靠財政政策是不夠的。
此時ECB也發現它沒有財政權不能發行公債,也不似國際貨幣基金(IMF)有充足資金為後盾,在做成決策後,還得看德法等國支持與否,因此ECB總裁特里榭說,ECB也需要財政權,必須節制會員國的預算,不能讓其隨意揮霍,否則歐債風暴將會不斷發生。
日本最大的問題是政治不穩定,以致無法有效處理經濟問題,政策也常出現疏漏。再者,老年人口占日本總人口20%,且60歲以上的老人擁有70%的金融資產,仰賴銀行利息生活,不敢隨意花錢,一旦銀行利率下降,更是看緊荷包,不像其他國家降低利率會刺激內需,因此貨幣理論已無法解釋此一現象。人口高齡化成了日本長期問題。
問:中國在經濟快速崛起過程中,與世界經濟體系的融合程度為何?
答:金融海嘯印證了中國崛起的事實,北京擁有1.14兆美元的美國國債,是全球第1大持有國,表示「財富已東移」至中國。不過,中國崛起是千秋大業還是曇花一現?取決於能否順利解決3個問題:首先最大問題是所得分配不均,其次是人口老化,第三是市場化後能否進行法制化。
基尼係數再高恐掀革命
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政策下,受益最多的是沿海各省,卻也加速了區域所得分配不均,以基尼係數來衡量,係數愈高分配愈不均,目前大陸是0.47,台灣則是0.34。基尼係數為0.5表示到了社會不安的臨界點,根據外國學者研究指出,達到0.55時,大陸社會將掀起革命。大陸官方深知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十二五規畫」的重點就是要「調結構,增所得」,來解決所得不均的狀況。
「十二五規畫」要調結構,亦即從世界工廠轉型為消費大國。同樣是人口超過10億的印度,依靠內需促進經濟成長,印度出口比例占GDP不到20%,中國則為35%,相信也有能力帶動內需減少依賴出口,受惠最大的將是內陸地區。
然而,調結構猶如在高速公路開快車,突然間要轉彎談何容易?有人認為轉型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時間的快慢,會影響所得均化的速度,也是中國能否維持長期崛起的關鍵。
2015年人口紅利轉負債
在人口政策方面,大陸老年人口占總人口近9%,因少子化,一般家庭無須花太多時間照顧小孩,有更多餘力工作,成了「人口紅利」,這項紅利到了2015年就結束,將轉為「人口負債」,大陸是世界工廠的利基也逐漸消失,並可能被東南亞國家所取代。有鑑於此,中國政府必須加速擴大內需,以維持經濟穩定成長。
大陸的市場化已取得一定成果,接下來便是能否法制化。印度文盲多,相對落後,但印度法制化程度高,有論者認為,長期而言,印度經濟深具潛力,若中國能盡快完成法制化,經濟前景將更好。
問:大陸經濟在「十二五規畫」期間要轉型,該採何種策略?
答:大陸目前積極建設基礎設施,其中之一就是彌補電力不足,但在緩核、減碳下,戰略新興產業中的高科技與綠能的重要性相對突出,若綠能發展順利,對因自然資源需求大增而引起的國際衝突便會減少,且重點無須放在沿海地區,內陸各省也有發展綠能的條件,有益區域平衡。
「十二五規畫」要從高耗能調整為低耗能,創造新的能源,還要增所得,以行政命令方式讓薪資5年倍增,有立竿見影之效,人民可明顯感受,是「有感政策」。若做得過火,反而會迫使產業競爭力由沿海遷到內陸。
問:大陸最近通膨情況嚴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未控制下來,但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卻下降,會不會演變成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
答:通膨不易控制係因熱錢大量湧入之故,對此,中國政府面臨兩種情況,一是讓人民幣升值,若不願升值就只有吸收這些熱錢,但會導致通膨。二是今年旱災嚴重,農作物欠收,農糧價格上漲,直接衝擊人民的荷包,人民對通膨感受最深。
然而,通膨並非中國政府最大致命傷,但會帶來極大壓力。由於北非茉莉花革命給予北京當局教訓,人民對通膨不滿一旦發洩出來,將有失控之虞。
財富東移 美不再獨大
問:可否分析美中之間的經貿逆差,以及匯率摩擦等問題?
答:美中之間的摩擦不可避免,但不至於發生經貿戰爭。美國情報委員會(NIC)2005年的報告預測,2025年世界趨勢將是財富東移,現在仍是美國獨霸局面,但未來中國、印度崛起,美國將不再是「獨大」而是「老大」。在多軸心競爭下,中美之間的大小利益必然會有摩擦,但只要中國做好市場經濟法制化,「戰爭」便可避免。
中國崛起後亟需大量自然資源,主權基金的目的就是為了向外探求資源,在一般情況下沒有問題,但因中國與美歐等國互信不足,因此大陸企業在美國、澳洲的經濟活動常受掣肘,在非洲也引起衝突。隨著中國的民主化及法制化,例如保護智財權,未來應該會降低西方國家的疑慮。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