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黄晓明早几天办婚礼,他就不会被编入青岛大虾的段子里——在38元大虾故事之后,有人终于“明白”,生于青岛的黄晓明为什么在上海办婚宴。
我引用这个笑话,没有调侃青岛的意思,而是想表达,现实太超乎人们的想象——吃完虾被告知38元一只,现实中的故事,远比小说精彩。这不,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一个非虚构作家。
我对文学没有太大的兴趣,之前也没关注过诺贝尔文学奖。包括莫言在内,每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都是无感的。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比较另类,获奖的是一个非虚构作家,出生于前苏联的调查记者,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这倒引起了我的兴趣,调查记者的作品,算是文学吗?于是,我简单搜索了一下,她的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是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前苏联现乌克兰境内的一场灾难。那场爆炸,导致的死亡,污染,撤离,疾病,至今影响还在。多数欧洲国家受到了影响,以至于苏联的“党中央”是从瑞典科学家的报告中得知了事情的严重性。
切尔诺贝利灾难的“模式”是这样的——事故发生后,当局反应迟钝,应对失措,试图掩盖,压制舆论,蒙蔽民众。事故实在无法掩盖之后,直到5月14日,戈尔巴乔夫才公开表达了事故的严重性:“核能脱离了人类的控制。”
那场灾难,让200多万人长期生活在恐惧和痛苦之中,整个事件暴露了貌似强大的苏联是多么的脆弱。戈尔巴乔夫后来在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时曾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可能成为5年之后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那场灾难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其前后的两个时代迥然不同。
此次获得诺奖的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花费数年时间,采访了遇难者家属和幸存者,写成了她的重要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记录了灾难之下的人们的愤怒、恐惧、坚韧。
我实在无法将这本书与文学关联起来。在我狭隘的认识里,文学,是虚构和想象。当然,我也相信,从这个角度上说,再伟大的想象力,都写不出人类在具有苏联特色的切尔诺贝利事故中的遭遇。
前些年,当我看到余华的小说《第七天》的时候,笑了。我能看出余华彻底失去了“想象力”,他竟然用新闻故事写小说,我能看出一个作家在面对现实的时候的“沮丧”。现实比小说精彩多了,文学向现实妥协,作家向现实投降,于是,诺贝尔经文学奖向现实的记录者致敬——诺贝尔文学奖家颁给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大概也有这个意味吧。
关于前苏联,我了解太少。1995年的时候,HBO曾经拍过一部小成本的电影《CITIZEN X》,公民X,。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超过15年了,但印象依然深刻。当时年轻,无法理解。前些日子,重新看了一遍,一下子又找到了具有苏联特色的灾难的感觉。
那部电影,讲述乌克兰一个性无能的男子,连续杀害妇女和儿童的故事。每当一个人失踪,当局首先想到的是掩盖,由于信息不公开,更多的妇女儿童不知道危险就在身边。嫌疑人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如果宣布他是罪犯,将会让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蒙羞,也会让国家蒙羞,因此,领导宣布他不可能是凶手。于是,这个人民教师,继续作案。直到若干年后苏联解体,人民教师终于被擒,这个时候,人们才直到,已经有超过50个妇女儿童被杀。当一具具尸体被挖出,你已经无法确认,那些人是死于变态杀手还是死于变态的体制。
整个电影,故事简单而沉闷,你可以看到,那个致力于破案的警察,不是在跟变态的罪犯做斗争,而是在跟变态的领导作斗争。这部电影,不排除HBO黑苏联的意识形态,但我相信电影的编剧如果没有真实故事做底稿,是想象不出那样的情节的。我注意到,电影的片头注明,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回到现实中来,我们也经常目睹一些我们超出我们想象的事情发生。比如,一个省长前一段还在报纸上论证“正家风是领导干部严以修身的必修课”,然后,没过多久,他被宣布涉嫌严重违纪……我有时候觉得,有些人做报纸是一件尴尬的事情,他们精心做出来的版面,似乎不堪重新翻阅,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让那些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作品“失色”——说不定,有一天,有些报纸,也可以获得诺奖。
这么说,似乎,大面积的诺贝尔文学奖正在向新闻工作者扑面而来。遗憾的是,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出于种种原因,把精力用于记录黄晓明们的婚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