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纽约时报》北京分社 2012年10月11日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以下是几位中国作家和学者在第一时间关于莫言获奖的评论。
“名至实归。”
——阎连科,作家,代表作《为人民服务》、《丁庄梦》等。
“莫言这三十年内重要作品中的社会批判是值得人探讨、深思的:1985《透明的红萝卜》;1986《红高粱》、《爆炸》;1987《欢乐》;1995《丰乳肥臀》;2002《檀香刑》;2006《生死疲劳》,那些以简单意识形态高喊抵制的人,先把这些作品读懂了再说。”
——朱伟,《三联生活周刊》主编,莫言作品《透明的红萝卜》责任编辑。
“希望两位北师大出身的前后获奖者,能够早日坐在一起,谈谈文学,谈谈老朋友,谈谈八十年代以来各自的道路。”
——崔卫平,学者,作家。
“诺奖是巨大的荣誉和对作家一生工作的报偿,希望莫言享受这一天。我没法评价他的作品,没读过,基于对诺奖品位的信任,会找来读读。有些文学大师等待这个奖很久了,我是他们的粉丝,为他们遗憾。当然也没所谓,伟大作家写出他们的想写的作品就已经当下圆满了。”
——李海鹏,作家,记者。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晚来寂静》、作品集《大地孤独闪光》。
“从文学修养上,文学作品上,莫言老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肯定是够的。我一直看他的东西,觉得很好,他的文学水平肯定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现在的中国作家里,我也想象不出有第二个更配这个奖项的人了。祝贺他。”
——蒋方舟,作家,作品包括《打开天窗》、《邪童正史》等。
“莫言是中国一流的作家,从文学性的角度看,他问鼎诺贝尔奖是当之无愧的。正如授奖辞所说,他师承了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叙事技巧,又有中国的乡土传统和历史血脉。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他获奖的意义要比高行健大得多。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诺贝尔奖的保密制度,这完全是一个事先张扬的结果,和以往瑞典文学院谨慎的行事风格大不相同。也许我依然不认为莫言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在世作家,也许我依然认为美国文学不应该被忽略三十年之久,但我今晚依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倍感自豪。谢谢莫言!”
——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美国现当代小说。
“莫言具有把许多不协调的元素整合在一起的强大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复调艺术家,他的作品响彻着从乡村到都市,从历史到现实的多种音调。”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中国终于有两个人得了诺奖,强烈建议莫言把上一个奖也领回来,并且去拜访一下去年的得奖人。希望莫言为他的同伴做出努力。”
——徐晓,作家、出版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