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在「媒体姓党」的政策环境下,代表官方的权威声音,无疑是新华社义不容辞的职责。不过,近来新华社有点「生猛」,连续就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发声,观点的尖锐和犀利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时政自媒体,令人刮目相看。难怪有人评论:最近的新华社,有点不像新华社。
官方舆论场应该能更多为老百姓说话,媒体不仅姓党,更应该姓人民。
「雷洋事件」发生后,新华社连续推出《以有力信息公开取信于民》、《权威发布不能落在舆情后面》、《求解执法争议之「结」》等文章,被各网站以及自媒体广泛转载传播。文章观点新颖,直指问题的核心,批评个别警察在自媒体舆论场言语不理性,有的警察自媒体「帮亲不帮理」,一味护短。与此同时,针对全国中小学校不断出现的「毒跑道」事件,新华社连续发出五问:《一问:场地为何「五毒俱全」?》、《二问:毒跑道是如何进入学校的?》、 《三问:施工,还是施毒?》、 《四问: 「毒跑道」为什么检不了,查不出?》、 《五问:十多年前就有预警,为何堵不住漏洞?》,可谓是咄咄逼人,刀刀见血。
新华社为什么突然变得敢言了?这背后传递出什么信号呢?
众所周知,当下中国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官方的,说官话、打官腔,不接地气。另一个是以互联网为主阵地的民间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盘根错节、错综复杂,针锋相对、泾渭分明。从目前看两个舆论场有渐行渐远的趋势。这也是社会利益不断分化、族群撕裂现象在舆论场的必然反应。新华社连续就社会热点事件代表民众发声,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实际上反映了官方媒体试图改变这种现状、打通两个舆论场的某种尝试。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传递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官媒不是铁板一块,一些体制内媒体机构面对当下社会利益多元化,正在努力将这种多元反映在舆论空间上。
尽管这些微妙变化并不是本质上的,但还要为新华社点个赞!接地气、说人话,这才是一个媒体的公信力和担当。
无疑,当下的两个舆论场必须逐渐打通和融合,否则社会的撕裂和矛盾将会日益加剧。重构良好的社会关系,体制内的舆论场任重道远。用对付敌对势力的方法来处理民间舆情,将人民视为敌人和管治对象,把自己陷入与人民为敌的汪洋大海,这样的传统思维方式必须转变。这个转变必须从公权力、从官方舆论场开始,而不是从人民驯服开始。所以,新华社的这一点微妙变化,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最近,中央决定从律师队伍里选拔公检法干部,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央正在试图打通体制内外的界限,最大限度地争取体制外力量。同样,舆论宣传战线也应该放下身段,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主动去争取体制外大 V 、网红、自媒体大咖等另一个舆论场的理解、合作,减少对立,形成共赢局面。否则,当下动不动就删贴禁言封号,只允许一种声音、拒绝多元的传统落后做法,只能让两个舆论场的矛盾更加尖锐。
希望官方舆论场能够更多为老百姓说话,媒体不仅姓党,更应该姓人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请点击这里,使用SYNC分享软件穿墙阅读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