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偉詩

由黃耀明牽頭的「文藝復興音樂節2012」在萬人「獨立起義」的歡呼聲中圓滿結束。周雲蓬、巴奈等中港台與明哥同場獻唱,從下午三時唱到晚上十時多,在香港已是馬拉松音樂會。香港觀眾對這種音樂會模式的認知,通常來自慈善賑災大匯演。今回的「文藝復興音樂節」背後隱伏着幾個關鍵詞:戶外、免費、自由和多元。

這幾個元素看似平平無奇,想深一層,其實是相當「唔香港」的。大部分香港人聽賞音樂的根是廣東歌,是令獨立音樂人有點「喵嘴」的CANTOPOP,睇騷文化更來自紅館。可是物換星移,不知不覺地胡士托的戶外、自由進出的音樂模式,成為世界大勢。戶外,縱是被動地受制於天時,卻是一種光天化日、自然開闊的舒坦狀態。放眼看去,赫然又與城市空間各種流動狀態並時而生。這邊廂,巴奈與周雲蓬跨刀合唱《美麗島》,聽眾掉進眼淚的河流,旁邊維多利亞港的貨船同在游移。人和天地合唱,成就一道人文風景。

戶外造就的一種奇妙、自由的文化氛圍,又可以野餐聊天喝喝小酒,正是戶內場地所不能比擬的。「文藝復興」另一個關鍵詞是免費,作為基金會插旗定調之作,它所實現的,恰恰是黃耀明和好些藝術工作者一直在說的「文化權利」——不論是玩音樂、談社會還是推廣平權精神,背後其實是文化權利和人權。

朋友笑說,「文藝復興」不是給人「聽音樂」的,象徵意義多於一切。既展示了「文藝復興」這個儼如概念股品牌的大中華視野和動員能力,以述行姿態公告天下它的自我定位,站在「主流與獨立之間偏向獨立多啲啲」。態度又是開放的,只要你願意來,他們就唱歌給你聽。在這個意義上,作為「文藝復興」的圍觀者,或者不介意充當臨記,完成這個在「文化權利」議題上的portfolio。

另一方面,「文藝復興」的多元,是與接力開唱的 Clockenflap和「自由野」互為對照的。如同香港獨立音樂的三塊拼圖,放射出不同的光譜排列。即使「文藝復興」很香港、珊妮公主還是很明星。在主流 CANTOPOP貌似傾頽的大勢下,2012年,西九第一塊獨立音樂拼圖、彷彿帶點小資情調的「文藝復興」——開動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