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人的音樂凋落民間,成為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黔東南旅遊的金字招牌,流行歌手裏偽東方的陪襯。而現在,土地凋零,年輕人外出打工,政府對大歌的支持流於表面,歌隊的年輕人無以生存,侗族大歌的經典作品已經很少有人會唱。

文/程西泠

侗族大歌(cam grand choirs)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最早被發現,最早被國際所認可的的一種複調式、無指揮、無伴奏的自然的多聲部合唱音樂,其和聲渾然天成,迥然異乎西方和聲。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誓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當年的《越人歌》,相傳是打漿的越女唱給楚國貴族子皙聽,則是侗族先民的民歌。

侗族大歌於2009年11月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委認為,侗族大歌是「一個民族的聲音,一種人類的文化」。 「侗族大歌」是一部極其珍貴的「社會百科全書」,包括歷史傳說、祭祀禮儀,生產勞動、婚姻戀愛、勸事說理、詠唱風物等。它甚至影響了屈原的《楚辭》。

大歌——侗語稱「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以「眾低獨高」,複調式多聲部合唱為主要演唱方式。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隊)才能演唱,參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幾乎每個侗寨都有歌隊,有的侗寨多達10來個歌隊。對歌、賽歌一般在「侗年節」、「吃新節」、「春節」等節日。更為有趣的是村與村,寨與寨舉行對歌比賽活動。那時,男女青年們常常通過唱大歌的這種形式初識相戀,直至結下良緣。
「飯養身,歌養心」,侗族大歌的演唱內容、表現形式,無不與侗人的習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是對侗族歷史的真實記錄。

從語言學角度來說,侗語的聲韻母比較簡單但聲調較為複雜,大部分地方的音調因聲母的送氣與否而各分兩個調,共有九個(l、p、c、s、 t、x、v、k、h),其中有六個入聲調(l、p、c、s、t、x),因此說起話來富有音樂感,悅耳動聽。

侗族人沒有文字,沒有樂譜,民歌都是由歌師口傳心授,世代流傳。所謂侗族歌隊,類似古希臘歌劇裏之歌隊。侗族人的唱歌天賦,更是經過漫長的稻作文化的積澱洗禮,保存千年。其歌聲深情婉轉,宛如天籟。

過去的50年代,多少少數民族音樂,西藏、新疆和雲南的,被改造,被漢化,侗族音樂竟然逃過此劫,但她們還是逃不過這個異化的經濟世界。感謝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侗族人的音樂凋落民間,成為了「青歌賽」(注: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冠軍得主,成為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黔東南旅遊的金字招牌、流行歌手裏偽東方的陪襯。而現在,土地凋零,年輕人外出打工,政府對大歌的支持流於表面,歌隊的年輕人無以生存,侗族大歌的經典作品已經很少有人會唱,如《KgodlBagx》(白雕)、《Jaenl Xingc》(城牆)、《Demh Kgamx》(吊榔果)、《SeengcNyih》(情人)、《Jus Leeuc》(橘之主)、《Duil Bads》(苦澀梨)、《KgalYangxSih》(陽世歌)等都已被人遺忘,只有那些七八十歲的老歌師還能記得其中的一些片段。侗族大歌正面臨著後繼無人、瀕臨失傳的境地。侗族大歌的保護和傳承,成為了重要的課題。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