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柴静的雾霾演讲视频为什么能创造出现象级传播记录?
答:前几天,前央视主持人柴静“自费”制作的一部关于雾霾新闻调查的演讲视频,在短时间之内,就创造出数以亿计的视频点击,并迅速在各社交APP上形成“刷屏”之势,引发了关于视频内容的尖锐争议。以至于使权力部门在两天后出手干预,遏止话题发酵。那么,为什么一则关于雾霾的视频能创造出如此现象级的传播记录呢?
从现象和经验的角度,雾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近年来席卷全国,乃至邻国的雾霾早已经广为人知;雾霾对人体的伤害也不是什么新发现,算得上是人尽皆知。对于这么一个既不是新发现,也没有什么新知识的新闻调查纪录片之所以能创造出现象级的传播记录,就在于此前“雾霾”一直是一个被严格限制讨论和传播的禁忌级议题。在柴静的视频传播之前试图引起人们关注或讨论的努力几乎都被权力部门扼杀的情况下,一个长期被限制的敏感公共议题突然被高调地广泛传播,这就能够使深受雾霾之害的大多数人能够借此机会将长期受到抑制的情绪、观点和感受释放出来。
在社会心理学里,这也被称为从众的释放效应(Liberating Effect of Conformity)。仅仅在6年前,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因为雾霾天气而戴口罩,竟然被官方媒体批评为“辱华”,使戴口罩的美国运动员不得不公开向中国“人民”道歉。最早在北京检测并发布空气质量和PM2.5数据的美国驻华使馆,也被官方认为是对中国的一种抹黑。前两年,北京雾霾严重的时,权力部门仍然打压对雾霾的批评以及限制对原因的探讨,倡导所谓的“正能量”;即便是去年的北京马拉松,在雾霾严重的情况下仍然照常举行,罔顾选手的健康。至于那些热心从事环境监测和污染揭发的环保志愿者者们,他们“从我做起”往往导致自己的锒铛入狱。正是因为数年来,一方面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另一方面对雾霾现象的反思、探讨和批评被严格限制,所以当柴静的雾霾视频一旦透过官方喉舌的协助下高调推出,就使那些被雾霾困扰数年之久而不能表达的压抑感受一时间被释放出来,通过观看、传播和讨论视频内容而体会到感同身受的共鸣。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并没有提供新资讯的视频能够得到近乎全民拥戴的原因。人们观看、传播和讨论,并不是观念上的更新,而是情绪上的宣泄和感受上的释放。柴静的演讲视频表达了他们数年来有切身感受却无法或不能自由表达的东西。这是柴静视频能够迅速扩散传播的主要和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如果当中国出现雾霾现象开始,权力部门就能够让社会各界自由地讨论、反思和批评,柴静的视频无论如何是不大可能得到广泛传播的。这就好比,你在一个班级里,和其他同学一样感受到老师的不公平,但老师的权力使大家都不能或不敢把心声表达出来。如果一旦有一个同学把对老师的批评表达出来而没有受到压制,那么,你和同学们可能就会七嘴八舌地附和批评。
不仅如此,柴静的雾霾演讲十分克制,并未探及雾霾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和政治因素,这就在传播过程中从不同的人群中反映出不同的评价。对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能够把他们有切身感受但又无法或不能自由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已经弥足珍贵,因此他们会积极地给柴静点赞,并且乐于在视频限定的话题框架(只触及部分表面的经济和技术原因)内热烈地讨论。而对另一些有更多思考的人群来说,柴静的雾霾演讲不过老生常谈,而且通过广泛传播将更本质的社会和政治因素“掩盖”,而归咎于表面的经济和技术因素,显然是一种避重就轻,甚至误导社会之嫌。他们更愿意在柴静视频的的讨论中“重置议题”来对雾霾的成因和背后的深层次因素进行有价值的探索。这就造成大多数民众的点赞与少数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s)的批评之间的分歧和冲突,使柴静的雾霾演讲视频成为一起充满争议的公共事件和公共议题。
这些因素的叠加,就造成柴静的雾霾演讲视频在短时间内创造出现象级的传播记录。而权力部门忙不迭地下令遏止话题发酵,无疑坐实了雾霾现象以及因何而起决非简单的经济和技术因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