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环保意识亟待提升

(2011-10-15)

早报导读

  本报昨天报道,我国唯一的大型厨余再循环公司IUT国际于半年前倒闭后,厨余再循环的生意至今无人接手,再循环残羹剩饭的工作几乎陷入停顿,一些曾经把厨余交给公司处理的食阁餐馆和酒店等,只好把厨余送往垃圾焚化厂。IUT国际食物废料再循环厂在2005年开幕时备受瞩目,公司还请到当时的环境与水源部长雅国博士主持开幕礼,可是厂房自2008年正式启用后就一直是惨淡经营,到了今年3月,终于不支停业,令人遗憾,也可说是本地垃圾循环工作的一个退步。

  对公司的倒闭,公司负责人归咎于新加坡人没有分类垃圾的习惯,并认为,如果政府不立法强制,本地的垃圾循环业发展将非常缓慢。关于这点,一直大力推动食物废料再循环的环境局则强调,该局在IUT营业前就已提醒公司负责人在本地收集食物废料的挑战性。该局也曾向公司表明,政府必须做深入研究后,才会实施食物再循环法。

  必须承认,新加坡的居住环境和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的不同,这是因为我们有超过80%的人口是居住在组屋区,这给处理食物垃圾带来了特殊的难题。除非每座组屋都有特别的设计和装置,方便每层楼的住户把垃圾分类丢弃,否则,要改变人们丢弃垃圾的习惯实非易事。

  目前,一般人都是把残羹剩菜和其他家庭垃圾统统装进一个塑料袋,然后丢进同一个(也是唯一的)垃圾槽。如果要在收集垃圾后再进行分类,既费时也费力,对再循环公司而言,也是不符合成本效益的。

  不过,据报道,IUT国际主要是从食阁、酒店和食品生产商收集厨余,要这些机构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应该是办得到的事。做不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清洁工人不能做好厨余垃圾的分类,反映的固然是清洁公司或承包商对员工训练不周,但也折射出我们整体环保意识的缺失。

  近年来,我国在推动环保、垃圾再循环的工作上确实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比起好些国家和地区,我们还是瞠乎其后的,厨余垃圾再循环的失败,只见一端,其他如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减少浪费,垃圾分类回收等,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作为一个环球之都,我们实宜急起直追,以免贻笑大方。

  国人每年制造了约60多万公吨的厨余和各种食物垃圾,当中有很多是吃不完的食物。每天的总垃圾量则多达7000余公吨,而且逐年增加,每个人每天丢弃的垃圾平均有1公斤。这些数据换成比较具体的概念是,吃不完的食物,可以填满超过一万辆双层巴士。而据说很会享受美食的国人每天丢弃的食物平均有1660公吨,大概可填成一个高一公尺的足球场。

  环境与水源部曾表示,要在2012年达到60%的再循环的目标,如何提高塑料和食物的再循环率是关键。这两个垃圾源占2008年垃圾总量的40%以上,但再循环率却非常低,分别只有12%和9%。2009年,近61万公吨的食物垃圾中,也只有13%再循环,远比57%的整体垃圾再循环率低许多。

  显然,物质的富庶已经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暴殄天物的恶习,与我们所要追求的优雅社会大异其趣。

  提到塑料的再循环,也难免让人联想到由国家环境局与新加坡环境理事会于2007年联手推行的“自备购物袋日”运动。开始时是每月一天,接着是每周一天,最后却是虎头蛇尾,曾几何时,各大超市已不声不响,自动停止推行“自备购物袋日”活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