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东亚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与中华文明圈的解构


进入专题
文化民族主义 中华文明圈 文化战略   
李河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文化复兴”是近年热门的说法,它预设了一个陈述:中国曾是个文化大国。这是没有疑问的。至少从两汉起,中国就是个“以文教化”的国家。这里的“文”当然是以儒家思想为骨干的“经-传体系”。用该体系治国,中国便成为文章光华的“史国”、“诗国”、“礼仪之邦”;用该体系化育“天下”——即当时人们心目中的世界,该世界便依照“王化”与“化外”的标准而区别为中心与边缘。从上述记忆不难得出以下看法:若想“复兴”中国文化,今日的文化战略不仅应当顾及国内语境,还应具有“天下意识”。而天下意识的阙失,恰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大问题。
  不过,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天下”概念和范围是有变化的。今天所谓“天下”的意思是明确的,指的就是这个越来越小的“地球村”。因而“天下意识”就是“世界意识”或“普遍性意识”。依据这个意识,我们要考虑的基本文化问题是: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产品在世界上获得强大的同时也是自然的“流通”能力?
  但与“地球村”等量的“天下意识”在中国是很晚才形成的。上溯200年到300年以前,即从西周先秦到明清,“天下”的主体区域是当今史学家用“东亚文化”泛指的地区,包括中日韩这个地理学上狭义的东亚地区,包括东南亚诸国,甚至还包括东北亚的蒙古和西域部分地区。这个存续了一两千年的“天下”有一个稳定的“中心-边缘”格局:其中心是作为汉字和儒学发源地以及自秦汉到明清的中央王朝所在地的中国,其边缘则是接受或借鉴了汉字文化及其所负载的儒家文化、典章制度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美国著名学者亨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使用的“中华文明(圈)”就是指这个基本区域。在这个文明圈中,“中国”不仅是政治实体,更是代表着一个文明类型的国家,亨廷顿称之为“文明型国家”。
  仔细观察会发现,无论历史的还是现代的“天下意识”,在当今国内的各种文化复兴方案里都有其影响。儒学复兴方案就是一个代表。该方案假定,在近代中国出现的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学中,唯有儒学价值才足以构成中国本己的文化认同根基。而且,这种文化认同不仅通行于中国,还通行于韩国、日本和东南亚诸国。因此,儒学复兴亦可成为东亚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基石,成为对西方现代性痼疾的疗治方案。[1]上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东亚四小龙”经济奇迹,给这种儒学复兴方案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毫无疑问,儒学复兴方案确实保有着中国传统的“天下意识”,这种保有又得到了亨廷顿“中华文明”观念的支持。但我们在一个世纪中看到的却是另一面的严峻现实:东亚诸国的现代性进程从一开始就是个在文化上不断疏远中国,同时亦彼此疏远的进程。这种彼此疏远的动因就来自本文拟讨论的“东亚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正是东亚诸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彻底终结了中国传统的“天下记忆”,使亨廷顿所说的“中华文明”成为明日黄花。儒学复兴方案能否遏制东亚诸国的这种“彼此疏远”的文化民族主义?这是本文的关注焦点之一。
  当然,儒学复兴再怎么说也只是个“文人方案”。目前在这个国家具有强大制度性影响的还是以国家文化战略方式体现出来的文化发展设想。然而,对这种国家文化战略的检讨让我们看到,仿佛是为了配合东亚国家在文化上疏远中国的进程,中国自己也正以相当亢奋的状态投入到在文化上疏远其他东亚国家、乃至疏远整个世界的文化民族主义进程。这尤其表现在近年来高调倡导的“特色拜物教”。根据这种思维定式,我国规划的每一文化项目都特别强调本国特色,比如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的,文化体制是中国特色的,文化精品评价是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是中国特色的,等等。特色思维定式从不考虑一个问题:即如何使你所意愿的文化价值同时成为邻人和他人所普遍意愿的文化价值?这种忽略源于对所谓“普世价值”的误读,即认为价值的“普世”无非是帝国主义的谎言,“普世价值”无非是帝国主义的话语。
  但是,基于特色拜物教的中国文化战略无法面对一个历史现实:百余年来,中国与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在文化方面渐行渐远,该地区从原来的“共同文化圈”或“相近文化圈”变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文化冲突圈”之一。即以目前东盟-中国的“10+1”经济自贸区为例,论者深感这个区域经济方案的最大软肋是缺乏一个具有相容(更不要说是“相近”甚至“相同”)价值观的“文化软支撑”体系。
  此外,基于特色拜物教的中国文化战略还可能导致一个后果,即把中国这个曾经代表着一个区域文明典范的“文明型国家”,彻底矮化为一个完全没有能力向世界贡献出任何典范文明的国家。
  总之,在中国文化复兴所涉及的国内视野、区域视野(主要是东亚的视野)和全球视野这三个论域中,本文将聚焦于“东亚国家文化民族主义”问题:首先,以当代韩国和近代日本为例,分析东亚国家文化民族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其次,揭示东亚国家文化民族主义与其各自的现代性进程的基本联系;其三,指出东亚国家在文化上彼此疏远的现实对亨廷顿的“中华文明”理论提出了挑战;最后,探讨面对东亚国家民族主义,我们在文化战略上应当反思什么。
  
  二、韩国“世宗大王现象”:文化民族主义建构的典型案例
  
  这里先不讨论东亚文化民族主义的定义。为获得生动的现实感,笔者先推荐一个韩国“世宗大王现象”的案例。该案例梳理了自上世纪60年代起韩国陆续将李舜臣和世宗大王打造为“武圣”与“文圣”的过程。从这个过程可以窥知一种文化民族主义是如何得到建构的。
  2011年7月,笔者应邀到韩国考察,一路走访了首尔、庆州、大邱、安东和牙山等地,观光了景福宫、昌德宫、庆州新罗国诸王墓、石窟庵、佛国寺、海中陵、诗人李贤辅故居、文圣李退溪的陶山书院旧址、河回村柳氏兄弟故居、李舜臣显忠祠等国家或地区级别的重点遗存,沿途还寻访了一些村庄的墓地祠堂。韩国政府与民间对历史的珍视态度让我们一行一再发出“吾不如人”的感叹。
  非但古迹保持完好,韩国现代文化景观塑造也多有经典之作。其代表作首推首尔市旧王宫前面的光化门广场(其地位相当于北京天安门广场)。2009年,该广场经过大规模修缮。新的广场以草地花卉和灯光喷泉吸引着游人尤其是孩子,拉近了国家政治中心与普通市民的距离。然而,最显著的变化是广场上增设了一个巨大的世宗大王塑像。
  本来光化门广场只有一座韩朝[2]民族心目中的传奇将军李舜臣的塑像。这位将军在从1592年到1598年抵御日本侵略的战争中立下奇勋。战争之初,日军迅速占领了王京、开城、平壤以及大部分国土。李氏王族一面准备渡江内附,一面恳请当时的中国明王朝出兵。当明朝军队在陆路上扫荡日军时,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在海战中脱颖而出。他别出心裁打造出全副铁甲的“龟船”,屡屡创造以少胜多的佳绩。在著名的鸣梁海战中,他以12艘战舰对抗日军333艘舰船,大获全胜。最后在1598年12月中朝水师彻底打败日本水师的露梁海战中,李舜臣与中国水军将领邓子龙不幸阵亡。或许因为生前一度受馋入狱,李舜臣死后并未享受到应有的哀荣。战死45年后,朝鲜朝廷才赐予他“忠武”谥号;108年后的1706年,供奉其排位的显忠祠才建于他的家乡。该祠在此后200年逐渐颓败。
  但到了“二战”结束,李舜臣和显忠祠的命运发生了巨变。60年代末,将李舜臣打造为韩国民族象征的活动紧锣密鼓。1966年,显忠祠重建,祀所周边地区被政府辟为“圣域”,整个区域建设费时8年;1968年,李舜臣塑像设立于光化门广场;每年6月6日韩国阵亡将士纪念日也循显忠祠一名而称为“显忠节”。至此,李舜臣成为韩国“武圣”的象征。
  光化门广场的李舜臣雕塑代表着韩国60到70年代文化民族主义建构的第一波,2009年在广场增设的“世宗大王雕塑”则代表着这一建构的另一波。世宗大王(1397-1450)是李氏朝鲜第四代国王,执政30年多有建树,但其最为今天韩朝民族称道的成就是创制朝鲜字母。此前朝鲜民族有言语而无自己的文字,官方文书一律汉字书写。那些专习韩文的官吏固然可以读懂这些文书,但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平民则是如对天书。此外,汉字也难以把朝鲜人的口头言语记录下来。为解决这个难题,世宗大王邀集郑麟趾、成三问、申叔舟等8位学者创制朝鲜字母,时称“?┪摹保?捶钦?轿淖帧8梦淖钟?1个元音和28个辅音组成,未受过教育的人几小时就能学会。它们既可以记录朝鲜言语,也可以拼读文书上的汉字。1446年,世宗大王颁布《训民正音》,标志?┪牡奈适馈5?捎谑艿饺寮已д叩姆炊裕?馓灼匆粝低吃诤罄醇赴倌昊?久涣餍衅鹄础
  20世纪初,受日语假名与汉字混合使用的启发,朝韩拼音文字进入书写,由此开始了韩汉混写文时代。到二战结束,饱尝文化奴役之苦的南北朝鲜政府先后采纳激进的文字政策。北朝鲜自1946年起开始限制汉字,1949年彻底废除汉字。南朝鲜的情况要复杂些。1948年韩国政府规定公文中必须使用纯粹韩文,不得继续使用汉字。但那个时期,由于民间与学界支持纯粹韩文与反对纯韩文的势力旗鼓相当,而且每任总统对汉字与韩文的看法又不一致,因而汉字的地位时起时伏。但随着接受纯粹韩文教育的新世代步入社会,习惯阅读韩汉混写文的人群逐渐老去,韩国使用纯粹韩文渐成主要趋势。1968年政府规定彻底禁用汉字。
  在此背景下,世宗大王的地位自然得到迅速提升。1975年发行的面值10000元韩元纸币上出现了世宗大王头像;1987年韩国首座南极站命名为“世宗大王站”;1997年世宗大王的《训民正音》被申报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2005年,面对法语培训中心(法国)、歌德学院(德国)、塞万提斯学院(西班牙)遍布世界的局面,也为因应中国首家孔子学院于2004年落地首尔,韩国推出了在世界上打造100家“世宗学院”的计划,第一家就落地在北京;2009年10月9日的“韩文节”上,世宗大王像终于落地光化门广场;2012年9月,韩国首都部分政府机构开始迁往首尔南部120公里的新都,这个新都的名称就叫“世宗市”;此外,韩国最现代的驱逐舰被命名为“世宗大王号”……至此可以说,世宗大王完成了向“文圣”的变身。
  世宗大王变身为“文圣”,连同前面提到的李舜臣迅速升格“武圣”事实,都源于韩国政府、知识界和民间彼此配合的文化民族主义写作。这个写作的几个标志性意义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打破汉字文化圈的世宗大王被提升为“文圣”
  
  中国与东亚诸国在国家理想方面向来注重“文治武功”。因此,当1968年光化门广场首次出现“武圣”李舜臣雕塑后,另一个“文圣”象征物的出现自然就是题中应有之意。问题在于,谁才有资格成为韩朝历史上的文圣。按以往正统论的思路,并且从对韩朝思想史的影响以及对东亚儒学史的影响来看,首屈一指的文圣当属朝鲜大思想家李退溪(1501-1570)。这位远承孔孟心法、近守朱熹遗教的儒者一向被称为韩国的孔夫子或韩国的朱子。他一生撰写《退溪全集》、《四端七情录》、《朱子书节要》、《心经释义》《圣学十图》等多部文献,创立退溪学派,其陶山书堂为国培育人才300多人,其中包括壬辰倭乱时总管军务的一代名臣、性理学家柳成龙。“其术足以匡时,其言足以救世。”他的头像很早就出现在1000元韩元纸币上。
  尽管在今日的东亚学界日益得到关注,但李退溪的声名在韩国近几十年的文化民族主义建构中却呈下降趋势。最合理的解释是,李退溪即使再伟大,也只是汉字文化圈里的一个链条,而世宗大王则被视为打破这个文化圈链条的第一人。这应该是世宗大王取代李退溪而成为韩国文圣的根本原因。
  
  第二,“世宗大王现象”颠覆了中华正统论的历史叙事
  
  将世宗大王奉为首屈一指的文圣,折射出民族主义意识在韩国史学界的影响,这种意识的核心是解构史学叙事中的中华正统论,它与韩国现代性意识的增长密切相关。韩国学者2002年出版的《新编韩国史》将民族主义史学意识追溯到朝鲜王朝后期:“到朝鲜后期,由于从中国吸收西方文化,使得以中国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发生了变化。历史学摆脱了以中国为世界中心的中华主义,开始强化对各国独立性和特殊性的深入理解。从编纂方式看,摆脱了以中国皇室为本纪、以本国历史为世家的纪传体编纂方式,形成了以本国为中心叙述历史的意识。……正统论原来只是中国史学界长期通行的历史认识,但朝鲜后期的韩国史研究则要建立独立的韩国历史体系。(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共 5 页: 1 2 3 4 5

   进入专题: 文化民族主义 中华文明圈 文化战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