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元:名人墓地的保留问题

(2011-09-15)

早报导读

● 韩山元

  《联合早报》9月13日报道,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武吉布朗坟场(俗称咖啡山)受道路建设工程的影响,估计有5000多个坟墓明年第四季将被挖掘清理。这座坟山的其他坟墓今后恐怕也难保,必须“让地”给住屋发展。

  消息见报后,许多关注新加坡历史文化遗产的人士议论纷纷,尤其是对多位历史名人的墓地能否保留,大家都有看法。20多年前,当时我还是《联合晚报》的记者,曾对这座坟山的部分名人墓地进行过考察,并写了系列报道,后来又多次带人到那里进行田野考察。我现在从事文史研究,对于名人墓地的保留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先说说长眠在咖啡山的新加坡历史名人,除了《联合早报》报道提到的章芳林、林忠邦(林义顺的儿子)等之外,这里补充两位很重要的名人,一位是19世纪华社领袖陈金钟(1829-1892),他是陈笃生的长子,也是太平局绅、福建会馆早期会长。另一位是邱菽园(1874-1941),人称“南洋才子”、“南国诗宗”,曾任南洋保皇会会长,一度与康有为关系密切,对新加坡文教事业有很大贡献,《星洲日报》创刊初期的副刊编辑。

  当然,安葬在咖啡山的还有好多名人,这有待历史研究者去寻访,整理出名单来。不能小看这项工作,如果我们不想让名人的历史功绩被湮没与遗忘的话,现在不去“抢救”更待何时?改天高速公路从名人曾经安眠的地上划过,还能有什么东西遗留下来呢?

  要保留所有的墓地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根本办不到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坟墓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都值得保留。死者占的地越来越多,就意味着活人能用的地越来越少。新加坡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就是一部土地开发的历史,而新加坡的面积小是举世皆知的,要开发土地,不得不请已故的人“让路”。

  “死人让路让地给活人”,这是英殖民地时代就有的政策,但那时新加坡还有广大乡野之地,找个土葬的地方还不太难。新加坡从自治到独立,土地有限制约了国家的发展,政府对土葬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土葬的代价越来越高,坟地的使用期也越缩越短。旧坟地的征用是大势所趋,如果没有旧坟地的征用,就不会有今天的碧山新镇。

  然而,问题还有另一面:是不是所有的古墓都要挖掘、铲平、清理呢?一些历史名人的墓地能不能保留下来呢?历史名人的墓地本身就是文物,内有名人的遗体,墓地的风格结构是研究那个时代人文形态(包括习俗)的可靠依据。更重要的是能保留人们对历史名人(尤其是先贤、伟人)的集体记忆,唤起后人对他们的崇敬与缅怀;扩大来讲,也是对自己国家民族历史的认同。所以,适当地保留历史名人的墓地还有必要的,有意义的。当然,要确定哪些古墓值得保留、维护,应当来个双管齐下:一方面请公众提意见,另一方面设立一个具有一定权威的委员会来审定。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在欧南山的陈笃生墓,那是具有161年历史的古墓,是新加坡先驱人物陈笃生(1798-1850)长眠的地方,几次传言要挖掘清除,但因为整座欧南山还没有发展,现在这个新加坡少数历史超过160年的古墓还完整保留。但是,谁能保证陈笃生的棺木与遗体,将来不会被挖掘销毁呢?

  当历史名人的墓地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挖掘清理时,至少应该在原处或附近立个碑或牌,向人们交代这里曾经是哪一位(或几位)历史名人的墓地,同时也简介他们的生平与贡献,这总好过将他们彻底遗忘。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