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

薄熙来被认为过于高调张扬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3月18日发表欧洲智囊机构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伦纳德的文章,分析了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遭到撤职的事件。

伦纳德在文章中形容,“薄熙来这位富有魅力的共产党书记的崛起和败落,可能标志着1989年天安门事件以来中国所经历的最严重政治震荡。”

文章说,薄熙来突然遭到解职。他的最大罪名是,在一个仍然把一致性看得高于一切的体系中显得太个人化。

保持平淡无味

中国的政治精英们希望自己的高级官员平淡无味,最好是达到隐身的境界,而个性独立的薄熙来固执地拒绝了这一规则。

文章说,薄熙来之所以显得对中国的未来如此重要,并不是因为他的毛主义言辞,而是因为他获得的公众支持度,他的平等主义思想和他所实施的自由市场政策。

另一方面,他努力提倡内向投资,同时致力于提高国有企业规模,建设75万所社会保障房,以土地交换计划补偿被征地农民,并且为200多万农民工提供福利。

薄熙来的行动当然不仅仅是改善这个落后地区的民众的生活状况,还包括为了在中共最高层换届时进入政治局常委会的努力。

政敌的机会

文章说,有关“王立军事件”的细节目前还不清楚,但这一事件为薄熙来的政敌撤销他的职务提供了理由。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薄熙来遭到撤职的前一天公开地批评了重庆市委,并且警告中国存在回到文革的危险,显然是在批评薄熙来的“红色文化”。

但是,这是导致薄熙来下台真正的原因吗?还是因为他在一个禁止公开竞争的体系中公开竞争领导位置?或者是因为他在“打黑”的行动中触犯了不该触犯的人。

文章最后援引薄熙来一位大学同学的话说,薄熙来的行动仅仅是政治姿态,并不意味着他想返回文革。“薄熙来的家人在文革中受了很多苦,很难想象他想把重庆带回文革的道路。”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