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闻

中印互动新迹象

中国总理温家宝日前会见印度总理辛格,并将于年底访印。温家宝说,世界很大,足以让中印两国彼此合作,共同发展。中印最新互动引起多方关注和解读。 *中方示好* 新华社报导,中国总理温家宝10月29号在河内出席东亚领导人会议期间,会见了一系列国家领导人,其中包括印度总理辛格。新华社播发温家宝会见辛格的新闻照片时,尚未报导会谈具体内容。不过国际媒体纷纷引述会见开始时温家宝的一段简短讲话。温家宝说,世界很大,足可以让印中两国彼此合作,共同发展。他还说,我们必需确保中印关系良好稳固地发展。 报导还说,温家宝总理预计12月16号正式访问印度,此次中印首脑河内会晤被认为是为这次访问营造气氛。英国广播公司援引温家宝的话说,中印两国将在一些主要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为年底访印奠定基础。不过,中印将在哪些“重大方面”达成共识还不清楚。 *印度学者:欢迎温家宝讲话* 布拉赫马.查拉尼是印度德里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他对美国之音说:“温家宝总理上述讲话,同辛格总理多次公开场合言论完全一致,即世界大得很,完全容得下印度和中国勃勃的发展雄心。双方无须对抗,而应在重大问题上彼此合作,以不影响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方式处理彼此竞争。” 这位印度战略问题专家说,印度欢迎温家宝的讲话:“温家宝的上述讲话在印度受到赞赏,因为我认为,印度不希望中国逐渐成为一个敌手,而是期待印中双方寻找共同点,彼此合作。” *关切依旧* 不过,查拉尼同时表达了对中印关系改善的关切。他说:“但是,印度对中国不断表现的某种不确定性日渐担心。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在印度境内一系列行动引起印度国人的关注,四年来中国国家主席和总理都没有访问印度。” *以签证方式宣示主权* 英国广播公司说,中国驻印度使馆在向克什米尔等有争议地区的申请者发放签证时所采取的非正常做法令印度政府不快。中方不是在印度居民申请者的护照上正式加签,而是在护照的散页上手写签证,以此宣示对上述地区的领土主权。 *中印公司角逐* 印中悬而未决的边界纠纷以及西藏流亡政府和达赖喇嘛在印度活动等问题,继续成为两国关系的长期顽固障碍。不过,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卢宜宜说:“ 我认为,边界问题以及西藏流亡政府和达赖喇嘛在印度,这些还都是老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近年来,中印关系中造成双方关注的是一些新问题:双方经济发展都很快,期间中国和印度的公司在(世界)其他地方可能有一些竞争,同一个项目双方会竞争,并且一定要争出个高低来。” 这位英国国际问题专家说,中印公司彼此竞争的结果,往往使失利的一方对对方产生隔阂,这是近年来经济领域中印关系发生摩擦的新现象。报导显示,任何一方的竞争手段如果受到质疑,彼此间的这种对抗情绪可能会更深。 卢宜宜还说,中国近年来在亚洲地区全面拓展外交空间,发展同邻国的关系,似乎也进一步加剧了印度对中国的猜疑。她说:“(中印)双方发展很快,中国在印度周边国家,也在加强和他们各方面的往来,关系深入发展,这使印度产生更多的疑虑。” *洞悉中印关系* 报导显示,制约中印改善关系,增加互信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既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且摩擦不断。仅靠温家宝河内一次示好,一次国事访问,恐怕解决不了中印深层矛盾。有关专家还说,中国最近处理钓鱼岛领土主权时所表现的强势,以及美国逐步加强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可能都提供了观察和解析中印最新互动的新视角。

阅读更多

中国访问学者:认同台驻美代表统独表述

华盛顿的中国留美学生和访问学者说,他们认同台湾驻美代表袁健生在一场演讲中,有关统独问题应该让两岸后代子孙来决定的说法,并且为日前东京影展发生的江平事件向袁健生道歉。 *袁健生:民主自由是两岸最大不同* 袁健生星期三在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亚洲研究所,就台、美、中3边关系发表演讲。在场聆听的,除了该校学生外,还有许多来自中国、日本等各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在答复有关统独的问题时袁健生表示,大陆观光客到台湾最爱看台湾的政论节目,就是因为台湾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在节目中经常可以听到批评总统马英九的言论,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袁健生说:“他们说,这些人怎么可以批评总统却还享有自由,没发生什么问题?这太有趣了。在中国,谁敢在政论节目中批评胡锦涛?你是从中国来的,没有人敢吧?谁敢在全国性电视节目中批评温家宝?这就是台湾与中国最大不同之处。 ” *统一由后代决定* 他说,台湾的民主自由是台湾人最珍惜的价值,这是两岸最大的不同之处,马总统现阶段以发展台湾经济为优先,中国也有13亿人口要喂饱,这是一个艰难的工作,两岸领导人应该以人民生活福祉为优先,至于统独的问题就留给后代子孙来决定。 *中访问学者:认同* 袁健生的说法获得在场中国访问学者的认同。来自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廖丹子说,她从来没有听过这种论述,袁健生的说法改变了她对两岸关系的看法。 廖丹子说:“他非常、非常大的改变了我对两岸关系的看法。我原来也是非常政治化的一个注重意识形态的类型,统一肯定是最重要的,但其实不是,统一只不过是一个话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人民的生活。就是交给下一代, 这是他最有智慧的一个回答,所以我非常赞同他。” *大陆人对统一看法不一* 另一位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访问学者王光厚也表示,其实现阶段两岸要谈统一并不现实,但是大陆人的看法并不一致。 他说:“比如说知识精英他们也知道现在马上实现统一是不可能的,可能有一些愤青,一些民族主义意识比较强的人,他可能有非理性的、希望马上实现大陆和台湾的统一, 但是事实在那儿摆着,马上统一是不现实的。或许我们大陆的领导人也认为,现在这一代可能是解决不了统一的问题。” *袁:中勿反对台参与国际组织* 台湾驻美代表袁健生在演讲中强调,美国对台军售对确保台湾安全和民主自由价值极为重要,美台安全关系,也是台湾最重要的对外关系,这是为什么台湾总统马英九上任后,立即着手修复美台关系重建彼此互信。 他说,马政府也致力于改善两岸关系,双方最近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台海紧张也日渐缓和,他呼吁在马总统外交休兵的政策下,中国应该停止反对台湾有意义参与国际组织,让台湾能够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 *中留学生对江平事件道歉* 在演讲后的提问中,还有一名中国留学生对东京影展发生的江平事件向袁健生道歉,希望这个事件不要对两岸关系造成伤害。 在上星期的东京影展中,中国代表团团长江平要求主办单位以“中国台北”或“中华台北”名称来称呼台湾代表团,并且对台湾代表团团长陈志宽说出“台湾电影不想进入中国市场了吗?”的言论,在台湾引起极大的反弹,现在风波尚未平息。 中国国台办说,这是由于当事各方沟通不够所致,台湾陆委会说,江平事件伤害台湾人民感情,中国当局不可等闲视之。

阅读更多

中国取消稀土出口禁运

美国媒体报导说,中国已经在星期四(10月28日)解除了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稀土出口禁运。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稀土资源出口方面的管制有着长远战略利益的考虑,但近期却在利用它作为一种“惩罚工具”。 这条解除稀土禁运的消息是由纽约时报在28日的报导中披露的。报导援引四名未具名产业官员的话说,中国政府当天突然终止了向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出口禁运,但没有正式宣布这个决定;其实中国官员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在实施这样的禁运。 事实上,中国从9月中旬已经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原材料;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禁运则是在上周早些时候开始的。 要求匿名的产业官员对纽约时报说,中国海关工作人员星期四早上开始对前往这三个目的地的(稀土)货物放行;但是对前往日本的货物则要接受进一步检查。 纽约时报说,中国是在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檀香山的一个记者会上谈及稀土禁运问题之前几个小时,开始恢复对美、欧、日三地出口稀土产品的。克林顿在记者会上宣布,她在星期六(10月30日)访问中国的时候,会与中国官员谈及这个问题。 由于稀土已经是现代高科技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目前占全球稀土供应95%份额的中国在近期实施的这些禁运措施,使得美国、欧洲和日本深感担忧。克林顿国务卿在与日本外相前原诚司会谈后表示,这次针对稀土的出口禁令为美、日两国敲响了“警钟”。她说,两国都需要开始寻找稀土材料的其他来源。 *中国减少稀土出口的原因* 中国近几年在逐渐减少稀土的出口份额,官方并不否认这一点,说这样做是为了控制过度开采造成环境恶化。但是前不久中国和日本因为钓鱼岛问题发生争执后,中国事实上对日本实施的稀土出口禁令,让外界对它的真正动机感到忧虑。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亚洲项目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说,中国过去几年一直在对外界释放信号,说它会大幅度减少稀土原料的出口,其原因一方面是环境上的考虑,还有就是要保障本国需求。 此外,易明认为中国有可能想利用稀土来套住外国公司和它们的技术。 她说:“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它是迫使外国公司将各类技术产品的生产留在中国的一个有效手段。因为稀土对许多产品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从汽电混合车到超级半导体,以及iPod等。” *为何解除稀土出口禁令?* 但中国近期在稀土方面有针对性的禁运手段,却令外界怀疑,它是在把这个战略性资源当作惩罚利器。 易明说:“在减少(稀土)出口方面有长期性政策。但是这方面的短期问题是,它被用作惩罚日本的手段;随后又因为一些贸易问题,被用来惩罚美国和欧盟。我认为这有损中国和它作为崛起强国和负责任参与者的声誉。” 外交关系协会的中国问题专家易明认为,中国悄然解除禁运,或许已经意识到这种以资源作为惩罚手段的短视行为对它的国际声誉造成了损害。 *官司不好打* 稀土出口禁运还引发有关中国限制资源出口是否合法的议论。最近一个有份量的意见出自于前世贸组织上诉机构主席詹姆斯·巴克斯(James Bacchus)。彭博社26日的报导说,巴克斯认为,中国限制稀土或者其他大宗商品出口的作法,有违它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接受的条件。 不过巴克斯说的这场对中国不利的官司,在一些专家看来并不那么好打。智囊机构美国企业研究所的贸易问题专家克劳德·巴菲尔德(Claude Barfield)说,虽然这个官司在理论上能成立,但却很难打: “这样的官司很难打。因为中国今天可能会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出口限制,即便有过限制,也已经解除了。所以,这等于是在和玩弄稀土问题的中国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因此,我认为从事实依据方面看,这会很难。” 巴菲尔德认为,对于美欧日而言,寻找其他稀土来源是长久之计;但是,由于资源开发需要时日,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仍然需要继续就这个问题向中国方面施压。

阅读更多

北京取消中日峰会矛头指日本外相

尚未修复的中日关系再遇新的挫折,各方期待的中日首脑会谈没能如期在河内举行。中国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表示破坏首脑会谈气氛的责任在日方。观察人士认为,北京的矛头直指日本外相前原诚司。 星期五傍晚,媒体一度热传的中国总理温家宝与日本首相菅直人将在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间隙举行的双边会谈出现戏剧性变化,双边首脑会晤没有如期举行。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在河内向记者宣布,日方的所作所为破坏了两国领导人会晤的应有气氛,由此产生的后果日本应负完全的责任。 *日本的“黑色星期五”* 星期五早些时候,法新社援引日本官员的话说,参加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的中日两国领导人将于星期五晚上7点35分在河内会面。日本外相前原诚司也在上午同中国外长杨洁篪会面后向媒体透露,日中领导人“很可能”在东盟会议间隙举行双边会谈。 但是星期五晚上,情况突然出现逆转。日本外务省在接近外界传言的会谈时间突然向外表示,中日领导人原订晚上的会面取消。日本外务省没有解释原因,但是日本共同社报导说,是中国拒绝会谈。 自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以来,日本对华外交出现的被动局面大都发生在星期五,因此被外界称之为日本外交的“黑色星期五”。 日本的中美日对比政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杨中美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最新一次的日本对华外交危机表明了北京抵制日本外相前原诚司以及他所代表的鹰派外交路线的决心。 *矛头直指鹰派外相前原诚司* 杨中美说:“前原外相是鹰派集团的领袖,很可能是民主党中间势力未来的领袖。对于这样一个鹰派人物,中国比较反感,认为现在前原的政治势力很可能在牵制菅直人首相的外交政策。所以北京对前原采取一个比较激烈的批判的态度、不合作的态度,想施加一些压力,让菅直人能够改变外交路线和人选。” 中国外交部长助理胡正跃在河内明确表示,“日本外交当局负责人”伙同“别国”再次炒热钓鱼岛问题,发表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言论,并就中日外长会晤内容散布不实之词,歪曲中方在两国东海问题原则共识上的立场。 中国所指的是美国国务卿克林顿星期四会晤日本外相前原诚司时表示,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条约的内容,美国重视保护日本国民的义务。前原诚司表示,对此“日本感到受到鼓舞”。 另外,前原诚司星期五会晤了中国外长杨洁篪之后说,中方同意就开发东海油气田问题与日本恢复谈判。但是中国外交部随即发表声明,指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符,杨洁篪只是敦促日本与中国合作,为落实东海问题原则共识创造气氛和条件。 *专家:日本对华外交政策尚不成熟* 中日关系专家杨中美认为,前原诚司希望营造出一种加强日美同盟会让中国有所忌惮,从而振奋日本民心的气氛,但却暴露了他在外交方面的某些不成熟之处。 他说:“目前前原的地位在日本国内还比较有人气,暂时中国方面的外交压力不会起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对日中关系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日本内阁为了要平衡日中关系,很可能会有所变动。但是不一定换人,很可能前原在外交方面的讲话会收敛一点。” 香港舆论普遍认为,北京这次高调让日本难堪,目标就是针对日本亲美抗中的鹰派代表人物前原诚司。亲北京的文汇报更发表评论员文章,题为“前原诚司是中日关系麻烦制造者”。 *北京警告美日针对中国的同盟关系* 但是中国北京的军事观察人士宋晓军认为,如果说北京取消中日首脑会晤只是为了打击日本鹰派外相,那就显得中国的对日外交政策太狭隘了。他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此举的更重要目的是抗议和警告日美建立针对中国的同盟关系。 宋晓军说:“我觉得是通过这种方式,表现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对日本和日本背后的美国的认知态度。美国是想借助日本这个马前卒不花成本地重返东亚,来压制中国的发展。这种目的体现的点很多,比如南海和钓鱼岛问题。只是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表达了识破美国和日本利用这个问题谋取利益的阴谋。” 日本官员对于日中首脑会谈没有如期举行感到震惊和沮丧。菅直人的发言人、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四方敬之在获悉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发表的声明之后表示,中方的说法“没有依据”。南华早报引述四方敬之的话说,日方从未说过将恢复日中东海谈判,日方只是注意到双方都确信最终恢复谈判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

阅读更多

强烈不满美国立场 中美日关系引揣测

中国昨天(星期五)就美国针对中、日有争议的钓鱼岛言论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引发各方对中美日三方关系的揣测。 *美日安保冷战产物 中国拒不接受* 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回答媒体提问时说,中方对美国国务卿克林顿有关钓鱼岛的言论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钓鱼岛自古为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马朝旭说,美日安保条约作为冷战的产物,是日美之间的双边安排,不应该损及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方利益;希望美日多做有利于本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他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永远不会接受美日安保条约任何把钓鱼岛纳入该条约适用范围的言行。” *美国承认争议 保护日本* 美国则敦促中国和日本保持冷静,“进行深思熟虑的对话来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说,“我们承认存在有待解决的领土争议,我们期待日本和中国通过对话解决这些问题。” 此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8日与日本外相前原诚司在夏威夷举行会谈之后对媒体说:“我愿重申,尖阁列岛也就是中国称的钓鱼岛,属于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范围,我们重视保护日本国民的义务。”前原诚司当场表示“受到了鼓舞”。 *钓鱼岛日本管辖  并非领土范围* 香港的观察人士周彬对美国之音表示,钓鱼岛目前的状况与当年的国民党政府和其后的共产党政府曾经的立场有直接关系。 周彬说:“钓鱼岛是二次大战遗留下来的棘手问题。美国说,美日安保条约包括琉球群岛在内有其道理,因为它目前的行政管辖权在日本;但是参照二战后的文件,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约规定的日本领土范围看,钓鱼岛却没有被划为日本领土。” *美国明确挺日 美中磨擦突出* 中国中央电视台“环球视线”特约评论员孙哲说,美国一改从前的中立态度而直接介入中日关于钓鱼岛冲突的态度表明了美国最新的外交立场,即“以日本为基石,以韩国为支柱,重返亚洲,树立领导地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祖贵说,希拉里28日的夏威夷讲话阐明的中心思想是,全面强化美国在过去有所衰弱的亚太地区的领导力。由于美国没有实现它对中国的期待值,因此把期待合作改为合作施压,这意味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竞争会上升,其结果将是“中美关系的波动和摩擦会变得更加突出”。 *奥巴马政府不再拉拢中国* 白宫中国政策顾问、奥巴马决策层的核心人物贝德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迅速经济复原,“助长了美国盛极而衰、中国正取而代之的看法;华盛顿决心扭转这种印象,重振美国的领导地位。” 美国《纽约时报》说:“奥巴马政府原来极力拉拢中国,现在却试图与中国的邻国和贸易伙伴结盟,就人民币汇率、南海问题等等棘手问题…..以及钓鱼岛问题,共同向中国领导人施压。” *亚太大布局 美国排定亲疏*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员、时事评论员林和立对美国之音表示, 奥巴马政府明显采取与前任的布什政府不一样的外交政策,让北京感到美国正在布局围堵中国。 林和立说:“奥巴马政府很明显希望把美国主要精力包括军事和经济重点放在亚太地区。所以奥巴马和希拉里相对于亚太地区重视的程度更大。除了希望争取历来盟友支持之外,还希望获得东盟国家,即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这些与中国有主权纠纷国家的支持。” 分析说,随着美国重回亚太地区并且强化与各方的关系,美中之间的任何细微磨擦都会变得更加敏感;如何防止磨擦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大局,这对双方都将是考验。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八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房屋养老金不要老百姓直接出钱,可不可以理解为‘要老百姓间接出钱’呢?”

【翻车现场】“从厉害了我的国,到砸锅卖铁,一路征程一路高歌”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