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的一个中午,一名在沪上另一家知名财经报刊跑上市公司相关条线的同行约我午餐。这午餐本身稀松平常,同行与我无非也就交换些新闻线索、聊点行业八卦。唯一不同的是,席间有个年轻小伙子加入了我们的饭局。同行说小伙不久前刚入职了那家上交所老八股之一的A上市公司,为新工作打基础,很想拓展一些财经方面的人脉,由此特意前来,请同行引荐与我建立联系。
当时我并未觉此有何异样。但事后回想起来,有四个细节还是值得一提。
第一,同行引荐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不敢当”。我跟小伙说自己是金融条线的记者,上市公司的报道参与得很少。但小伙立刻列举了多篇他看过的我的行业调查报道,并又接着我的话茬说,A公司的业务方向未来会更多涉及金融投资领域。事后想来,表面上轻松随意的“多交个朋友”,在对方那里,很可能是有的放矢。
第二,小伙向我提出,希望通过我认识更多一财资深的调查记者朋友。
第三,同行引荐时,就已把小伙称之为“弟弟”;而小伙在与我吃了一餐饭后,也将对我的称呼从“老师”自动切换为了“姐姐”。这是一个明显亲昵于普通业内朋友的称呼。
第四,小伙对自己具体负责的业务有些语焉不详,给出的解释是刚入职不久还没落定,但却也诚实地说,他的顶头上司希望他多建立媒体关系。不过对于自己的前一份工作,小伙直言不讳说和“文艺圈”相关,还当过模特。他的外型与气质,与“模特”二字非常相符。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聊到过一些信托话题(A公司有信托交集),但相当泛泛,都是些公开信息。我曾半开玩笑让他给我爆爆料,看看A公司有什么新闻好做?他不假思索地拒绝,说他老板的意思是“要低调,最好啥报道也别出”。
可就算是“最好啥报道也别出”,就算是一段时间以来他似乎根本没有真正的金融问题要所谓请教我,就算是他看起来漫无目的,他仍然间或地联系着我,用词彬彬有礼,联系内容却相当别致——
在得知我的业余爱好后,他有意无意提起当红话剧、演唱会等,并称因为上一份“文艺圈”工作的关系常常能有些好的演出票,可以一起去看,这解释让他显得自然又真诚;在我以工作忙为由拒绝邀请后,他推荐了某新开的特色甜品店,并提议一起下午茶解压;他曾从意大利带回了一款车香氛,并强调这是他特意从几十种选择里挑出的与我星座、车型等最为匹配的香型……
这种给人感觉介乎于工作和朋友之间关系,和正常的机构与媒体间的日常联系、舆情沟通截然不同。
但他的“漫无目的”,到2013年3月底的某日,终于露出了企图心。其一,他试探问我,我们是不是对“明天系”的话题感兴趣?其二,他希望我从同事那里替他打探,我们是否已经在做“明天系”相关策划。
最值得一说的是,他竟然清楚报社的采编报题机制,并开口要我“帮个小忙”——帮他通过内部系统看看“选题单”。
此前一直没费心思查看股权相关性的我,彼时突然意识到,A公司正是“明天系”控股的四家A股上市公司之一。A公司本身无甚新闻点,但“明天系”有。而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从引荐相识、到建立“友谊”、再到“朋友帮个小忙”,似乎时点都刚刚好。
尤其是“帮个小忙”的时点。2013年4月8日,《第一财经日报》以4个整版的专题调查,在业内独家深度起底了肖建华的“明天系”版图,从“明天系”的“原罪”与“上岸”、融资套路、金控布局等多个角度,把这只大鳄潜行的路径予以还原。这名小伙找我“帮忙”的时间点,正是专题组最后整稿、待机刊发的敏感时期。“明天系”的眼线们,很可能从各种渠道“嗅到”了该报道计划。
能“嗅到”已不轻易。而以专题组的专业性和“反侦查”能力,以及报社内部严密的采编纪律和管理机制,虽然“明天系”眼线们能够如此精确地选择发稿前不足半月的时间开始伺机打探选题,足见其公关功力。但他们仍然扑空了,并未提前了解到更多的专题调查报道的相关信息。
我也在收到“帮个小忙”的要求后,结束了与这名小伙的联系。
在本报起底“明天系”的深度报道中,有这样的表述:“据内部人士透露,明天系的公关团队,分为对政府机关和对媒体两类。无论是对政府机关还是对媒体,明天系都是按照不同的机构分配到专人负责。”
“成立庞大的媒体公关团队,则与肖建华早年深受‘媒体之苦’有关。此外,过多的曝光也与肖氏一贯奉行的‘隐蔽’理念不符。”
“除了采用与政府公关类似的公关手段结交媒体各个层面的人员之外,明天系在对媒体的公关中采用了多种手段,比如从高校招聘大学生进入媒体充当实习生、委派明天系公关团队人员进入特定媒体担任记者、编辑。此外,明天系还通过结交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的工作人员,实现‘删稿’、‘秒删’、‘置换’、‘搜索排名后移’等操作,使明天系的新闻从网络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