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尽管局势发展令美朝外交朝着好的方面扭转了一分,有助改善潜在的地区动荡因素,但未来前景如何取决于朝鲜是否会履行其承诺。比如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尽管朝鲜的承诺符合恢复六方会谈和能源援助的前提,但迄今没有人能承诺恢复会谈。
发表:2012年3月13日
作者:Ong Suan Ee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Inline image 1

现在,朝鲜终于承诺暂停所有核试验、宁边的铀浓缩项目以及远程导弹试射,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核查。这是自2009年以来的第一次。
上月美国和朝鲜外交人员在北京对话后达成协议,一些人兴奋地称之为”突破性进展”。美国这边称这是朝着朝鲜半岛彻底、可靠的和平无核化迈出了”适中的第一步”,但也提醒称需要耐心行事,确保取得更深入的进展。
很多人希望这种外交僵局的终结将会重新打开弃核谈判——恢复六方会谈形式是可能性最大的选择——更宽广的大门。这是必然的。然而,更仔细了解朝鲜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后我们会发现,其实现在需要更谨慎。
多年以来,朝鲜一直在循环一个不断挑衅然后又对美日韩适应性调整姿态的怪圈子。在2007年,平壤同意废除所有核设施,作为交换,朝鲜能从六方会谈的其他国家得到经济、能源和人道主义援助。然而,朝鲜在2008年9月试射远程导弹,拒绝冻结宁边核设施,禁止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彻底颠覆了此前的立场。在2009年4月,朝鲜继续在这条挑衅的道路上行进,发射大浦洞-2型火箭,引发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谴责。朝鲜对此的回应是驱逐所有核查人员出境并抵制六方会谈。
在2009年5月,朝鲜进行了第二轮核试验和远程导弹试验。次年3月,朝鲜击沉韩国”天安”号军舰,之后向以斯坦福大学西格弗里德·赫克为首的美国专家团展示了其先进的铀浓缩能力。2010年11月,韩国延平岛炮击事件的发生令半岛紧张局势一触即发。
相比之下,2011年是相对平静的一年,回归到一个适应调整的状态中。美国和朝鲜谈判代表之间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的对话,希望最终能恢复六方会谈。然而,金正日逝世和他的儿子兼继承人金正恩成为新一任领导人后,这一进程又停了下来。
考虑到这么多年以来如过山车一般的局势发展,美国对这次北京对话没有抱太大期望也是正常的。在为期2天会晤的最后,美国外交人士说他们没有听到朝方做出任何”表面上或实质上”有新意的表示。美国对朝政策特别代表格林·戴维斯甚至表示,朝鲜领导权更迭似乎没有改变朝方的立场。因此朝鲜出人意料地同意暂停其核进展引发外界对其动机的猜测。
很多人怀疑朝鲜不会心甘情愿地放弃其核计划,尤其是在金正日去世之后。朝鲜已经表示要继续坚持金正日的政策,将核计划和他的遗产联系起来。因此有人认为,朝鲜暂停核进展是为了获取美国的信任,减少朝鲜对中国的依赖。此外,今年是金日成的诞辰100周年,朝鲜政府有可能希望美国粮食援助能巩固民众对政府的支持。
尽管现在猜测这份协议是否能为恢复六方会谈铺平道路仍为时过早,但仍有证据显示,这反映出朝鲜姿态在逐步发生变化。毕竟朝鲜决定在敏感时期选择以对话为基础的外交途径而不是让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这已经朝着与美日韩增加政治接触的和平发展道路迈出意义重大的一个脚步。此外,这也间接推动了全球核不扩散议程的发展。朝鲜的同意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欢迎,它近期正高度关注伊朗Parchin核设施的披露和进入问题。
然而,尽管局势发展令美朝外交朝着好的方面扭转了一分,有助改善潜在的地区动荡因素,但未来前景如何取决于朝鲜是否会履行其承诺。比如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尽管朝鲜的承诺符合恢复六方会谈和能源援助的前提,但迄今没有人能承诺恢复会谈。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朝鲜也没有表示它们在朝鲜彻底、真正、不可逆转地弃核后能为朝鲜带来什么作为交换。
在朝鲜国内,朝鲜劳动党将会在四月中旬召开党代表大会,让金正恩接过他父亲统领该党的接力棒。上次该党召开这种性质大会时,是宣布金正恩成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和金正日继承人。现在金正恩是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但是还没有担任其他重要职位,包括劳动党总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一把手的头衔。一些分析家认为即将到来的4月份有可能是他获得这些头衔的时候。不过正式权力移交后朝鲜外交和/或核政策会否出现其他转变,人们仍拭目以待。
撇开种种猜测暂时不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朝鲜整个外交与核政策历史是人们充其量只能保持审慎乐观态度的根源。

Ong Suan Ee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S. Rajaratnam 国际研究院多边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