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期在中國召開的“世界媒體峰會”昭示了北京追求軟實力的雄心,但拒絕外媒記者採訪峰會的行為實在令人感覺莫名其妙。
原文:China’s bid for media power
作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
發表:2011年9月29日
本文由“譯者”志願者翻譯并校對
【原文配圖:在中國召開的“世界媒體峰會”會標。】
但是在這個星期,中國不起眼地展示了它對另一種國際實力—媒體實力的渴求。
由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創辦主持的“世界媒體峰會”在北京展召開第二次會議。新華社在這星期初的一則有關那該會議的報導中說:
目前,世界環境正在經歷大轉變,全球媒體的秩序的改革勢在必行…世界媒體呼籲建立一個更公平的、多贏的、兼容並包的、以及負責任的環球媒體秩序,而且需要來自不同地域的所有媒體的均等參與和報導。
這個世界新秩序的構想和北京經常表現出來的的對軟實力的著迷互相呼應。中國需要有“被聽見”的權利。中國官員每常說,中國受到誤解,而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描述是帶有偏見的。
令人驚訝的是,一些全球媒體中最具影響力的人都同意坐下來,在北京的展示中充當佈景板。
出席會議的十一位重量級媒體高管包括:紐約時報出版社的阿瑟·蘇茲貝格 Jr( Arthur Sulzberger Jr),英國廣播公司總裁馬克·湯普森(Mark Thompson )和美聯社總裁湯姆·柯利(Tom Curley),他們討論的議題包括知識產權的保障、記者的安全、媒體在災難中的角色以及媒體在新媒體時代的合作。
起碼,按新華社的報導,議程就是這樣。新華社不僅主辦了世界媒體峰會以及統率其秘書處,而且似乎所有有關該峰會的媒體報導都來自新華社的網站。駐北京的外國記者請求批准採訪則被(新華社)婉拒。
在2009年的首屆會議上,一些媒體的採訪導致北京失去了報導控制權,主辦者想必已經從這一事件中吸取了教訓。代表新聞集團的默多克借與會之機,要求北京開放傳媒業並讓其“在喧鬧、雜亂、豐富多彩的思想市場中競爭”。
顯然,這並不合乎中國人的口味。今年,會議傳出兩個非常明確簡單的消息:中國將“一如既往地保證外國新聞機構及其記者的合法權益,並為他們在該國的採訪工作提供方便,”中國希望,“外媒發表有關中國的報導會越來越精確、平衡和客觀。”——新華社如是報導。
劉云山是執政的共產黨宣傳部門負責人,兼實質上的國家最高審查官員,與會代表與他合照。默多克這次沒有出席。新聞集團改由高級副總裁韋爾奇(Joe Welch)代表出席。
相關閱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