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中国总理温家宝家族拥有27亿美元(约合170亿元人民币),《纽约时报》是否会惹上官司?即便不怕吃官司,这篇报道是否符合新闻专业主义伦理,抑或仅仅是中国高层政治斗争的工具?

(德国之声中文网)温家宝家族财富的获得是否正当?《纽约时报》的揭露报道是否存在问题?在中国互联网舆论及国际华文媒体对于的反应中,很多人对于高层斗争阴谋论更感兴趣。

例如有媒体转引台湾《联合报》的报道称,”《纽约时报》披露温家宝家人积累巨额家产的报道形同一颗震撼弹,具有相当的杀伤力,这颗炸弹引爆的效果或者意在’围魏救赵’,有人要最后保薄,或者直接指向数日之后的七中全会”。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记者对德国之声表示,《纽约时报》这篇报道在中国媒体圈内获得普遍认同,记者们对其新闻专业能力、报道真相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深感佩服。但也有记者表示,如果中国媒体拥有新闻自由,这篇报道可能会做得更加深入。

同样不愿透露姓名的一家中国商业报道媒体的负责人对德国之声分析说,《纽约时报》记者应该是在得到系统报料的前提下,进行了长时间的专业调查之后,写出了这篇报道。

这位出身资深调查记者的负责人说,中国普通人的家庭成员情况,通过查询户籍信息可以获得,但是这个户籍管理系统对于中共省部级以上的官员严加保密,要想确认政治局常委家庭成员的姓名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家庭成员的亲戚。因此《纽约时报》应该得到了某种帮助,甚至是一个系统性的材料。

同时,这位媒体同行说,看了《纽约时报》的整个报道,他相信记者大卫·巴尔沃萨(David Barboza)进行了多方调查核实。首先,上市公司的年报、股票价值等信息,只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或者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都可以公开查阅和分析。其次,可以委托律师向政府部门申请查阅企业的工商信息,只要交付少量费用即可。自去年以来,这方面的查阅变得困难,但是仍然没有封死。第三,从报道可以看出,记者显然采访了不少当事人,如和温家宝的妻子张蓓莉交往密切的女企业家段伟红、和他的儿子温云松在北京某雪茄吧交谈的知情人等等。最后,报道显示,记者对温家宝家人、中国政府都进行过直接联系,但是没有得到正面回应。

大卫·巴尔沃萨本人在一篇文章中称,早在去年底,他就已经开始为这次调查收集公司记录。这一说法得到中国知情记者的证实。大卫·巴尔沃萨也说,“30年的经济改革,以及政府用来吸引外资的政策,已经创造出一套相应的政府机构,它们会保存私人公司及其主要股东的记录,包括个人履历和政府颁发的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中国记者可能会报道得更加细致

多位中国记者表示,《纽约时报》这篇报道花了很多心思,尽到了媒体的责任。但是,他们认为,假如拥有新闻自由,中国的同行会做得更加细致,也更加清楚哪些关键点应该重点突出。比如,这篇报道没有强调指出,温云松从一名民营企业家一跃而成为隶属于国家信息产业部的国有企业中国卫通集团的董事长,享有相当高的行政级别,显然不合常理。又比如,温家宝亲属所经营企业和垃圾焚烧产业关系深厚,而垃圾焚烧产业的问题正是近年来引发诸多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

《纽约时报》称中国法律法规没有禁止领导亲属经商,事实上在《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其他若干条例中,都明令禁止包括国企领导中的党员在内的各级领导从事经商、办企业、炒股等活动,也禁止领导干部”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个人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社会中介服务等活动”。

温家宝不可能公开个人财产

中国两名律师上周六晚代表温家宝家人发表七点法律声明,宣称”《纽约时报》中提及的所谓温家宝家人的’秘密资产’并不存在”,”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发表在英文网站”中国法律专家博客”上的一篇文章,对这七点声明进行了逐一分析,认为除了关于其母杨志云的个人资产问题外,其他均是空话,在法律上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律师张思之、唐吉田昨天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认为温家宝家人状告《纽约时报》没有胜算,他应该趁此机会公开个人财产。中国媒体人士也认为,温家宝家人的律师声明只是一个政治姿态,漫长的官司会让温家宝和中共都暴露更多的问题,这是中共不能承受的后果。他们同时认为,温家宝个人财产未必清白,所以不可能主动公开;即便他愿意公开个人财产,政治局其他成员也不会同意。

事实上,不要说公开个人财产,连在中国网络上搜索领导干部及家人名字,甚至”27亿”这个数字都受到严格限制,《纽约时报》网站也依然遭到屏蔽。

作者:张平

责编:苗子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