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照興
因為已是第五部葉問電影,所以看到創作人已有了避開重複,自行分段來講葉問人生的默契。來到《葉問終極一戰》,說的當然是晚年的葉問。黃秋生飾的這個葉問,按歷史真實而言,總算是較接近葉問於香港的年紀及經歷。
葉問到香港已是五十七之高齡,肯定不是之前甄子丹或梁朝偉版本那形象。在減低了偶像英雄化處理之同時,邱禮濤/黃秋生版本的葉問最可觀的,其實是影片如何通過葉問來說香港那段故事。在沒有太強的故事設定下,這個葉問更多是作為一個早期香港新移民的生活點滴來呈現,至令此片更多似部香港歷史的小回顧。
首先是影片中大規模對香港舊街頭的重塑,一景一物,由廣告招牌到公仔書大牌檔,都迎合了近年香港特別流行的懷舊老照片風潮。葉問與徒弟們的生活小節反而成了主戲,碟頭飯、天台教學、朝行晚拆、制水、貪污、溫黛、城寨等,試圖重構一個逝去的香港。或者說是五、六十年代勞動香港人的部分生存狀況(起居空間而非工作處境)。葉問這角色,更大程度 上反映了 1949年後來港的新移民勞動階層,講他們如何在艱苦環境中求存,讓它其實更近似《危樓春曉》那種強調團結互助的群居式電影。
這焦點轉移,放在當下香港似乎有它出現的必然性。這猶如尋根的佈局,可說是今天香港社會多講本土意識,訴諸集體回憶的風氣使然。於是,《葉問終極一戰》可被記取的,可能並非它作為又一部葉問電影,反而是它作為今時今日在這敏感時刻試圖再現香港的嘗試。
可這嘗試不是十分寫實,如同它的裝飾置景一樣,是一組仿複,你看得出當中的假(那部慢速行駛不斷重複出現的藍色小巴!),但卻包含一種要自己塑造自我歷史的決心。像在說,如果沒有香港或葉問的這段歷史,我們會自行創製一段出來!
於是,《葉問終極一戰》更像是一部創作人印象尤深的那個香港,由早期粵語片的鄰里神話構成,到涼茶舖飛機欖。出現的街頭打鬥,甚至有點黃玉郎漫畫《小流氓》的味道。葉問在故事裏縮減了重要性,被放大的是香港感性。猶如一部文藝片的感性,但又因始終被冠上是終極一戰這聽來非動作不可的戲名,令它變得難以純粹,更多似是動作、懷舊、文藝、群居電影的拼湊。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