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前国家主席、总书记、军委主席,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据称已病危,前“国安会”高层人士说,江泽民1994年才真正掌权,江的两岸决策风格较为外显,可预测性较高,与其交手时,压力比与邓小平时期小。

这位人士说,江泽民时期的两岸关系,有一特征是两岸有正式管道之外的密使管道,一般以为,这个管道在1995 年李登辉访美,或1996年李登辉当选民选总统就已断绝,但这个密使管道一直存在,直到2000年陈水扁上台之后才正式中断。「两国论」后,双方仍有密使的沟通。

他表示,1992年邓小平以南巡方式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可以证明,邓小平在当时仍然掌权,李登辉接任“总统”后的初期,实际上是跟邓小平交手,这个时期的压力很大,邓小平的手段较为阴柔,很难应付。

在这个时期,两岸在香港谈判时,就一个中国原则进行协商,他说,这件事情应由邓小平拍板,而不是江泽民,包括海基会与海协会的建立,以及辜汪会谈等,连汪道涵作为海协会会长,应也是由邓小平决定的。

他说,在1994年左右,邓小平已难再指挥全局,权力处于交接的脆弱时期,国际情报社区都曾不断出现假消息,就是中共解放军可能攻打台湾,这印证了邓小平的权力进入交接状态,当时大陆的劫机事件也很多,恐亦与此有关。

1995年江泽民在一月发表“江八点”,这位人士说,意味江泽民正式完成权力交接,提出自己的两岸政策文件,这个时期才进入真正与江交手的阶段。江处理两岸过于直接,李登辉访美后,中共进行军演,这不能称是江泽民无法掌控军方,应视为江泽民自行拍板,除了武吓,还有文攻,文攻即所谓的“四评”李登辉,看在当时国安班子的眼里,其实不担心,因为这些作为都是在模仿过去,并没有太多创意。

他认为,江泽民的两岸政策无法正确而成功地处理,与适应台湾的民主化进程,江主政时期,两岸关系只能用动荡描述。虽然有所谓的密使,但双方缺乏互信,密使的功能只是做为彼此之间政策讯息的查证,无法更进一步推展两岸关系。

【记者黄国梁/台北报道】

前国民党副秘书长兼大陆部主任张荣恭说,江泽民在任期内完成两次辜汪会晤,建立两岸制度化协商管道,在两岸关系上算是至关重要,但因为他任内对台三次军演,也造成两岸关系起伏不断。

张荣恭说,由于双方的密使互动,使得李登辉以“国统纲领”回应对岸,这是必须提出的重要历史事实。这一点不能被忽略。他说,江泽民对于两岸关系不能说没有成就,最重要的是两岸的制度化协商管道,是在江手上建立,1993 年辜汪新加坡会谈,以及1998年辜汪上海会晤,前者是两岸领导人的代表在第三地会面,后者是台湾的领导人代表在两岸土地上,与大陆领导人代表的会面,两者都是创造了历史。
 

来源=台湾《联合晚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本文内容归朝鲜日报和朝鲜日报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