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要求公僕「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事實恰恰相反,當局施政時往往給公僕錦上添花,卻不對百姓雪中送炭。日前,廣州市公布一項數據,該市公務員公費醫療一年花費十四億元,而該市二百一十萬農民醫保總額卻僅有八億二千萬元。

廣州市的公務員總數僅約七萬人,每人每年的公費醫療平均二萬元;反觀廣州市農民每人每年的醫保卻不足四百元,只是公僕公費醫療費用的零頭,官民之間有天壤之別。公務員這個金飯碗薪高糧準,還有巨額福利和灰色收入,生活水平早已較普通百姓優厚,現在公費醫療花費居然還遠超過百姓,試問有何公平可言?

仇官甚至殺官已經成為內地社會的潮流,諸如輾死拆遷官員、槍殺法官等惡性事件層出不窮,主要的根源就是百姓對欲壑難填的貪官們的痛恨,對製造社會不公的惡官們的反抗。在官民對立已經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再給公僕錦上添花,實際上是在滔天的民怨之火上再加一把油,非要逼得百姓揭竿而起不可。

財政收入 權貴盛宴

中國雖然經濟總量世界第二,財政收入突破十萬億元,但這些錢大多成為權貴的盤中飧。對公僕大方,對百姓吝嗇,這是內地官場的特點。以每年年底一個月的突擊花錢為例,內地各級政府在○七年花掉一萬二千億元,○九年花掉兩萬億元,一○年更花掉兩萬五千億元。這段時間,各單位亂發獎金、購物卡,化公為私,甚至用假發票報銷,國家審計署每年從中央部委的審計中,都能發現大量假發票。

財政收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如果政府年底突擊花錢,都是用於改善民生,提高民眾福利,相信百姓不會有甚麼反感。然而,所謂突擊花錢,卻是少數人花多數人的錢,讓大量納稅人的錢流進公僕的口袋,使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當局口口聲聲執政為民,要求公僕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事實卻是公僕先天下之樂而樂,後天下之憂而憂。早前有一項統計發現,每年全國的「公款吃喝、公款旅遊、公款用車」超過一萬億元,如果將這些錢真正用在百姓身上,試問能解決多少社會矛盾?又能平息多少社會怨氣?

廣州公費醫療官民分高低,折射出中國官場的特權制度,這也是社會不公平的根源。古人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治國者應將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現實的中國卻是官為貴、民為賤,整個官僚階層成為高高在上的特殊利益集團,而民眾卻匍匐在公僕的腳下,主僕關係完全顛倒。

東方日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