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这个事,我本不打算来凑热闹。但睡前我翻了一些文章,以及国内民众对这件事的评价,我感觉必须要写点东西以正视听了。
不知道事件背景的,简单介绍就是瑞幸公司今日主动发布公告,称其财务造假,虚增伪造22亿交易额。
这个事一出,瑞幸股价在美股开盘前暴跌一度超过85%,目前我写文章时跌幅约在76%附近震荡。
这个事一出,我看大家说得最多的莫过于“割资本主义的韭菜,薅资本主义的羊毛,补贴国内消费者”。
甚至有人还十分认真地认为瑞幸这个公司真的是“民族之光”“国货之光”,我看到不少人甚至还在感情真挚地为瑞幸加油打气,说一定要活下来,民族品牌不能倒,瑞幸加油!
你说要是说说段子,反讽一下也就算了,但真的有人被带节奏,还带得十分入戏。真把瑞幸当成拿美国人的钱,补贴国内人喝咖啡的“慈善”品牌。要我说,能这样想的人,脑子都得赶紧锻炼锻炼,不要疫情期间宅家里身上长肉脑子也跟着进水了。
这个事儿,其实没有太多好讨论的。财务造假欺诈,这在证券市场是重罪。在美国市场,投资人,监管机构以及司法部门都对此有严厉打击。一旦因为造假和欺诈导致投资者出现重大损失,那么这个公司可能会面临:
1)投资者的集体诉讼。
2)SEC(美国证监会)的巨额罚单(不光是钱,也包括强制退市)。
3)刑事责任。
除了以上三点,中国新修订的证券法赋予了中国证监会和公安司法机关“长臂管辖权”,瑞幸造假相关涉案人员同样可能要承担国内的违法责任。
所以简单来说,这么大的造假案爆出来,这个公司在资本市场基本就是凉凉了。
更重要的是,瑞幸的凉凉不光是关乎瑞幸本身,它有一个重要身份叫做“中概股”。它在美国股市,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因此,瑞幸的造假,会破坏海外资本对中国公司的整体信任,进而对中国公司的治理水平和诚信度产生怀疑,这是非常恶劣的影响。
除了以上这个影响,说瑞幸是割资本主义的韭菜,这个说法也具有强烈的误导性。
要知道,很多投资在中概股上的资金,最终来源还是中国国内。因为国内对这些在中国经营的公司有着更直观的了解,因此国内很多投资人投资美股的首要选择,就是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我早年做美股交易的时候,就把最主要的中概股都买了一遍,你说我的钱是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
除了国内散户直接投资中概股,很多投资中概股的机构,其募集资金的来源也包括中国国内。因此,最终来说,因为资本的流动性,根本无法说投资瑞幸的钱,到底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简单因为它在美国上市,就认为是割美国韭菜的钱,看问题显得有点过于表面。
第三,从企业经营本身的角度,瑞幸也树立了一个特别差的“榜样”形象。
我还记得在2019年5月瑞幸上市时,和一些自己做企业的朋友讨论,不少人都对瑞幸羡慕不已,都觉得它开辟了一种新模式,是个新物种,两年上市,让很多创业公司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
这种极其浮躁的风气,对做企业做产品的人来说,有百害无一利。
当时我和朋友讨论的一段纪录:
在我看来,本质上就是一个资本游戏。资本游戏就是讲故事,最后套现股份。至于再之后公司倒闭什么的,跟前期的资本也没关系了。最终接盘的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以及公司的广大员工,你们觉得公司造假凉了之后,员工会好过吗?
说到资本游戏,大家还记得小黄车吗?我看不管是小黄车,还是小蓝杯,本质都没啥区别。只是小蓝杯玩得大一些,时间久一点。
资本对企业经营本身是可以产生好的推动作用的,如果它能真正抱着帮助企业做产品做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目的进入的话。但如果一开始就抱着纯玩资本游戏,把做企业当作这个游戏的一个外壳表现,那么资本游戏的肮脏一面就暴露无遗。
当然,最终也会有人为这个游戏买单。只不过买单的人,可能不一定是赚得最多的人,这才是最令人唏嘘的地方。
产品的打磨,用户忠诚度的培育,品牌的沉淀,哪一样在两年之内可以完成?因此,当时的常识就告诉我,这个公司就是个资本游戏。根本不算真的踏踏实实做事情的公司。这样的公司能上市,能有资本退出赚得盆满钵满,这难道不是对那些认真经营的企业和踏实努力创业者的亵渎和侮辱吗?
瑞幸能走到今天,完全是一开始就注定的结局。造假导致凉凉,完全不值得任何同情。一家为了资本利益不惜造假欺诈的公司,不但不可能是民族之光,它只能是民族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