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岁末年初的几场风波作者:丁东
                 
  
岁末年初的几场风波

                   
     
丁东

岁末年初,文宣领域风波迭起,十分热闹。其一是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和女博士常艳的纠葛曝光。其二是《南方周末》的新年特刊遭到粗暴干预,激引起报社编辑记者的抗议和社会各界声援,继而又引起了《新京报》社长几乎辞职的事件。其三是《炎黄春秋》杂志网站被封,引起舆论批评后,很快起死回生,事态没有闹大。

十八大以后,新一届领导人上位,想先打亲民牌、作风牌、民生牌,无意在思想文化和新闻舆论方面重新洗牌。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陈旧的官员自己会弄出这样那样的怪事,让朝野各方不得不去面对。

编译局事件具有某种偶然性。女主角常艳本来不过是按照已经存在的潜规则,想通过金钱和肉体的交易,达到个人进京发展的目的。她未曾想到,衣俊卿官居副部级,权限也不是万能的。自己的付出未能如愿以偿,激愤之下,和盘托出了她和衣的全部交往细节,以及证明这些细节的海量短信。在官方极力掩饰一个月之后,衣俊卿终于被免职。人们从中看到的不光是一个高官和女下属之间的权色交易,更看到了中央主流意识形态机构的日常运作机制,看到了这些以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为职业的官僚机构成员真实的物欲追求、精神状态和道德风貌。他们一面高调鼓吹理论自信,一方干着蝇营狗苟的下作勾当。内幕曝光是偶然的,海市蜃楼的破灭是必然的。

《南方周末》的事端则是官员主动挑起的。本来,报社循着每年的通例,由评论员戴志勇撰写了一篇新年献词《中国梦,宪政梦》,从习近平不久前在纪念宪法颁布三十周年时的讲话出发,善意地表达改革愿景。但上峰硬是要干预报纸内容编排,导致《新年献词》被改得面目全非,头版甚至改出了严重的硬伤,留下了明显的知识差错。《南方周末》编辑部不堪其辱,公开要求以具有足够公信力的方式成立调查组,彻底调查新年特刊出版事故流程及原因,并公开发布调查报告;解禁和恢复所有因讨论此事被禁言的账号;请勿以任何形式、任何手段,打击和控制讨论、参与此事件的各界人士;并公布了2012年《南方周末》编辑部被改撤稿件共1034篇的真相。上级强迫以《南方周末》编辑部的名义在网上声明,失误与宣传部领导无关,而是编辑部自己的责任。此举进而引发全体编辑罢工抗议。这一事件,已经不是某个新闻工作者勇敢地挑战不良官员,而是一家报纸新闻工作者发出的群体维权诉求。媒体被中共宣传部门长期强奸,屈辱难忍,积蓄已经久的怒火集中爆发。这个勇敢的举动,不但得到本报老员工和实习生的实名支持,而且引起了各地新闻传媒专业在校大学生的声援,引起了知识界人士、法律界人士乃至儒家学者、演艺明星在内的国内各界人士的广泛声援。据说,广东省委新任书记胡春华介入僵局,承诺报社员工结束罢工,不搞秋后算账,报纸发稿今后不搞事前审查,事态逐步平息,该报已经恢复正常出版。

然而南方一波未平,北方一波又起。对于《南方周末》事件,北京的《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南方周末‘致读者’实在令人深思》的社评,为广东省委宣传部门辩解,批评抗议者是“瞎闯,损害中国前进的大局”。作为一家之言,不论高下,在众声喧哗中本无不可。然而这篇文章得到了某顶层要人的赞赏,于是下令媒体编辑、记者和员工不得继续在网络上发言支持《南方周末》的同时,各地媒体、网站必须以显著版面转发《环球时报》的社评。《新京报》不愿转载此文,宣传官员前往监督执行,发出狠话,不上版就封网封报,凡是不服的都要解职、解雇。社长戴自更只好提出口头辞职。一些编采人员闻讯表示,誓与《新京报》共存亡。戴社长辞职,他们也辞职。一些女编辑伤心地哭成一片。胳膊拧不过大腿,《新京报》延迟了一天,只好在20版右下角报导此文,但一反常态,未出现签版编辑的署名,曲折地传达了自己的无奈。而另一家被强求转载的《潇湘晨报》,则将《环球时报》社评安排在二版右半部,左半版配发“购除虫灭害服务、杀光为止”的广告,读者不难从中感受讽刺的意味。上海多家报纸则根本不转载。

强制转载《环球时报》的文章,让人联想起1965年底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点名批判吴晗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各地党报因不知此文系毛泽东授意,江青组织撰写,所以最初转载并不积极,即使转载,按语口径也不一致。学界多数人感到此文逻辑蛮横,结论霸道,更是不肯接受。但到文革当中,转载姚文是否积极,按语是否旗帜鲜明,竟成为判别各地党政要员对毛泽东是否拥护的标志。如今媒体的理念已经今非昔比。某些高官故伎重演,想让时光倒转,其结果只能是徒增笑柄,给执政者帮倒忙。

岁末年初接连发生的风波表明,中国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执政党仅仅承诺让老百姓收入翻番,不足以聚拢人心,维系统治。自由、民主、人权是世纪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已经进入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人,不光需要温饱小康,也需要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需要享有公民的尊严。民意汹涌,抗议之声对于珍惜乌纱帽的官员可能产生某种警示作用。如不肯告别学朝鲜、学古巴的旧路,走上遵守宪法、顺从民意的新路,起码也应减少对媒体的粗暴打压,否则将会不断地惹出事端,给政局增堵添乱。谓予不信,何妨拭目以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