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抑郁的人是在尝试过许多方法无果、看不到未来的丝毫希望、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时才会最终选择自杀。所以,去体会、并认可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去询问他在对抗抑郁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都有可能会唤回他的求生意志、对生命的留恋和对未来自己可能能走出困境的希望。”

一、对抑郁症要有基本的了解

 

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跟有抑郁倾向的人在一起很累,甚至会觉得他们是没事找事,自寻烦恼。这个很正常,就像一般而言,在雨雪天坐在有暖气的房间内的人一般难以体会到还在外面冒着雨雪走路的人的辛苦。

所以,当发现身边的人有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就要提高警惕,提醒自己尽量做到去理解他。

给个传送门:有一本书,介绍抑郁症的,叫《与抑郁症相伴的日子》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656423/

 

二、关注、倾听、理解

 

理解的第一步,是学会如何去听TA倾诉心事。

平时我们在生活中听到别人的烦心事,下意识的反应是去否定他们的感受,然后去提建议,发表自己的见解。但这可能会让处在抑郁状态的TA觉得有压力,以后可能也不愿意去找你说了。

实际上,有人愿意静静地去听TA诉说就很好。有人可以提供无压力的陪伴,对TA就会是一个很强的支持。

有一个书,讲“关注、倾听、理解”的重要性的,叫《合作取向治疗》,有兴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929126/

 

三、对自杀的可能性保持敏感

 

一般而言,许多抑郁的人在自杀前都会向身边的人发出求助信息。千万不要忽视这些信息,以为他们只是说着好玩的。

也千万不要以为和一个人讨论自杀的相关事情可能会促进他的自杀欲望和行为。当有人跟你提到说想到自杀的事情时,详细地了解下他有哪些关于自杀的想法?怎么会想到的?现在只是有这样一个念头还是已经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比如说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去自杀?如果感觉自杀的可能性很高,最好就要保证当事人身边时刻有人陪伴,并向专业的机构求助。

投递一个传送门:自杀危机评估表http://www.google.com.hk/url?sa=t&rct=j&q=%E8%87%AA%E6%9D%80%E5%8D%B1%E6%9C%BA%E8%AF%84%E4%BC%B0&source=web&cd=2&ved=0CDUQFjAB&url=http%3A%2F%2Fwww.edb.gov.hk%2FFileManager%2FTC%2FContent_4368%2Fsuicide%2520risk%2520assessment%2520_chi.pdf&ei=vbdmTb7DoPRmAX0xryABw&usg=AFQjCNFAW5bc4NwE6GlGyyM6MWhbJnmEvA

有一个网站可以推荐给当事人,叫“你可以不必自杀网”:http://www.nosuicideno.com/download.asp

 

四、激发TA内在的力量和价值感

 

很多时候,抑郁的人是在尝试过许多方法无果,看不到未来的丝毫希望、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时才会最终选择自杀。

所以,去体会、并认可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去询问他在对抗抑郁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去感谢他们曾经或现在对自己的帮助,去强调他们的存在对自己、对他们的亲人的意义和价值,都有可能会唤回他的求生意志、对生命的留恋和对未来自己可能走出困境的希望。

最近我在上叙事治疗的课程,一些经典的回应和问话技巧也许可以供大家借鉴: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情绪的啊?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时候感觉好一点啊?”(为了让他想起来这种情绪不是从来都存在的,有波动,有高低,也就有好转的希望。)

“听起来你过得好不容易啊!那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你是怎么坚持到今天的啊?”(承认他付出的努力以及看到他在这个过程中的艰辛。但是也启发他去看到自己其实也一直在运用自己的方式面对挑战,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自己也是一个在不断想办法的积极处理问题的人。)

“如果你的父母/伴侣/孩子/他最好的朋友/他崇拜的某个偶像/十年后的自己/十年前的自己 了解你现在的状态和你经历的事情,他们会怎么说啊?”(让来访者跳出自己现在的思维框架,去看到另一种可能性。)

其实不同的咨询流派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个人最近受叙事治疗影响比较大,觉得这个方法也比较容易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所以再推荐个书:叙事治疗的工作地图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938053/

其实采用什么技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达到背后的意图。

 

五、对自杀者的亲人的照顾

 

一个人的自杀对于他的亲朋好友都会是一个严重的创伤事件。当逝者远逝,当初没有帮上忙的人常常都会有内疚、自责、后悔的情绪,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也是很必要的。

在这个时候,外界最好就不要再去指责他们,而是要去理解他们,理解这些刚刚失去了所爱之人的可怜人,他们和已经离开的那条生命一样,都不容易。生命本来就很苦。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跟哀伤处理有关的绘本,把文字记录下来了,供分享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7bf094010113hl.html

 

(zplzpl:心理学硕士生。原文链接:http://www.guokr.com/question/121060/?page=1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