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刘柠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众账号:ohistory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时侵华日军犯下的惨绝人寰、骇人听闻的反人道罪行。从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屠城之日起,便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和严厉谴责,其后也始终不绝。如1938年2月11日,《大公报》社论《关于敌军纪律问题之本质》指出:
此次南京等处杀戮奸淫,是人类历史上可耻可悲的一页,而日本军阀的本质本是无限的侵略,而其侵略手段就是这样淫杀焚抢。全世界白人及一般有色人种,都要认定这是人类共同之大敌。赶紧全世界精神动员起来,以公论之权威,使日本善良人民觉悟,使残暴的军阀受到制裁。
但是,由于战时军部的新闻出版审查等原因,普通日本国民知道“南京事件” 已经是在太平洋战争之后,而多少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则要到战后。那么,日本人究竟是如何认识南京大屠杀问题的呢?本文并不讨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本身,而拟对日本社会和普通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杀历史认识的变化轨迹做一番大致的梳理,以期凸现这种变化背后社会思潮与国民心态的走势。
尼采尝言,历史不外乎分三种:纪念碑式的、古董式的和批判式的。他的意思是说,历史从来不断地在被人改写。现代史学者、日本大学教授秦郁彦据此认为,日国内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亦分三派:体制派、反体制派及“夹在两派中间的,试图以彻底的实证来进行研究的、被认为是‘古董式’的历史家”。 秦本人,就是这一派的代表性学者。虽然其观点,是比较典型的所谓“自由主义史观”,不无把历史相对化的危险。但从本质上说,任何历史归根结底是一种历史叙事,日本国内的南京大屠杀争论史,确实是一部执政党与在野党(所谓“与野”之争)、保守与革新(所谓“保革”之争)的斗争史,无往不受制于冷战意识形态及中日关系的角力。
从战时到东京审判:不争论
众所周知,二战时的日本,由军部铺设了极其严苛的新闻出版检查网,密如裹尸布。对军人的暴行,其实政府和军部高层均曾获悉有关情报,是知情的。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的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被解职、撤换回国其实也与此有关。松井在回国前对部属训话时,难掩悲愤地说:“进入南京城时心情是自豪的,第二天的追悼会上,心情也还是自豪的,今天却是满腔悲愤。因为这五十天里发生了许多犯大忌的事件。这些事件大大损毁了阵亡将士的功勋,我们何以面对英灵们。” 对所发生的一切,显然一清二楚。但松井并未被进一步追究责任,连撤职的事实也未对国民公开——政府和军部顾及国际影响,封杀了有关“南京事件”的所有报道。
不仅如此。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决定接受《波茨坦宣言》精神,向盟军投降。因《宣言》宣称:“包括虐待我们俘虏的人,所有战犯必须受到严厉惩罚”,政府和军部意识到将会被追究战争责任,做出的第一个“自选动作”,就是销毁一切证据。据学者吉田裕在《战败前后公文的烧毁与藏匿》 中回忆:
从陆海军中央机关、政府各省厅,到市町村公所,都被命令烧毁与军事有关的文件。最彻底的是陆军,参谋本部总务课长及陆军高级副官,均向所有陆军部队下达了烧毁机密文件档案的命令。宪兵司令部在8月14、15日两天,直到8月20日,向各宪兵队下达了烧毁秘密文件档案的指示,烧毁工作安排得极其周密。军部向各报社施加压力,要求烧毁与战争相关的所有文字和照片。
首当其冲的,是与“南京事件”有关的文档。据历史学者、宇都宫大学教授笠原十九司说,他在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曾亲眼看到只剩下封面的记录南京屠杀的文书,“里面有关内容部分均被烧毁或隐藏了”。这也给后来的复原事件原貌,尤其是死亡人数调查工作带来了巨大障碍。而最直接的损失,便是在东京审判上,因缺乏公文档案和私人战地日记等一手资料,对“南京事件”的司法审理不得不依赖受害者的证言和书面材料,其中不免掺杂个人的主观性夸张成分,客观上也留下了日后南京大屠杀否定论的隐患,从而构成了一部分日本人在思想意识上接受否定论的主要成因。
但另一方面,这种状况也有对日方不利的一面。由于军部首脑和政府领导人被推上被告席,如果出庭作证者是日本人话,无疑会被贴上“利敌、叛徒”、“出卖自己人”等标签。因此,日人即使被迫出庭,也多证明没发生过大规模杀戮,即所谓的“南京大屠杀”,松井等被告均不在现场、无责任等。除此之外,日方便拿不出任何可资轻减“南京事件”惨烈程度的有效证据。其结果,东京审判便基本以中方受害者单方面的证词、证据为主体来认定事实,并直接反映到判决书中。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条例》(1946年1月,由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公布)和直接证据法,东京审判对日本战犯的指控主要有三项罪名:反和平罪、一般战争罪和反人道罪。就南京大屠杀而言(所谓“南京暴虐事件”),则被认为适用于后两者:一般战争罪,是指违反中日两国都加盟的国际《海牙陆战法规》,是对命令屠杀俘虏、投降军人和普通市民及不履行阻止义务(不作为)者的责任追究;反人道罪则是对杀害非战斗人员罪行的追究,依据是此前审判纳粹德国战犯的《纽伦堡审判条例》。在整个东京审判过程中,出庭证人共四十余位,其中四分之一是为“南京事件”受法庭传唤的,足见公诉方对“南京暴虐事件”的重视程度。
在东京审判上,被公诉方指控、当为“南京暴虐事件”承担责任的甲级战犯嫌疑者有三人:松井石根、广田弘毅(前首相)和武藤章(前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最终被判有罪、处以绞刑的是松井石根和广田弘毅,武藤章被认定无罪。最大的焦点是遇难者人数的认定。与此同时,在南京审判(中国国民政府战犯军事法庭)上,作为乙丙级战犯被告,谷寿夫(前第六师团长)、田中军吉(前第六师团中队长)和向井敏明、野田毅(二人均为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九连队尉官)四人被判决有罪,并执行了死刑。而为南京审判的公诉方所认定的——“至少有30万人,在南京被日军部队集体屠杀,或一个一个地被惨杀”——无疑构成了东京审判上对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认定的主要依据。虽然在东京审判中,中国检察官也曾提出过“43万”的数字,但法庭最终采信的数字是“20万以上”。而涉及松井石根个人的反人道罪行,则认定为“10万余人被杀害”、“数千名妇女被强奸”。
在海量的受害者证词、证据面前,东京审判军事法庭认定“大屠杀”的事实几乎没有任何困难,连一向质疑东京审判的法理依据(所谓“事后法”),主张被告个人无罪,并为自己的主张写下25万言书(《帕尔判决书》,共1235页)的印度代表拉达比诺德•帕尔法官也不否认屠杀的事实,争议只在于“事件”的规模大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辩方立论是所谓“20万人口说”:即日军占领南京前,南京市人口是20万人。如果没全部杀光的话,就等于没有屠杀20万——这也成了日后大屠杀否定派的主要依据。
但是,东京审判毕竟是由美国占领军主导的政治审判,日本纵然在一些技术层面问题上,持不同的认识、主张,在法庭上抗辩,但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性质与事实本身,是接受了法庭判决结果的。况且,争论也要有争论的实力。而处于被占领状态的日本,就算骨子里真的抱有不同看法的话,想要争出个所以然来也难。可另一方面,对美国来说,原本想把东京审判作为对“日本人再教育”计划的一环,以推进对日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造。但甫一开庭,铁幕骤然落下,冷战急剧升温,日本作为东亚的“桥头堡”,地缘战略上的重要性再次凸显。于是,彻底追究战争责任的热情让位于应对冷战的现实考量——日本的重新武装和反共国家化成为当务之急,美国从最初的踌躇满志到后来的首鼠两端,其“华丽转身”不可谓不快。而这种政策转型的结果,便是原本考虑用于“再教育”之道具的、包括“南京事件”在内的东京审判的史料、档案迟迟不予公开,至今仍未能进入公共传媒视野。这恐怕是南京大屠杀未能成为日本的“国民记忆”,进而转化为日后“否定论”、“幻影论”酝酿、发酵的社会心理基础的一个重要成因。
但不争论归不争论,彼时,“否定论”既未成形,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叙事和文学表现尚未成为禁忌。战时,作家石川达三因小说《活着的士兵》“记述了皇军士兵对非战斗人员的杀戮、掠夺及军纪散漫的状况,扰乱了安宁秩序”,遭到军部处罚,连载被迫中止。但甫一“终战”,1945年底,便由河出书房出版,发行5万册,大畅其销;东京审判前后,还出版过有关日、美外交官的回忆录(如石射猪太郎的《外交官的一生》、约瑟夫•格鲁的《使日十年》等),均记录了“南京事件”;50年代,作家三岛由纪夫写过以“南京事件”为主题的短篇小说《牡丹》(发表于《文艺》1955年7月号),堀田善卫写过同样题材的小说《时间》(新潮社,1955年)。就是说,在彼时的新闻出版界,报道、表现“南京事件”,并不是禁忌。不仅不是禁忌,而且是一种政治正确。状况为之一变是在1955年之后。
从“55年体制”到60年代:封杀与斗争
1955年,是日本当代史的分水岭。2月,在众议院总选举中,社会党左派大幅跃升,人气鼎盛;10月,一度处于分裂状态的社会党左右派走向联合,成为在国会中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为对抗社会党所主导的左翼“革新”势力的急速抬头,11月,两个保守政党自由党和民主党实现“保守合同”,合并结成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至此,出现自民党坐庄、社会党成最大在野党的构图并一直维系到“泡沫经济”崩溃——此乃“55年体制”的由来。
这一时期,是日本经济的高度增长期。在“55年体制”的庇护下,以自民党右翼为代表的“中道保守”路线畅行无阻,经济增长制造了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冷战“桥头堡”的地缘战略定位给主流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打上了“反共、保守”的标签。
这种气候带来的头一个变化,反映在教科书问题上。战后,日本汲取战前的教训,制定了民主主义价值取向的《教育基本法》。从1949年开始,把教科书的编纂工作交给了民间。虽然仍存在教科书审定制度,但审查的对象主要不是内容,而是书中的错别字等编辑错误和数据错误。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意识形态日益保守化。1955年以前,无论是民间出版社发行的初高中历史教科书,还是文部省发行的《日本历史》课本中,都有关于“南京暴行事件”的记载。但是,1955年,当时的民主党开始攻击历史教科书的“偏向”;翌年,文部省内出台了所谓“教科书调查官制度”,公然干预内容和相关表达的“尺度”,如把参加朝鲜“三•一”运动的活动分子定位为“暴徒”,“侵略”改为“进入”、“进出”等,乃至多数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对“南京事件”的记述只能停留于所谓“南京攻略”的表达,对屠杀、强奸等暴行完全不能涉及(如大阪书籍1955年版、东京书籍1964年版等),被当时的左派“革新”舆论斥为“文部省史观”,史称第一次教科书问题。
1962年,历史学者、东京教育大学教授家永三郎主编的历史教科书《新日本史》(三省堂版)因在对“南京事件”的表述上使用了“南京大屠杀”(Atrocity)的措辞,被认为“对战争的表现过于阴暗”,而未能通过文部省当年度的审定。虽然后经过修改,通过了翌年度的审定,但家永以“因文部大臣的措施,使个人遭受了精神上的损害”为由把文部省告上法庭,要求国家赔偿,展开了个人对国家的旷日持久的诉讼拉锯战。
整个60年代,包括家永三郎在内的一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与国家权力和主流意识形态展开了韧性的斗争。虽然整体氛围比较压抑,但仍可见筚路蓝缕的努力和艰难的推进。如权威的《亚洲历史事典》(十卷本,平凡社,1961年),在“南京事件”的词条下,有多达7行的描述;《每日新闻》记者五岛广作的《南京作战的真相》(东京情报社,1966年),历史学者、早稻田大学教授洞富雄的《近代战史之谜》(人物往来社,1967年)等著作,均对“南京事件”公然冠以“南京大屠杀”的称谓,对那段历史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述。
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使日本恢复了自信,战争历史记忆逐渐淡化,一些右翼学者在保守意识形态的驱动下,开始否定东京审判,如林房雄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正•续)(番町书房,1964、1965年),斗争日益表面化。
70年代:左右对决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闪电访问北京。中美的急速接近,被日本当成“越顶外交”,深受刺激,遂奋起直追,后来居上,于当年9月率先与中国建交。在《中日联合声明》中,中方明言“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而日本方面则“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终于两国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不正常状态”,化干戈为玉帛。随着对华经贸、文化往来的频仍化,战争责任问题再度浮出舆论“水面”,成为知识界热议的焦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左派舆论重镇《朝日新闻》记者本多胜一赴中国内地采访。调查报告先在报纸上连载,后结集出版,即《中国之旅》(朝日新闻出版社,1972年)。这部赫赫有名的非虚构作品,以冷峻的新闻专业主义笔法,曝光了日军在中国大陆犯下的累累罪行:平顶山事件、活体细菌实验、鞍山菱镁矿的万人坑、强虏劳工、三光政策,等等;关于“南京事件”,记者用两天的时间采访了四位受害者,听他们讲述当时的惨状……如此活生生的新闻调查,令沉浸于战后消费主义文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读者心灵受到巨大冲击。接下来,本多胜一又连续推出了两部“南京事件”题材的著作,进一步揭露日本的国家犯罪,带动了一个新闻出版界的“南京热”。一时间,主流媒体和坊间出现了许多标题或书名中带有“南京大屠杀”的报道和书籍,十分醒目、刺激,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但与此同时,南京大屠杀否定论也日益升温。本多胜一的《中国之旅》出版后,因其中记述了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在南京的“百人斩”竞赛,一位名叫铃木明的右翼作家写了一本书《“南京大屠杀”的幻影》(文艺春秋社,1973年),公然为这两位在南京审判中作为乙丙级战犯被处刑的杀人凶手鸣冤叫屈,声称以所谓“百人斩”为象征的“南京大屠杀”本身即为“幻影”,是彻头彻尾的虚构。书甫一出版,颇有市场,居然获得了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第四届)。后来,还怂恿两位战犯的后代兴起了一场名誉权诉讼的闹剧。其目的,一是颠覆战后美国主导的自由民主主义价值,二是试图让民众对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后出现的、要求检证日本侵略及加害历史的动向产生抵触和反感。因右翼也有自己的政治势力和舆论阵地,其理论主张也能得到有效的放大、传播,曾几何时还吞吞吐吐、半遮半掩的“否定论”开始坐大,且日益体系化。至此,自由主义和右翼保守两种截然对立的思潮展开正面对决,彼此动静都不小。
这种对峙局面,胜负姑且不论,其所带来的一个客观正面效果,是对“南京事件”的“脱敏”:从70年代初开始,“南京事件”逐渐溢出政界和历史学界的场域,成为日本民众广为知晓的事实和大众传媒上公开讨论的话题。中小学教科书的记述已不在话下,“南京大屠杀”的特定称谓也不复是禁忌,常见诸于各种学术刊物和公共媒体,成为与“南京事件”并行混用的历史名词。
80年代:“南京大屠杀”大论战
80年代,总体上,是中日关系的“蜜月”期,但同时也出现了教科书问题、日本政要靖国参拜等政治波折。尤其是80年代初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发展成两国间的外交事件,反而刺激了中国沉睡已久的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苏醒。1985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全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邓小平亲笔题词)竣工落成,“遇难者300000”——以中日英三种文字刻在纪念墙上。围绕大屠杀和死亡人数问题,日本社会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论战。
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即如本文开头所介绍过的——历史学者秦郁彦话语中的所谓“体制派”、“反体制派”及“夹在两派中间的,试图以彻底的实证来进行研究的‘古董式’的历史家”。用比较通俗的表述的话,则是“虐杀派”(“反体制派”)、“中间派”(“古董派”)和“否定派”(“体制派”)。
“虐杀派”亦称“大屠杀派”,主要代表学者有笠原十九司、本多胜一、家永三郎、洞富雄等,清一色是日本“反体制派”学者。在死亡人数认定上,这派学者基本上接受或接近中方的观点:如笠原十九司认为,“洞富雄的‘有不低于20万人的中国军民成为牺牲’的推测是最有说服力的”;本多胜一是职业记者,干脆表明“作为新闻记者,正确传达中方的主张是我的任务”。“中间派”亦称“中屠杀派”或“过少评价派”,主要代表学者有秦郁彦、板仓由明。这派不是“反体制派”学者,但并不否认屠杀的事实(用秦的话说:“即使死亡4万人,那也是正经的屠杀。”),但主张以实证的方法评价历史事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他们认为死亡人数在1.3万人(板仓)和4.2万人(秦)之间。“否定派”多系日本的“体制派”学者,代表极端保守的一极,包括铃木明、田中正明、渡部升一等人,上述的“幻影派”,也是这一派的代名词。他们不承认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认为是中方“白发三千丈”式的“文学夸张”、“政治宣传”,是“中美的圈套”,是“幻影”、“虚构”。这派的特点是矢口否认,但不轻易涉及数字。公开辩论的场合,在被逼急了的情况下,有时不得不吐口“譬如杀了3000到6000人”。于是,被反对派抓住——“那难道不是屠杀吗?”因此,他们尽可能规避在逻辑上被人诘问的风险,只“定性”(否定),不“定量”(涉及具体人数)。
这场大论战,最终以“虐杀派”(也包括“中间派”)的胜利、“否定派”的失败而告终。今天,虽然在具体数字上仍然存在分歧,但至少有从数万到10万以上的中国人遭到了日军的杀害——已经成为日本学界和传媒界的主流观点。各大出版社出版了多种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其中绝大多数,是“虐杀派”学者的编纂。在各类历史教科书中,“南京大屠杀”的记述已不是问题。相反,不记述和否认才是问题。应该说,经过80年代的大论战后形成的主流社会看法,带有很强的共识性,已不大容易被颠覆。
90年代以降:逆流难转大趋势
进入90年代,“平成”改元、“泡沫经济”崩溃、“55年体制”终结、中国崛起……日本的国内环境和地缘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人的焦虑感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围绕南京大屠杀问题,又发生过一些逆流、回潮:诸如保守派政治团体“历史检讨委员会”出台《大东亚战争的总结》(展转社,1995年)一书,为侵略历史翻案;阻挠中国电影《南京1937》(吴子牛导演,1995年)在日上映事件;新一轮教科书问题(1997年);右翼分子冲击出版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出版社青木书店(1999年),等等,但主流社会的立场并未动摇。
不仅如此,一些旷日持久的、标志性诉讼案例纷纷审结,无不以“虐杀派”胜诉、“否定派”败诉为结局,如家永三郎诉文部省案、“百人斩”竞赛两军官后代诉本多胜一案、冒牌受害者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女士案,等等。笠原十九司据此认为,“这足以证明南京事件争论在司法界也已结束”。
今天,在日本的主流媒体上,已难以见到公然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言论。教科书的编写制度相对“自由化”,会有不同政治立场的学者主持编纂,但过于保守的内容也很难通过审查。退一步说,即使通过审查,也难以得到市场(学校)的认可。如2000年4月,由成色保守的“编撰会”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提交文部科学省审查,但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述上未通过审查,被打回修改。修改后的内容虽然仍比较暧昧,却勉强通过了审查。可2002年4月新学年开始时,在中学教育现场,“编撰会”版历史教科书的预订数仅有区区521册,采用率只有0.039%。而同一时期,立场相对温和、持论公允的“东京书籍”版教科书的采用率高达51.2%。随着政治上的风吹草动,今后也不排除会有新的逆流和回潮,但基本可以断言,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认识和表述上出现大幅后退的可能性并不大。
笠原十九司认为:“在历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南京事件争论已经结束了。然而,要求尊重这个结果并寻求在政治上也给予了断的意见,一直遭到自民党政府和保守派政治家的反对。” 因此,南京大屠杀与其说是历史问题,毋宁说是一个政治问题。双方为在该问题上不再出现大的摩擦计,也应该力求避免中日关系的颠簸。
最后,还应该强调的一点是,随着中日两国民主化程度和文明程度的接近,在南京大屠杀历史问题上的分歧还可望进一步弥合。但中日两国毕竟制度、文化不同,有意识形态的差异和被害者与加害者的立场反差,强求历史观的一致是不现实的。比较明智的做法是“求大同,存小异”,即在大的原则框架下,谋求历史细节的真实和数据的接近,勿强加于人。著名历史学者、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孙宅巍指出,切忌在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上陷入“三个误区”:即永远不变的数字、更加精确的数字和更多的数字。他认为,只要承认日军在南京实施了范围广泛的残暴行为的事实,关于死者数量的问题可留待今后探讨,“只要承认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进行了疯狂的屠杀这个事实,就可以对南京的中国死者数量这样的敏感问题进行讨论”。 笔者以为,孙先生的话确不失为中肯的建设性意见。
东方历史公益淘宝店:http://shop.gohistor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