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国民党党主席选举领表日还没到,马英九和现任主席吴伯雄已经达成共识,“只有一人领表”,马英九肯定回炉出任国民党主席。这场党主席之争,明里暗里已经上下几个月,涉及国民党各大老吴伯雄、江丙坤、王金平的权力再分配,包括悲情、爆料、礼让、劝留等各种戏码都上演,已经让人有些看不下去。 当获知马英九决意回任党主席的消息之后,外界多少有些错愕。说实在,马英九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处处严守分际,甚至过分为之,例如作为“总统”,竟然在执政初期,完全让阁揆及部长们站在前线,说辞是“府(总统府)、院(行政院)有别”,被讽刺为“宅男总统”、“立宪制之君主”。今天突然要兼任党主席,党政合一、以党领政,“府、院、党(党中央)、团(立院党团)”四位权力一体,不但在态度上有180度大转弯,而且也让尚有记忆的国人想起了昔日党国岁月。因此蔡英文批评马是在“破坏宪政平衡”,谢长廷问,这和陈水扁有什么区别? 当然,从宪政角度上来说,蔡英文的批评没什么道理。最高领导人同时兼任(或实质上是)执政党党魁的各国例子比比皆是,毕竟这也在现代政党政治的允许挥洒空间之中。虽然马英九现在掌握了府、院、党的人事任命权,中央地方党籍立委的提名权,但这也是国民党的家事,和宪政无涉,毕竟党内民主和分权在民主制度中只是一个选项而不是必须。但马从一个公认有些腼腆、软弱的宅男,一下子成为在握手谈笑间轻取党内各大佬手中权力而归己一身的强人,让人摸不清头脑之余,也让太熟悉古代帝王“杯酒释兵权”等故事的读者,略微感觉有些寒意。 马英九从摆不平各山头的“小马哥”一下子成为真正的“马强人”,大部分评论者大概今天才感叹一直以来看轻了他。和媒体热捧的热情软弱形象不同,其实从马英九对他的手下余文因他而获刑并无关心、以及以总统之位起诉侯宽仁检察官等事就可以看出他从政冷酷的一面。从中学就获蒋经国接见、拿中山奖学金哈佛读书、编辑《波士顿通讯》批共批独、返台任蒋经国英文秘书、然后入阁、选市长、选“总统”的一系列经历可知,马英九是国民党培养的接班人中资历最完整、党性最贯彻的一个,他的个人使命就是按照他的理解,让这个百年大党适应新民主时代——成为清廉、有效率的长期执政党。除了党长期刻意培养之外,从父亲那里获得的情治系统经验,也让马英九能默默掌握党内各山头、各地方桩脚的丑闻和软肋,在今天收权的时候易如反掌。 他不能不这样做。国民党因马英九而当选,并不是马英九因党而当选,但重新获得政权的党不但没有因此改革自信,反而忘了8年前失去政权的教训,全面分肥,甚至在民代初选时,以所谓党内民主的形式,让地方派系继续卡位,丑闻人士纷纷被提名。立院的国民党党团,不但不配合马英九的各项政策,反而成为其各项提案的最大阻碍,有这样的同志,马英九还需要反对党吗?如果不是遇到被陈水扁牵绊的民进党死活没什么希望,那么马连任都会成问题的。因此他在经济复苏、民调最高的时候,出手接盘整个党,也是对这个烂摊子不得不做的措施。 但另外还有隐情。“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在他出版的英文著作中曾经透露马英九的这样一个密辛,说当连战毅然赴大陆完成胡连会创举、后建立国共平台的时候,马英九大吃一惊,这是让台联赖幸媛出任陆委会主委的诱因之一。对大陆开放是个历史必然,但由谁掌握开放步伐是个政治问题,马团队已经对目前多头引领开放进程感到被动。他不愿意仅仅做连战、吴伯雄、江丙坤的橡皮图章,然后在立院又遭王金平等人掣肘。因此兼任国民党主席也是为了把两岸政策制定权收回“陆委会”。这和很多人猜想的兼任是为了制造两岸最高领导人见面机会大概有所出入,国共平台肯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角色会淡化许多。 大陆已经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希望国共平台继续发挥作用。其实,当陈菊已经完成北京破冰之旅的时候,台湾对大陆开放已经进入新历史阶段,民进党和共产党也会有相应的平台交往。政党交往已经实然成为两岸三党交往最实际、最安全的保护伞,这点,也是马英九无法改变的现实。“美丽岛”这辆西向列车已经启程,任何政治操作也只能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