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蛮子 

将最近两则新闻放在一起,颇有些意思:一是,北京暴雨过后,该市气象局官员曲晓波声称,手机预警信息发送尚有技术障碍,发送短信的基站却十分有限,向北京全部人口发信息需要几个小时时间,发完时降雨可能已经结束。但三大运营商纷纷回应称全网发送短信没有技术障碍,此前已与市政府合作多次。二是,7月24日4时,强热带风暴“韦森特”在广东台山登陆,广东移动配合气象部门,连夜向深圳、中山等预计受影响最严重的五个城市发送预警短信3000万条。

正当“技术障碍说”而引发的争论甚嚣尘上时,“韦森特”预警短信来得真及时,这不仅在第一时间为台风影响地的居民提供了灾情,更是间接地捅破了北京官方的谎言,也为运营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在“韦森特”预警短信这面“照妖镜”前,某些官员的惊世丑态尽显无遗。

从技术上说,所谓因技术障碍而无法及时全网发送短信,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一如运营商所称,全网发送短信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把北京2000万常住居民都通知到。事实上,去年在同样条件下,仅除夕一夜,北京的手机用户就发送了共10亿条短信。而此次广东发送的3000万条预警短信,覆盖面广、发布时效快,也再次证实了技术障碍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可见所谓“技术障碍说”,与某些砖家将“短命公路”归咎于“老天爷”一样,不过是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是不折不扣地睁眼说瞎话。

退一步来说,即便排除“技术障碍说”背后的撒谎因素,而将之归结于财政对气象预警的投入不足,相关职能部门也难逃不作为的指摘。对于北京来说,雨水浸街、“城市看海”现象,并非今年才出现,而实则是最近几年定期上演的“连续剧”。当然,“城市看海”的根治路径在于下水道,而这需要时日,但至少在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发布制度上,无论物力还是财力显然并非难事,关键就在于政府重视与否。

信息时代,手机短信作为一种预警渠道愈显重要。较之网络、电视、电台、户外大屏幕、移动电视等渠道,手机短信预警的最大优势在于:覆盖面广,迅捷、及时而准确地传输到具体的个人,因而预警效果相对要好很多。当然这并非否认其他预警渠道的作用,而是说预警系统中显然不能缺少短信发送这一重要环节。无疑,在灾难来临前,多启动一种预警渠道,就能给公众多一些安全保障。可实际情形是,气象部门在预测到特大暴雨后,明知自有的短信发送渠道作用有限,却不求助于运营商,而选择放弃全网群发短信这一最高效的预警方式,以致造成死伤人数过百,这不是失职、渎职又是什么?!

然而可笑的是,气象部门不主动发送预警短信也就罢了,一些“帮闲砖家”反而将责任推给了市民——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声称,每个人都要有防灾减灾的意识,首先应学会主动获取预警信息。这显然是一种颠倒黑白的混账逻辑。

不错,每一个人都应该建立起防灾减灾的意识,并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救互救知识。但前提是政府部门“主动发布”预警信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气象专家;而市民在没有这个前提下的“主动关注”,由于未获得确定而权威的信息,非但难有预警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而在当前国民防灾减灾意识较弱的背景下,政府部门更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国民做出引导,而不是急于找借口撇清自己的干系。这个顺序和权责界限绝不能混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