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5日 09:59 来源:南方都市报
转眼间,当代知名法学家蔡定剑先生逝世已届两年。日前,“蔡定剑宪法学教育基金”的年度颁奖礼在北京举行,包括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中国法学会教授郭道晖、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在内的诸多学术界、法律界人士出席。昨日,亦有专题研讨会举行,各界人士共同追缅英年早逝的蔡定剑先生。
一位法律学者的辞世,引来悼念、缅怀如潮,对其人格与思想的追念延续至今,其生前与逝后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法学界,而扩散到整个社会,这着实不多见。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观点大可多元各异,但其对公共事务的热忱与忧虑,却独独不可或缺。蔡定剑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可贵的知识分子,他的言论与文字充满问题意识与实践色彩,他是一个坚忍不拔的建设者,亦是一个苦口婆心的布道者,他是一个执着的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有良知的务实改革者。2010年央视“感动中国”评选,将辞世不久的蔡定剑先生列入候选,称其为“一个多年前的官员,一个行事低调的学者,却用他的行动赢得了全社会的推崇与尊敬”。
蔡定剑教授的为文为人,其生前勤勉奔波,对国家法治进程满是热忱。他把法治理念运用到最普通的现实生活,为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而呼号、奔走,这个国家每有公共事件发生,都不会缺少蔡定剑先生理性、坚定的声音。从收容遣送到城管与小贩,从野蛮拆迁到反就业歧视,包括财政预算的公开、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而蔡先生的心愿,则正是让民主与法治、尊严与自由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的生活状态,并通过个案的示范与不懈的布道告诉人们,其实“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法治民主,这些看似宏大的词汇,事实上时时攸关每一个共和国公民的尊严与福祉,而依法治国的国家理想其核心意旨即在于,首先要依宪法治国,确保宪法精神得以贯彻,迫使权力得到强有力的规范和约束。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日前撰文所指的,民主、自由、平等、法治都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要约束好公共权力,国民的权利和自由才可能安全实现。而在蔡老师生前,无论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内,还是回归学术之后,其孜孜以求的一个国家发展与改革重心,便是人大制度的完善与再造,以及公民权利的伸张与保障。
时间到了今天,我们依然怀念蔡定剑先生,并愈发深刻地体会到他对法治民主的坚韧追求,实为这个时代最可宝贵的财富。逝者已矣,但逝者念兹在兹的未竟事业与梦想,仍旧是生者所应当且必须继续的跋涉。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最大“红利”,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其特别指出,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相辅相成,“推进改革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改革要尊重群众和基层首创精神。与此遥相呼应的是,蔡定剑教授生前亦撰文强调“每个人都是改革的缔造者”,主张发挥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公民的力量)参与改革,而其遗言更是直接点出了百余年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核心主题。可以预见,未来社会的演进与国家的发展,都确定无疑地指向了改革与法治这两个核心点,动摇不得,更无法阻挡。
当我们在谈论蔡定剑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经两年,越是在这样的时刻,便越无法忘怀英年早逝的蔡定剑先生所留给这个时代的思想遗产。有媒体曾引用英国诗人乔治·艾略特的诗歌抒发哀伤,“用他们不懈的坚持推动人们的思想,让我们加入那看不见的歌队,那些不朽的死者重又生还”。而今我们依旧怀着这样的希望,由追缅蔡定剑先生出发,为法治国家的建设寻回常识与力量,记取勇气与信念。
“走向法治是一次伟大的长征”,而“每个人都是改革的缔造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