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1997_5l0FJ_600x0

到超市購物。山地媽一家比較奄尖怕死,強國食品事故鑊鑊新鮮鑊鑊甘,為顧及家中老幼健康,能買來路貨的話都盡量不光顧強國食品。

話說想炮製意粉醬,要買松子仁。超市貨架上的果仁來自世界各地,松子仁卻只得一款,標籤寫著:「本產品來自下列國家其一:中國/美國/巴基斯坦。」

大佬,這樣說了跟沒說有甚麼分別?

嬰兒奶粉寫「本產品來自荷蘭…或中國」,誰敢買?

雞蛋寫「本產品來自美國…或中國」,誰敢買?

伏特加烈酒寫「本產品來自芬蘭…或中國」,誰敢買?

如此類推。強國貨就是強國貨,美國貨就是美國貨,工廠包裝時不知道東西來歷麼?為甚麼要玩這種文字遊戲取巧?

街坊也發現類似情況。超市有些 蔬菜是獨立包裝,多數有標籤註明產地,有時卻寫令人耐人尋味的「入口」二字。香港以外生產的東西都是「入口」,歐洲空運抵港的叫「入口」,日本福島種出來的又叫「入口」,強國貨也可以叫「入口」。又是那句,寫了跟沒寫有甚麼分別?

區區一包松子仁,就算是Made in China,應該不會食死人。不過實在看不過眼這種不老實的行為,亦不想助長這種標籤手法,乾脆不買,以示杯葛。

最後買了美國腰果取代松子仁,調出來的意粉醬一樣美味無窮。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