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一件小事,小到我不觉得有什么记录的价值。但是因为事件中我遭遇了不少莫名的指控,还是决定在这里做一个完整的梳理,方便大家了解和判断。
一、事件主要人物
我,方可成,2004年-2008年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本科,2008年-2010年继续在同一学院读硕士,现在在美国读博士。
杨伯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北大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北大新媒体,北大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室官方账号。
我在北大就读期间,并没有上过杨老师的课。不过同在一个学院,总是有所接触,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如今我能回想起来的至少包括三次:
1. 2009年夏天,北大新闻学院一个小型研究团队赴总部位于海南的天涯和凯迪论坛调研,我和杨老师都是团队成员。
2. 2009年秋天,我担任“新闻采访与写作II”课程助教。课程的期末作业是分组采访学院老师写人物稿件,最后编纂为一个小册子。作为助教,我参与帮忙拟定提纲、修改成稿等。最后小册子顺利印刷,内部传阅,其中包括两位同学采访杨老师的文章《杨伯溆:大学者的温暖情怀》。
3. 2011年5月,由杨伯溆、徐泓(我的导师)主编的《平台魅力与舞台诱惑——中国互联网传播中的行动者》一书出版,其中收入了我的论文《从法定权利到现实权利》。当然,具体与我联系组稿的是杨老师的学生,我和他本人的直接交流很少。
二、前传
2013年9月4日15点01分,爱范儿的@陈一斌_ifanr 发了一条微博:
其实,引用别人的文章,标记个来源,再 @ 人一下。这一点都不难吧? @北大新媒体
随后,他在这条微博下的评论中@我:
@方可成 话说,这不太像你学弟学妹应有的素质。
我和陈一斌素未谋面,只是在微博上互相关注而已。看到他的微博后,我在评论中@了北大新媒体和杨老师:
@杨伯溆 老师,@北大新媒体 要注意著作权呀。
无回应,此事至此结束。
后来又偶尔听在知乎等网站的一些朋友说起他们的内容曾被@北大新媒体未经授权使用,但我本人再也没有和北大新媒体及杨老师有过接触,也没有@过他们。
三、事件起源
2012年初,我创建的“政见CNPolitics”团队推出了信息图《中国的左派和右派》,我是作者之一。
2014年5月10日18点07分,@北大新媒体发布了一条微博:
#研究分享#【中国网民的左与右】研究发现,中国网民政治立场上总体偏右,左派为少数。男性较女性而言更偏向激进右;年龄越大立场越右倾;收入水平越高愈右倾。党员身份对左右立场有一定影响,但教育水平与立场无明显相关性。大学生是网民中政治立场最中庸的群体。《二十一世纪》http://t.cn/8sDEyA3
该微博配图正是我们的那张《中国的左派和右派》,但最下面的版权信息被完全裁掉了,微博和链接指向的北大新媒体网站中均未提供政见团队及作者的信息。
互联网上的版权体系中,常用的是Creative Commons(知识共享)协议。“政见CNPolitics”采用的是CC“署名-非商业使用-禁止演绎”协议(政见的版权声明)。具体而言:
署名--必须按照如下方式对内容进行署名:保留作者姓名,标注信息源为“政见 CNPolitics.org”,并附上内容所在页面的网址。
个人非商业使用--不得将本网站的内容用于商业目的;任何媒体(包括但不限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非个人性质的网站、博客、微博或微信公号)欲转载本站内容,须提前获取授权。
禁止演绎--不得修改、转换或者以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
可以看到,@北大新媒体作为机构官方微博,在使用这张图时既没有提前申请授权,又没有正确署名,已经构成侵权。
顺便说一句,从该微博下面的评论可以看出,这张图虽然是“配图”,但它吸引了不少讨论和转发。
四、事件发展
我没有关注@北大新媒体,因此并不知道他们发了这条微博。但是从5月11号开始,陆续有网友@我及政见CNPolitics官方账号,反映这张图被侵权使用了——
@如歌行板之:@政见CNPolitics 得到了你们的授权吗?这图太像你们做的那幅图了。
@卡尔郭:@政见CNPolitics 有人偷图 (5月11日 17:28)
@北大新媒体做出了如下回复:
回复@卡尔郭:您好!首先,感谢您关注北大新媒体。关于您说的“偷图”一事,我们的解释如下:该图片源于网络,当初在使用时,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考虑,图片中已经注明了来源地址,所以并不存在“偷图”一说。 (5月12日 14:07)
@卡尔郭回复:
卡尔郭:回复@北大新媒体:唔,你们都已经是N转手啦,原作者@政见CNPolitics 团队@方可成 ,最早发表在 http://t.cn/zOUTmNE ,微博见 http://weibo.com/2499096521/y6QSngaQr ; (5月12日 14:17)
仔细看@北大新媒体发的这张图可以发现,在最下方的确有一行极小字体的网页链接:http://365jia.cn/news/2013-05-05/2AE945BE416CA3AD.html 这是一个叫万家资讯的网站,该网站违规转载了政见的这张图,然后@北大新媒体从它们那里转载过来,给出的是它们的链接。
@北大新媒体这样做就避免了侵权吗?当然不是。从法律上说,任何媒体或机构只要是未经政见团队授权的使用了政见的内容,无论是故意还是无心,无论是经过几次转手,都构成侵权。从实操上说,查证这张图的来源并不难,无论是用搜索引擎的图片搜索功能,还是直接搜索信息图标题,都很容易找到原始出处——其实这些搜索技能都不需要掌握,直接看一下这张图,在几个部分间隔线的地方,都能看到清晰的”政见CNPolitics.org“字样。
想起一年前的经历,以及从朋友那里听说的类似情况(私信沟通的艰难甚至无效),我便做了评论并转发:
北大新闻学院的师弟师妹们,你们不知道这张图的原始来源,这没什么,但别人都指出了这张图的原出处,你们还坚称自己不存在“偷图”一说,这就太说不过去了。@杨伯溆 @徐泓xh (5月12日 14:53)
很快,得到了@杨伯溆的回应:
@方可成 据我所知,北大新媒体的运营人员既不是你的师弟也不是你的师妹。本人和你也没半点关系,请你以后不要再@我 。(5月12日 15:15)
这条微博,完全没有回应侵权一事,反倒是冒出了两句莫名奇妙的评论。其实,@北大新媒体的运营人员就是杨老师的学生,和我虽非同一师门,说是师弟师妹恐怕也并非不合理。其次,从我上面提及的人物信息里可以看到,说我们“没有半点关系”恐怕也不属实。另外,即便真的“没半点关系”,我作为作者向该侵权机构的负责人讨个说法,恐怕也并不过分。
作为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我看到这条微博之后自然是感觉血往头顶上涌。但是,我还是稍稍冷静了一下再发言,并且尽力采取了平和的措辞,行使自己早已声明的权利:
我是图解左右派的作者之一,这张图是我创建的政见团队的作品。很高兴@北大新媒体 发文时注意了来源问题,但遗憾的是你们的来源并非原始出处,作者署名也不见了,图也被截掉了一半。理解你们可能一开始没搜到原始出处,在此提供给你们:http://t.cn/zOUTmNE 请你们更改来源,给出链接,注明作者,谢谢 (5月12日 16:01)
我在美国,发完这条微博已经半夜三点,第二天还要工作,不得不去睡了。联想到“前传”部分提到的那段无果经历,我在17分钟后补充转发了一条:
@北大新媒体 是个大号,收到的at非常多,为了不让他们漏看这条消息,请大家帮忙转发at一下他们吧,谢谢!(5月12日 16:18)
后来,杨老师及@北大新媒体的同学们指责我这条微博是在“煽动”、“挑事”。按照这种逻辑,恐怕在微博后面加一条“觉得喜欢的请转发”也是在“煽动”了。我的动机很简单:at多了,@北大新媒体就不太可能像上一次那样装聋作哑。我从来不想扩大事态。其实,即便我真的是想扩大事态,也是作为作者维权的一种方式策略选择而已——我并非只能私下里小心翼翼低声下气地请求@北大新媒体停止侵权,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申张自己的权利,何过之有?
发完这条微博,我就去睡觉了。第二天醒来,本来期待看到@北大新媒体更改来源、给出链接和作者姓名,但很遗憾的是,他们非但没有停止侵权,反而开始了对我的攻击,以下仅列举其中两条:
@找不着我吧哈哈:借助大号炒作自己,这件事您也不是第一次干了吧?何必要让人把您一眼看穿呢?借助自己的校友和老师,来获得您想要的利益,还真不是一种好做法啊! (5月12日 17:02)
@喜欢你没道理啦啦:真是够了,您就歇歇吧,明显炒作,小人行为 [鄙视] (5月12日 21:29)
而杨老师本人的发言则包括:
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已不是第一次干这种煽动攻击北大新媒体的事儿了 (5月13日 06:33)
其后的事情,大抵就演化为无休止的争论和攻击了。包括杨老师本人的一些发言也令人咂舌,在此就不提供截图了。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颇为高质量的总结和评论,比如@没有羊先生的《盗图背后的内在逻辑》,@冯自强.exe的《记一次令人咋舌的新媒体盗图事件》和续篇《@北大新媒体 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坑进去的》,@孙狒子的《一个有关知识产权的微博混战》。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支持我的朋友中有些我认识,还有很多我不认识。上述这些文章,完全是作者们自发写的,有的作者甚至在写了之后根本没有告诉我,我是辗转才听说的。这件事情从始至终,我没有主动联系过任何人参与发言和讨论。即便在群情激奋的政见团队内部,我们一直强调的也是理性、讲道理。我们也没有动用@政见CNPolitics官微参与讨论。
四、问答
以下集中回答一些对我的质疑。
问:@北大新媒体已经注意了版权问题,在图片上写了出处网址。
答:如前所述,该出处网址并非政见的网址。在使用这张图片时,无论@北大新媒体是故意还是无心,是直接从政见网站下载还是从其他网站获取,只要没有获得授权、没有正确署名,就已构成侵权。更何况,找这张图片的出处一点都不难,即便不会使用图片搜索(虽然对于研究运营新媒体的人来说,如果不会使用,会令人咂舌),原图上也本来就注明了政见的名字。在我明确声明后,@北大新媒体理应立即停止侵权。
问:你为什么一定要公开处理这件事情,at杨老师?不能私信沟通吗?
答:如前所述,我本人及我的朋友都有过与@北大新媒体不甚愉快乃至完全不成功的沟通经历,采用公开的方式带有某种舆论压力的考虑。在这里再强调一遍:无论是私下还是公开,都是作为作者申张权利的方式,我可以选择私信,也可以选择公开。
问:北大新媒体起码是你的母校、母院的机构啊,杨老师是你昔日的师长啊!
答:吾爱吾校,吾爱吾院,吾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更何况,我是被侵权人。以当事人的身份指出侵权机构的错误,有何不妥?
问:你们那张图被好多地方侵权使用了,干嘛光盯着北大新媒体不放?
答:首先,政见团队以及我个人始终在努力维权。我们之前与不少网站、微博、微信公号都打过交道,并且基本都取得了比较完满的解决。我们并没有只盯着北大新媒体一家。其次,无论被侵权人选择哪一位侵权人申明著作权,都是被侵权人的权利。再次,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爱之深责之切,我实在不希望北大新闻学院的一个机构做出这样的事情。
问:看了一下你的这张图的完整版,发现“参考资料”部分注明引用了杨老师的一篇文章,你经过杨老师允许了吗?
答:此“引用”非彼“使用”。制作这张信息图是建立在对许多资料的消化加工基础之上,在制作过程中,我确实学习参考了杨老师的一篇文章,并且主动列入了参考资料,如同学术论文引用其他文章无需征询作者允许(除非作者声明禁止引用)。而且,这张图中没有直接使用该文任何字句。
问:有一些微博账号说你“疯狂煽动”、“人身攻击”,这样做不对吧?
答:这完全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中伤。你可以到微博上看我在此次事件中的所有发言,是否有“疯狂煽动”、“人身攻击”?顺便说一句,迄今为止我既未删帖,也未拉黑任何人。
问:还有一些微博账号说你“躲在幕后”,“雇佣打手”。
答:如前所述,这件事情从始至终,我没有主动联系过任何人参与发言和讨论。看到一些朋友主动为我说话,以至于陷入争吵中,我反倒感觉愧疚,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实在不值得让他们花费时间和口舌,更不值得让他们动气。
问:还有一些微博账号宣称你之前做过一些“丑事”……
答:这种造谣抹黑是已经被用滥了的伎俩。如果对我个人的攻击持续升级,我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行动的权利。
问:有支持你的人爆粗。
答:我不赞成在讨论中说脏话,但我无权也无法干涉他人的自主发言。我相信稍稍围观一下这次的微博,就可以发现谁在讲理,谁在蛮不讲理。
问:杨老师说你“醉翁之意不在酒,已不是第一次干这种煽动攻击北大新媒体的事儿了”。
答:我能想起来的之前的案例,只有我在“前传”部分提到的那次。欢迎举报我“煽动攻击北大新媒体”的案例。至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更让我摸不着头脑了,很像讨教下:我的阴谋究竟是什么?
问:这事你就一点没错?
答:作者以合理的方式申张自己的权利,当然没有错。但我承认自己在事件开始时的处理方式上略有不妥。具体来说,我同意@孙狒子对我的批评:
其实此时方可成可以把握第二个机会。应有所谓师兄气度。毕竟可以说两者现在不是处于一个意识level上。直接说你还说没偷?攻击性很强,这个偷字也略有些凶猛。师兄应该有个导引样子,孩子们做得不好,平心解释一下,普法一下,更好不是么。就像他在自己微博里提到的几点要求,说清楚怎么做就很好,长远看他们也会感谢你的。何必一副咄咄逼人样子呀。
虽说人总是有七情六欲,不可能总是在社交媒体上以非常成熟的方式发言,但我完全接受这一批评意见,并在今后不断改进。
问:事至如今,你到底想怎样?
答:很简单,北大新媒体停止侵权行为。这真的是一件小事,居然能持续三四天,在我看来已经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版权声明】允许任何个人、媒体、机构转载此文。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