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信公号:游山打捕(ID:zhanbinstory)

在这样的日子,什么都不说,似乎难以面对外面的雾霾。但是雾霾,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这样的日子,应该让“人民网”来说就好了:

@人民网:咳咳咳……小编刚出去尝了尝,觉得北京的霾是咸的,你那里的霾是__味儿?

%e4%ba%ba%e6%b0%91%e7%bd%91%e5%92%b8%e7%9a%84

来自微信群看到的的截图,目测已删掉。

能够说话的人只会说笑话,满嘴的中国味儿。其他的人,有的不想说话,有的不会说话,还有的不能说话。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起《苍穹之下》发布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说的,然后他们得到了他们应该得到的。

在这样的日子,重发旧文:

雾霾视频《穹顶之下》一周年,有什么可以被检讨的?

%e6%9f%b4%e9%9d%99

原以为这两天应该是很多公号文章纷纷出台,纪念柴静的雾霾视频《穹顶之下》一周年,或者还会有很多讨论、检讨。实际情况,比想象的安静。北京一直有风,中部区域长陷雾霾——然而有发言能力的人却集中在北京,在明媚阳光和小风中,还有更多吸引人的议题。

在《穹顶之下》被热切讨论的那几天里,我沉浸在不可自拔的恶心与痛苦中。一个活生生的视频文本在那里,很多人在讨论柴静的动机,讨论柴静的人品,讨论柴静关联自己生活的叙事策略。我想问的是,雾霾怎么办?

泼脏水和阴谋论这种声音,在这个恶劣的土地上,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些声音丢到我们的微信言论生态里,转发的热潮折射的却不是几个人和少数人的事情,而是我们对公共价值缺乏常识认知。一个那么鲜明,关切每个人利益的议题,被拉到沼泽地里。

再看以显微镜挑错的技术流和知识派,在那些严谨的、论证的、科学的词语中,抱歉,我看到的是荒唐、滑稽和可怜,尤其是这些从良善的提示转为攻击时。视频有明确的议题,有明确的指向,也展开了自己取证的方法,意味着“公开”的态度——这些讨论并不能循这种指向,指向雾霾的议题,流于知识和技术的炫耀。而且,人们集中在小的“真实”里,完整地消解了宏大议题。

这是一个切关每个人的公共议题,我们无法正面它,我们不就此讨论背后的系统之恶,我们分散它、消解它。然后看着它被封掉,看着它毫无事实的回响。

这就是我们的公共言论生态,在《穹顶之下》一周年之时,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对公共事件进行发言,打开小本子,给自己提问:应该如何讨论《穹顶之下》?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需要检讨,我们的每次转发和戏谑,它构成了我们不可动摇的另一种雾霾。

点击阅读原文可看维基百科的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