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津珏

戲曲好看,也吵。

我發現在西九大戲棚看戲,基本上不會有管理人員禁止觀眾傾談或使用手機,只要台上聲音以壓倒性姿態展現,所有人都會安靜起來。

我坐在第一排位置聽噹噹噌噌的樂器,想起馬國明老師曾問為何大戲都以高音為主,可能是因為高音折射適合室外戲棚,又可能看戲的通常年紀大,撞聾。

一、二月份還有兩個關於聽的事:九龍城自發的「週街展」與「聲音掏腰包」策劃的「聽在」,兩者都有聲音藝術出現。什麼是聲音藝術?簡單說就是關於聆聽與聽的想像。「週街展」中陳上城把巴哈大提琴組曲結合九龍城招牌式飛機升降聲音成為作品「在天上」,我也用懷舊時喜歡觸摸舊照片的舉動,在卡式帶存放區內細碎聲音製成「磁帶攝影」。曾經九龍城活得相當瘋狂,飛機升降,把你所有生活上的聲音切成片段,電視、電話、說話,聲音被聲音淹沒,人又習以為常。

加拿大作曲家、教育家、環保分子 R. Murray Schafer在三十年前提出要關注「聲境」這個概念:世界像琴一樣,音色都需要調校。注意這裏說的並非刻板的噪音分貝限制,而是我們應該以社會文化脈絡着手,再次啟動聆聽的趣味。對 Schafer而言,飛機就是九龍城的「聲音地標」(Soundmark),消失了我們會懷念,但確實曾經擾民,這個曖昧的文化關係我們不能忽視,聲音也可以是文化保育重要一環。

Schafer 的思想與「聲音掏腰包」甚有淵源。創辦人楊陽喜愛讀Schafer,推廣「世界聆聽日」鼓勵聲音收集,邀請世界各地的聲音藝術家聚首於藝術節「聽在」——聲音裝置、即興音樂、田野錄音、聆聽工作坊。有時我們必須依賴藝術家介入,才能在習以為常的經驗面前,變得謙卑。面對John Cage 沒有聲音的作品《4’33”》,才會花四分鐘傾聽環境聲音;或看到Michael ThomasHill 在澳洲悉尼的作品《ForgottonSongs》,面對無數個空置鳥籠,想到消失的鳥,腦袋竟又會響起鳥聲。

推廣聲音藝術還是處於相當艱難的階段,楊陽說藝團Soundpocket 的中文譯名很好,好多時真的要自掏腰包。想起梁文道寫音樂著作《噪音太多》,倒覺得這個地方說話的人也很多,說與聽不能同時,在噪音面前我們才有所悟。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