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迁至黄花岗72烈士墓的史坚如墓

1978年迁至黄花岗72烈士墓的史坚如墓

中华文化圈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落下了帷幕。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和华人聚居的各大城市,包括纽约、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费城、奥兰多、明尼阿波利斯等地都举行了讨论会、图片展等纪念活动。孙中山当年曾经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也曾经到美国本土在侨界筹款支援革命,但是辛亥革命的海外大本营是日本的东京,中国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也是在东京成立,而与美国有往来的辛亥头面人物则不多。如果拿维基百科“辛亥革命人物”条目作为参考,其中列举了98人,曾经在日本留学或参加革命活动的有58人,就连留欧的也有4人,而曾有美国经历并参与民国初年政经建设的,除了孙中山之外,就只有邓荫南等2人。

但是当时在美国的华人当中确实还有与辛亥革命有一定联系的人士,我一位朋友的外公就是其中之一。

1895年广州起义流产,1900年孙中山再次策划惠州起义,郑士良等率部屡败清军,一度发展到两万多人。后来因为军火粮饷断绝,不得已解散义军。当惠州枪声打响的时候,史坚如等革命志士在广州策应,谋刺两广总督德寿等军政要员。年仅21岁的史坚如与同志们挖地道至总督衙门德寿住所地下,深夜引爆炸药,唯因药量不足,仅炸毁一段围墙炸塌数间民房,未曾伤及德寿。事后史坚如被捕,受尽酷刑,英勇就义。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亲自募款塑像建墓,誉其为广州起义失败后就义的陆皓东之后“为共和殉难之第二健将”。

史坚如与很多当时的革命志士一样,世家出身,祖先是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他有一个堂弟,名叫史宣,十分仰慕兄长的学识与勇气。史坚如殉难,史家多人受到牵连,青年男子纷纷逃逸,史宣先是在汉口藏匿,后来化名考取庚子赔款留美名额,进入哈佛大学。但是因为担心被人识破,始终不敢去驻美使馆领取奖学金,而是靠自己打工,在铁路上当维修工人养活自己和读书。

后来清帝逊位,成立民国,史宣受到实业救国的影响,从哈佛转学到麻省理工学习机械工程。毕业后回国,参加中国的铁路建设,曾在詹天佑手下工作。九一八事变之后史宣从中东铁路局撤回关内,先后在唐山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北方各个高校纷纷向大后方转移,史宣则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我曾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看到一笔拍卖,标的是民国34年中大史宣教授向教务室呈送的暑期锻工实习成绩单,虽然只有两名学生,但是工整的毛笔字一丝不苟,可见当时在中央大学任教的史宣之敬业精神。

史坚如塑像基座孙中山等所致铭文

史坚如塑像基座孙中山等所致铭文

尽管在美华人回国直接投入辛亥革命的人数不多,但是他们为推翻专制建立共和慷慨解囊,同盟会在旧金山成立了中华革命军筹款局,华侨无论是富商大贾还是街头小贩,都参加到捐款行列,一共募集了4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2亿美元,怪不得孙中山说华侨乃革命之母。

辛亥革命爆发,当时的美国政府出于外交上传统的孤立主义与对华政策的不干涉原则,一度对中国政局采取中立态度,相比之下美国舆论界对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专制统治则表示赞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主任崔志海,曾经在哈佛做过燕京访问学者,他在2008年发表论文题为《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原因分析》,其中提到圣路易斯《全球民主报》认为辛亥革命是民主共和理想在中国的实现;《明尼阿波利斯日报》则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比作美洲的发现、罗马帝国的灭亡;纽约《商业》杂志称“这是所有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 其他许多报刊杂志也都发表文章,希望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史宣1967年在台大任教时过世

史宣1967年在台大任教时过世

史宣后来应聘于1948年去台湾大学任教,但是他的女儿和外孙即我的那位朋友则留在了中国大陆。日后这位朋友也来美留学,当他的女儿上大学的时候,特地鼓励她踏上先祖的足迹,也进入麻省理工学习。

(所有图片均为史宣外孙提供)

雾谷飞鸿/美国参考
http://twitter.com/MeiGuoCanKao
http://blogs.america.gov/mgck/
手机雾谷飞鸿
http://m.usembassy.gov/128065&t=d066a6d0da4e3a13f9dffed0b763262b
本文无版权限制,欢迎转载。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