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分类

关于微博的四个商业观点

周末(19日)去了趟复旦,参加了一个小型微博讨论会,主题是“微博元年:传播与社会”。我在会上用了十来分钟时间和与会者分享了一些我基于微博的观察和结论,这些观点,有些是基于我所在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的微博定量实证研究的数字。PPT其实很简单,我这里用文字再梳理一下。 首先要说的是“微博元年”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在门户微博之前,早就有饭否叽歪嘀咕之类的所谓独立微博站点。但要说火爆,的确是门户切入这个市场之后,于今年火爆起来的。这里面的因素可能很多,但有一条是核心的:只有门户有这个财力去推动,独立微博其实没那个力量。既然是今年火爆起来的,故而把2010年称为微博元年没什么错,这个道理就像有人把去年或今年称为“电商元年”那样,事实上,电商这个东西,1997年12月就有了中国化工网。 我的观点大致是这样四点: 其一、微博和搜索引擎的关系。 很遗憾,没有发现什么关系。微博用户之所以成为微博用户,首位通路就是通过该门户自己。而通过搜索引擎这个通路,很可怜的,排在最后。你不信也可以问问自己或问一下身边的朋友,有几个是通过搜索引擎成为微博用户的? 另外,搜索引擎和微博的内容也没什么关系。在上周四晚上,我以“胶州路大火”为关键词,在某门户微博上搜到了4万多条记录,但在google搜索引擎里,来自该微博域名的记录显示为0。在百度里,则只有一条,排名第19。在google新近搞的即时搜索,主要的返回结果是来自twitter的,而不是门户微博的(考虑到twitter的一些具体因素,这个结果对于很多人没什么意义)。 这样一个结论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一点:可能已经习惯搞SEM之类的商家,需要重头开始审视微博这样一种网站形式。随着微博席卷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商家光在搜索引擎上下功夫是不够的。而另外一方面,即时搜索也变得越来越需要提上议事日程:传统的搜索引擎和微博即时搜索的角力,已在眼前。 其二、用户特征和他们可能习惯的微博营销方式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微博用户的女性比例占有压倒性的多数(也许女性天生爱唠叨?),基于这个数字,说一句微博用户偏感性是不会大错的。微博用户的年龄也很轻,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收入总体上不会太高,工作也相对不那么稳定——年轻人嘛,总是要多试试。但和中国整体网民相对的低学历而言,微博用户的学历还是比较高的。 这样的一类用户,对新玩意儿是有好奇心的,无论是女性还是年轻人。但收入不高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并非会不计较价格而去赶时髦,与之正相反的是,他们恐怕对折扣啦优惠啦会相当有兴趣。来自美国Invoke的研究对于这点提供了一个佐证。在这项面向314个人的60分钟深度访谈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跟随商业帐号(无论是在Facebook上还是在twitter上)的用户主要动机就是寻求优惠券和折扣套餐,另外就是希望在投诉时获得实际补偿。 就目前来看,微博上的用户对于商家营销,是相当直接的:他们希望有“占便宜”的感觉。举例来说,当商家某服务不尽如人意,而用户向这个所谓官方微博抱怨之时,商家恐怕得拿出点实际货色来补偿他们。 事实上,微博这种不超过140个字的轻型应用,也容不得商家去长篇大论地说一堆有的没的。既然如此,那就给出实际好处来吧。 其三、关于移动互联网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当前极热,不谈这个是不行的。 在微博用户中,有仅仅使用web方式的,也有web/wap方式并重的(倒是很少有只用wap不用web的)。 Web/wap方式并重的用户,他们的活跃度远远高于仅仅使用web的,这个很好理解,拿个手机都不忘看一下微博的,本身就说明对微博的痴迷程度是相对更高的。但这个的确也能反映出连线的那句话“The Web Is Dead, Long Live the Internet”(万维网已死,互联网永生)。 在手机端上,html方式其实相当不给力,有一个用html5做的LBS应用,本来大概觉得很前卫很新锐,但实在是经常出问题,乖乖地后来转回了客户端。 既然Wap/web并重的用户,在微博上是活跃的,无论是微博运营者,还是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就必须关注如何在移动终端上放出更多的玩意儿,光考虑web是不行的。 其四、关于微博和SNS 我不止一次被人问过,微博和sns哪个会更容易胜出?我愿意在这里举几个事实。 在Facebook和twitter的竞争中,目前FB占上风。前者估值500亿美元,坐拥用户5个亿;后者估值——我看到的最高的——30亿美元,用户1.75亿。 但在国内,我们看看SNS都在搞什么。先是真假开心在那里争名分,这两天,开心在做开心微博,人人在搞“轻停网”——一个LBS业务。换句话说,SNS在赶时髦,在跟随市场热点,已全无老大气派。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SNS已经输了。 说到底,人们的需求是商家创造出来的,没有苹果的iPad,你有这个需求?当资本足够强大时,会活生生创造出个需求,然后让人们都认为自己有这个需求。故而,微博和sns之争,说穿了一点不复杂:谁更有钱? 新浪搞微博,是背水一战,我毫不怀疑新浪在这上面的倾注全力——这背后的逻辑,和张朝阳说要如何如何,完全不同。新浪作为一个标准门户,既有的商业模式是有很大问题的。但搜狐有个矩阵,它的迫切感未必有那么强。 我并不是说新浪搞微博一定会成功,但在资本的全力推动下,作为一个网站形式,我对于微博,比对sns,更看好些。 ———— 网易科技频道《数字与人》专栏供稿 ———— Copyleft © 2010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注意:转载勿改标题! ItTalks — 魏武挥的Blog (digitalfingerprint:fc4f8fc31f70097eea4b780b13146415) 欢迎 浏览 我收集的信息图 关注 我的微博 访问 我的分享 与本日志可能相关的文章有: 云计算是一种核技术 (12) 热闹的开发者大会告诉了我们什么? (6) 凯恩斯的APP SOTRE和哈耶克的Android Market (26) 信息时代的双峰 (15) 互联网上的恶趣味以及价值观 (4) 让浏览器上位 (16) 操作系统的争斗 (14) 数码设备发展的核心:分离 (18) 阅读的未来 (20) 您可能也喜欢: 微博:媒体?社交网络? 下一个微博的机会 微博:媒体?社交网络?(续) 微博:对话型媒体的对话营销 无觅

阅读更多

革命之路,绝望之路

Plenty of people are on to the emptiness, but it take real guts to see the hopelessness.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空虚,但是能发现自己的绝望,却需要真正的勇气。 《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并非一部讲革命的电影,我知道,这个名字给了很多人错觉。但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你就会觉得这个名字与剧情形成了一种错位,这会让你觉得这样的名字并无不可。 是的,我说的是,所谓的革命之路,说的其实也是片中的女主角April想对自己的家庭生活进行一次革命的历程。只是这样的历程以流产告终–就如她腹中的婴儿一样。导演仿佛在告诉我们一个世俗的道理:谁若对这平淡无奇、空虚绝望的生活进行任何改进甚或革命,下场只有一个:胎死腹中。 站在许多聪明人的角度来看,April和数学家John都是疯子,无理取闹、无中生有。而过了三十岁生日不久的男主角Frank,他正在从一个神采飞扬的年轻人过度成为唯唯诺诺的中年人。他曾经一度与他的妻子一样,要去离开那个无聊的地方,离开那个无趣的工作,去巴黎(其实巴黎只是一个地名,可以换成其他地方),要去过另一种生活:那里有真正的自己。 可是这是一条充满空虚和绝望的路,我的意思是,世俗生活布满了各种藉口,以及各种不得已为之的无趣、无聊,这就是空虚,而你却无可奈何,则就是绝望。所以,当一个人勇敢地”要离开这里”,要离开空虚,绝望就蜂拥而来。人们习惯用孩子来约束你,你的爱人也是如此。然后就是金钱–谁不认为有了更多的钱之后,就会有更快乐、更幸福的生活?听一听April在论述这样的状况时说: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the worst part?

阅读更多

纽约时报 维基泄密公开的电报披露了第一手美国外交资料

核心提示 : 维基泄密开始公开的超过25万份外交电报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美国驻世界各地大使馆进行的秘密协商,对外国领导人苛刻而坦白的评价以及对核威胁和恐怖分子威胁的直白的评估。 原文: WikiLeaks Archive — Cables Uncloak US Diplomacy 来源:纽约时报 作者:SCOTT SHANE and ANDREW W. LEHREN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29日 本文参考了译言网的 “同来源译文” 补译及校对:@xiaomi2020 图:摄于大马士革,左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右为美国国务院官员威廉·伯恩斯。 华盛顿—— “维基泄密”获得了25万份机密的美国外交电报,其中绝大多数电报是过去3年发送的。这些电报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美国驻世界各地大使馆进行的秘密协商,对外国领导人苛刻而坦白的评价以及对核威胁和恐怖分子威胁的直白的评估。 部分电报是2月末撰写的,现在已到了《纽约时报》以及其他一些新闻机构手上。这些电报披露了奥巴马政府内部在应对危机和冲突时交换的意见。机密电报最初被专门披露机密文件的“维基解密”获得。28日,“维基解密”网站刊登了220份电报,其中一些电报进行了编辑以保护外交消息人士。 这些机密电报的部分已经由《纽约时报》和其他几家新闻机构或者,最新的是二月末所写,揭露出奥巴马政府对于危机和战争的信息往来。“维基泄密”最早获得了这些资料,这是一家以曝光机密文件为己任的组织。维基泄密已经贴出了220份电传,有些为了保护外交方面的信息来源而作了改动。周日公布是这批报告的第一部分。 遭曝光在美国外交部门内部引发剧烈震动,可能导致美国与一些国家的关系陷入紧张,同时还可能以无法预测的方式影响国际事务。最近几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世界各地的美国大使与外国官员接触,提醒他们电报可能遭到曝光。白宫28日发表的一份声明表示:“我们强烈谴责这种未经授权泄露机密文件以及敏感的国家安全信息的行为。” 白宫指出,将这些“被盗的电报”泄露给媒体是一种“不计后果并且十分危险的行为”。并警告称,如果一些电报被全文曝光,将破坏美国的海外行动,甚至将秘密的美国外交消息人士的工作和生命置于危险之中。声明指出,这些报告通常含有“坦率但往往不全面的信息”,一旦曝光,“不仅会严重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利益,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我们在世界各地的盟友和朋友”。 这些电报是美国国务院和大约270个大使馆和领事馆之间日常通讯的一个巨大样本,是在战争与恐怖主义时代美国与全球关系的一个秘密编年史。以下是《纽约时报》将在未来几天公布的电报细节: 巴基斯坦核燃料问题陷入危险僵局: 自2007年以来,美国便采取一项高度机密的行动,希望销毁巴基斯坦一处研究用高纯度浓缩铀反应堆,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美国官员担心其会被用于非法的核装置。2009年5月,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安妮·帕特森报告称,巴基斯坦拒绝安排美国技术专家造访巴基斯坦,按照一名巴基斯坦官员的说法,“如果当地媒体知道核燃料销毁一事,他们肯定会将此事描述为美国拿走了巴基斯坦的核武器”。 讨论朝鲜的最终垮台: 美国和韩国官员曾经讨论过朝鲜半岛的统一前景,朝鲜的经济问题和政权交接可能导致这个国家“内爆”。美国驻首尔大使表示,韩国官员甚至考虑对中国进行商业方面的诱惑。2月,这位大使向华盛顿报告称,韩国官员认为合适商业交易能够“帮助缓解”中国对与一个统一的朝鲜半岛共存的忧虑。所谓的忧虑就是统一后的朝鲜半岛与美国达成一个“友善同盟”。 在清空关塔那摩监狱问题上讨价还价: 在向其他国家施压重新安置囚犯时,美国大使在国务院版本的“让我们做个交易”中表现的有些勉强。根据美国外交官的电报,斯洛文尼亚被告知,如果要与奥巴马总统会面,就要承担羁押囚犯的工作。岛国基里巴斯也获得数百万美元的经济诱惑,安置中国穆斯林囚犯。美国认为,接受更多囚犯将是“比利时在欧洲获得声望的一种低成本方式”。 涉嫌阿富汗政府腐败案: 当阿富汗副总统艾哈迈德·齐亚·马苏德2009年访问阿联酋时,当地与美国缉毒局合作的部门发现他携带了5200万美元现金。美国驻喀布尔大使馆的一封电报对此事闪烁其词,称:“马苏德最终被允许保留一大笔钱,并且无需说明来源和去处。”(马苏德否认携带任何资金出境。) 全球黑客行动: 中国的政治局指示入侵谷歌在中国的计算机系统。一份电报称,今年一月,一名中国的线人告诉北京的美国使馆这一消息。对谷歌的入侵是本次由政府合作者、个人安全专家和中国政府雇佣的互联网罪犯们联合执行的电脑窃密行动。从2002年以来他们已经侵入了美国政府及其西方盟友的系统,达赖喇嘛和美国企业。 恐怖主义报告: 根据美国国务院2009年12月的一封电报,沙特阿拉伯的捐助者仍旧是基地组织等逊尼派好战组织的主要资助者,而作为美国军队多年来的一个慷慨主人,卡塔尔这个波斯湾小国则是这一地区在反恐方面的努力最糟糕的国家。电报称:“由于担心与美国结盟可能遭到报复,卡塔尔安全部门在打击已知恐怖分子方面犹豫不决。” 一个阴谋联盟: 美国驻罗马外交官在2009年的报告中透露,他们的意大利联系人形容俄罗斯总理普京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及商业巨头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其中包括“豪华礼品”——利润丰厚的能源合同和一名的讲俄语的“神秘的”意大利中间人)。外交官们表示,贝卢斯科尼“越来越像普京在欧洲的代言人。”外交官们还注意到,普京先生在俄罗斯享有至高无上的公众形象,但是难以掌控的官僚机构往往无视他的法令,暗地里削弱了他的力量。 向武装分子提供武器: 众多电报透露,美国未能阻止叙利亚向黎巴嫩的真主党提供武器。自2006年与以色列开战以来,他们已经储存了大量武器。阿萨德总统向美国国务院高层一名官员承诺,他不会向真主党提供“新”武器。此后一周,美国就抱怨道,他们得到消息,叙利亚正在向该组织提供越来越尖端的武器。 与欧洲在人权问题上的冲突: 2007年,美国官方强烈警告德国,不要逮捕中情局人员(曾误将同名的无辜德国公民作为嫌犯,在阿富汗拘留数月的探员)。一名美国资深外交官告诉德国官员,“我们并不想威胁德国,而是要敦促德国政府认真权衡每一步行动对与美国关系的影响。” 图:一等兵布拉德利·曼宁被控将外交电报和其他机密文件泄露给“维基解密” 中间人匿名向《纽约时报》提供了251,287份电报(最初由维基泄密得到)。其中许多未归类,没有一份电报标上了“绝密”标签,但是大约有11,000份被归类为“机密”,9000份被归类为“不可向国外发表”,其速记材料被视为过于微妙不宜与外国政府分享,另有4000份被同时认定为“机密”和“不要向国外发表”。 还有更多提到外交官秘密来源的电报,其中有外国立法官员和军官,也有人权激进分子和记者,往往附有向华盛顿政府的警告:“请保护”或“严格保护”。 纽约时报与美国国务院磋商后已经在文章和贴在网上的文件中隐去了与外交官私下交谈者的名字,因为如果公开他们的身份,他们有可能会遭遇危险。纽约时报还隐去了可能危害美国情报工作的一些段落或整篇电报。虽然白宫预期维基在星期天晚上会公开几十万份电报,但是该机构只贴出由纽约时报和几家欧洲出版物发表的220份电报。 这些电报显示,9·11袭击后近十年,恐怖主义的阴影依然主宰着美国与世界的关系。电报称奥巴马政府正在努力确认哪些巴基斯坦人是反对基地组织的可靠伙伴,还把在中东消失的澳大利亚人列入恐怖分子监视名单,并且评判在巴基斯坦拉合尔的一名人力车夫是在等客,还是在监视通往美国领事馆的道路。 电报显示与中国的官方关系正在提升,以及俄国在民主上的倒退。电报记录了阻止伊朗开发核武器的工作——并担心以色列会因同样的目的袭击伊朗。 虽然电报叙述的事件已经为人所知,但它们提供了特别的细节。 例如,以前有报道称,也门政府努力掩盖美国在对基地组织当地分支进行导弹攻击中起的作用。一份电报纪实性叙述了一月份也门总统阿布杜拉•萨利赫与时任美国中东司令戴维•彼得雷乌斯将军会晤听情景,令人惊讶。 据美国大使发的一份电报说,萨利赫说,“我们会继续说原子弹是我们的,不是你们的,”并促使也门总理“开玩笑说,他刚刚对国会‘撒谎’”,说也门已经发动了进攻。 萨利赫以前反对美国的反恐要求,现在他的心情很愉快。保守的穆斯林国家独裁统治者萨利赫先生抱怨邻国的走私活动,不过,他告诉彼得雷乌斯将军,他关心的是毒品和武器,不是威士忌。“再说那是上好的威士忌。” 去年,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未获准在曼哈顿搭建自己的帐篷,并访问世贸中心遗址时,媒体曾经同样详细报道了他的不满。 该电报还透露了一点丑闻与警告。他们说这位性格多变的利比亚领导人出行均有他的高级乌克兰护士陪伴,据说都是性感的金发美女。他们透露,卡扎菲上校由于在纽约受到的待遇而不满,就不愿意履行诺言,把危险的浓缩铀还给俄罗斯。在向华盛顿发布的一份电报中透露,当时的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告诉卡扎菲上校的儿子,“利比亚政府选择了非常危险的地点表达自己的怨恨,” 电报还公开了个人私下坦诚的谈话。例如今年初的一个新闻报道就引用了沙特阿拉伯年老的阿普杜拉国王对伊朗和巴基斯坦领导人进行挖苦的话。 与另一位伊拉克高官——总理努里卡迈勒马利基进行谈话的时候,阿普杜拉国王说:“你和伊拉克人民都在我心中,但是那个人除外。”国王说扎尔达礼总统是巴基斯坦进步的最大障碍。“一旦领导人腐败,”他说,“他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 美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去年在一份报告中说,“厄立特里亚官员要么腐败要么说谎”,拒绝承认支持索马里激进伊斯兰组织“青年党”。该份电报的其他内容就是谨慎地分析他们的猜测。 在克里斯托夫·W·戴尔任满三年津巴布韦大使后,于2007年离开津巴布韦时,在报告中对该国年老、古怪的罗伯特·穆加贝的描述极尽讽刺。这份报告中把他称为“聪明的战术家”,但是这掩盖不了他对经济事务的无知,他认为自己有18个博士学位就可以置经济学规律于不顾。 大量的外交电报有可能公开的问题自从5月以来在政府以及媒体之间就已开始讨论。当时一次网络聊天中,军事情报分析家陆军一等兵巴德力·曼宁就表示已经从一个军事电脑系统下载了包括“26万份来自世界各国大使馆以及领事馆的国务院电报”在内的机密文件。一等兵曼宁在与电脑黑客阿德里安·拉莫进行聊天时说,他已经把这些电报以及其他文件发给“维基解密”。 拉莫先生向联邦政府告发了曼宁,曼宁随后遭到逮捕。曼宁受到指控涉嫌结露机密文件,有可能遭受军事法庭的判决,如果罪名成立,有可能面临漫长的牢狱生涯。 今年7月与10月,《纽约时报》、英国《卫报》以及德国的《明镜》杂志同时报道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文章。这些收集的材料由“维基解密”在其网站中公布,有选择性地编撰阿富汗的文件以及众多伊拉克的报告。 历史学家的素材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外交电报都会被保密几十年。只有当事人退休多年或去世之后,这些文件才有可能交给历史学家作为素材。美国国务院曾出版过不加密的历史系列书籍《美国外交关系》,但这一丛书仅涉及至1972年的历史。 然而,此次《纽约时报》获得的约25万份机密文件中绝大部分为911事件之后的文件,只有几百份文件来自1966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其中许多文件透露了美国外交官极力对重大事件作出合理解释,但是未来走向他们难以预知。 在一份1979年的外交电报中,美国驻伊朗外交官布鲁斯·莱茵金(Bruce Laingen)以讽刺的口吻讲述他对刚刚发生的伊朗革命的看法:“或许波斯人心理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压倒一切的利己主义。”莱茵金建议美国政府在与伊朗新政府谈判的时候利用这一心理特点。不到三个月之后,莱茵金及其同事被激进的伊朗学生劫为人质,将卡特政府带入危机之中,也说明外交中表现傲慢的危害。 1989年,一名美国驻巴拿马市外交官仔细斟酌对巴拿马领导人诺瑞加的处理。当时,他在美国国内遭受滥用毒品的指控,面临国内和国际社会要求其下台的政治压力。这份电报把诺列加将军称为“生存大师”。然而,这封电报却对一周之后美国将入侵巴拿马,逼迫诺瑞加下台并将其逮捕的计划只字未提。 1990年,一名美国外交官从南非首都开普敦发回了一封振奋人心的电报:他刚刚从曼德拉的律师那里了解到,曼德拉27年的牢狱生活即将结束。这封电报描述了南非即将开启的大变革,甚至还谈到迎接美国民权领袖杰西·杰克逊的访问。 在此次泄露的有关近些年的大量文件中,超过一半的日期为2007年或之后。这些文件直接反映了美国外交官面临不确定的结果时的艰难抉择。阅读这些材料可以对美国外交一窥究竟,美国与不服从的世界各国打交道时采取的恐吓、诱惑和惩罚等手段。 在这个用卫星和光纤进行联络的时代,电报保留了它在早期技术时期留下的名声。长期以来电报是国务卿向外地和大使们发送命令,或者军政人员向华盛顿传送他们的分析的工具。 这些电报都有他们的专有名称:“科德尔(codel)”表示国会代表团;“签证毒蛇”表示某个危险人物的相关报告;“行动方针(démarche)”表示向外国政府发出的正式信息,通常是抗议或警告。 但是电报的内容通常是外交官对他所接触的外国官员的叙述,是外交扑克游戏中一方对另一方的估量,每一方都不会全部亮出他的底牌。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例子是,美国官员在2009年9月和2010年2月与阿富汗总统同父异母的兄弟艾哈迈德·瓦利·卡尔扎伊的会谈,他是属于塔利班势力范围的坎大哈省的权势人物。 美国官员这样描述卡尔扎伊道:他穿着整齐干净的传统束腰宽松裤子和衣服,表现得神经紧张而又急于表达他对坎大哈的国际形势的看法,试图用他在维瑞格球场附近经营芝加哥餐馆的怀旧故事赢得美国的支持。但是,在这封电报中醒目的提醒华盛顿:“艾哈迈德·瓦利·卡尔扎伊是坎大哈省的议会主席,如果我们必须与他进行交易,应当注意他被普遍认为是一个贪腐官员和毒品贩子。”(卡尔扎伊先生否认这些指控。)这些电报说明卡尔扎伊先生认为,美国从一个窃听者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信息都不是真的。 而二月份会谈后的一份电报,则更是昭示出美国政府与阿富汗政府之间的合作充满了各种欺骗。 电报中说:“卡尔扎伊表明他需要的时候将会伪装自己,他似乎不清楚我们对他的活动的了解情况。我们需要密切监视他的活动,经常性地传递美国容忍限度的明确信息给他。” 并非总谈正事 即使是在远离战区和国际维基的地方,美国的发言权也并非很大,好奇的外交官们可能成为不错的记者,发回生动的描绘,可以深化美国政府对异域的了解。 在2006年的一份报告中,眼界大开的美国外交官描绘了俄罗斯自治共和国达吉斯坦的一对交游广泛的夫妇举办的豪华婚礼,其中一名客人是主张以战争蹂躏车臣的铁腕人物,拉姆赞·卡德罗夫(Ramzan Kadyrov)。 外交官们告诉喝醉了的来宾们将100美元大钞扔给一名儿童舞者,然后在晚上乘着水上踏板小舟夜游里海。 “那名舞者大概从鹅卵石小道上捡起了有$5000美金,”一名外交官写道。主人后来告诉他拉姆赞·卡德罗夫为这对新人买了“五公斤的黄金”作为礼物。 “在舞蹈和快速游览之后,拉姆赞和他的护卫们就开车回了车臣,”这名外交官这样向华盛顿报告说,“我们问为什么拉姆赞不留在马哈奇卡拉过夜,得到的回复是‘拉姆赞从不在任何外地过夜。’” Scott Shane 从华盛顿、Andrew W.

阅读更多

[视频]PBS 中国曾劫持互联网流量

原文: China’s Internet ‘Hijacking’ Creates Worries For Security Experts 来源:PBS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26日 中文字幕:@xiaomi2020 主持人(Judy Woodruff) 准备在感恩节采购的朋友在上网购物的时候,关于网络安全的新问题重新浮现。 上周,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发布了一个关于中国崛起对美国的经济和安全意味着什么的报告。其中有一个发现是鲜为人知的中国国有企业在网上劫持互联网信息的细节。 Ray Suarez带给你这一报道。 [flashvideo filename=” http://media.yi-zhe.com/video/2010/11/China_hijacking_Internet_Traffic_20101129.MP4 ” width=420 height=347 /] 本视频[8:40]下载地址(直接右键单击下载): 地址一(MP4格式 52.24M) 、 地址二(WMV格式 57.79M) 、 地址三(FLV格式 39.29M) 记者(Ray Suarez) 在华盛顿特区之外的一家通讯公司,互联网工程师们监控着网络流量。通常,互联网都会选择最短的、最高效的方式连接世界上任何两台计算机。 电子路由器指导着联网上的数据流动,确保采取最短的路径,如同这儿的绿线显示的那样。但是,在今年4月份,寻找最短的通讯路由被转向中国。 看这些红线。在18分钟内,世界上有35,000到50,000的互联网数据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流向中国,中国电信制造了这一大规模绕行。 但是这些流量并没有停止。受影响的网络互联只是被延迟了不到1秒钟,无论是有人想要登录查看银行余额,还是想把孩子的照片发给奶奶,或是在网上购物,网络仍在工作。 但是,这些在华盛顿特区之外的网络操作中心的工程师们立刻注意到互联网的异常现象,他们的计算机屏幕上亮起了一排红色警报。 Neustar公司的Rodney Joffe: 我们立刻就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在那一段时期,警报响起。 记者(Ray Suarez) 现代互联网的设计师之一,Rodney Joffe,说这种流量转移是一件大事。他说这是因为位于中国、隶属于中国电信的互联网路由器向其他的网络路由器发出信号,说它们可以提供连接计算机的最快路径。 Rodney Joffe: 他们突然宣布,对网络上约15%的目的地,它们的能够提供最佳的途径,也就是说,它们有到达大量网络目的地的最佳方式,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过去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规模的流量转移。 记者(Ray Suarez) Joffe是Neustar的高级副总裁,高级技术专家,Neustar是一家全球化的科技和通讯企业。他同时也是为美国政府和业界提供咨询的电脑安全专家。 Rodney Joffe: 出现了这么大规模的问题,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事件。所以说,这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安全事故,不是个小问题,世界上99.9%的人甚至不会想到可以这么做。工程师们从未想过能这么干。 现在他们每个人白天黑夜都在想这件事,这对他们的网络有什么影响,他们可以如何利用它要看他们是安全专家还是黑客。 记者(Ray Suarez) 上周,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国会下属的一个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令人吃惊的报告。 英文全文PDF版 1 结论是?中国的国有电信公司,中国电讯“劫持了大量的互联网流量。” 中国政府和中国电信予以否认。一位外交部发言人说“这份报告忽略了事实,充满了冷战思维和政治偏见。” 记者(Ray Suarez) 当成千上万的电脑终端的所有通讯都被导向途经中国的时候,这包括了所有的网络传输数据,Email和即时消息,还有进出.mil,国防部的网络,.gov,这是美国政府部门的网站等等。美国参议院和NASA也有数据被分流了。 象Dell、Yahoo!、微软和IBM这些企业的数据也被传到了中国电讯。在四月的那天,登录五角大楼网站的官员们搜索的图片是途径中国再传到他们的屏幕上的。 还不清楚中国把这些互联网数据引导到他们那里有什么目的,也不清楚这些数据是否会被存下来,供日后检查。 但是,Larry Wortzel,一名负责调查这一事件的委员会成员对此表示担忧。 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的Larry Wortzel: 真正的担忧在于这是故意的,这些通讯被记录下来,它们将来可能会用于入侵和制造网络恶意软件。 Rodney Joffe: 只要数据流量经过中国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中国的设备,这些数据本身就可能被操纵。无论是被过滤了还是被屏蔽了,或者,可以被读到,那么就有可能对这些数据内容作标记,也可能作修改。 因此,比如说,我可以替换掉某人发给其他人的邮件中的一个字,邮件的接发者对此都一无所知。 记者(Ray Suarez) Joffe说,劫持互联网流量数据和中国过去所作所为是一致的 Rodney Joffe: 早在六、七年前,中国政府已经公开地明确表示,他们认为战争的下一前沿会发生在网络空间。这和本次事件看起来是一以贯之的。 记者(Ray Suarez) Larry Wortzel在到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工作之前是在军中情报机构工作。他曾担任美国驻中国武官。 Larry Wortzel: 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得知道可以利用18分钟的数据流量做很多事情。比如说,一名好的情报人员可以在国防部的18分钟流量中获取互联网地址,就某些事件,访问军中助理或高层官员或联合指挥作战部人员或和他所联系的所有人,以及他们的互联网地址。 也可以以某个工程师的名义发出Email,让它看起来就象是和你有关联的其他人发的,然后插入一个包含了恶意软件的附件。 记者(Ray Suarez) Wortzel说他曾经就成为过这类电脑攻击的对象。 Larry Wortzel: 大约八个月之前,我接到一封邮件,看起来是从海军作战系统指挥部发来的,邀请我参加一个关于某种导弹系统的会议,并要我打开附件,了解会议的日程。 不过,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很长时间没有和海军的任何人有什么联系了。我立刻就打电话给发邮件的人,她说:“我没有给我发过什么邮件。” 于是,我们检查了附件,这是一个非常糟的恶意软件,它所做的就是让其他人可以控制你的计算机。 记者(Ray Suarez) 虽然没有被欺骗、诱导或被盗的痕迹,Rodney Joffe认为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系统,确保这类劫持在将来难以重演,为了安全起见,要认为这不是偶然事件。 Rodney Joffe: 事实上,如果这些流量曾被检查过,你的数据流曾经是通过中国转道的,你的ID和密码有可能有风险。 如果我是某大型企业,或是涉足关键基础领域的大型组织,如果是政府,我现在可能坐立不安了。 记者(Ray Suarez) Joffe说,仅仅是这起劫持的案例足以让人们想象世界上的网络犯罪有多么猖獗。 Rodney Joffe: 我们知道犯罪分子们已经在讨论这个。过去的五、六个月中我们已经见识过。对他们来说这是件大好事,因为这给了他们从未想过的载体。 记者(Ray Suarez) Joffe 和 Wortzel都认为全球互联网每天的使用爆炸性增长,部分是因为对它的日常操作基于的是信任。失去了这种信任,家庭用户、企业和政府都会开始退避三舍,并瓦解网络这场现代奇迹。 1 我们在寻找愿意合作翻译整篇报告的志愿者,将你的译文(部分也可)发给:xiaomi2020#gmail.com 点击 这里 订阅及墙内看译者; 看不到相关阅读?点击 这里 一键翻墙 相关阅读 译者合集导读:谷歌vs.中国 第二季 追踪 法新社 维基泄密 中国政府导演针对Google的攻击及朝鲜问题和收买吉尔吉斯斯坦等 美联社:五角大楼瞄准中国的网络威胁 商务内幕:在Google与中国的摊牌中谁赢了? 华尔街日报:有中国特色的Google 六格漫画:中国的互联网 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变化对比 纽约时报:中国反击谷歌撤离,限制访问其香港站点 纽约时报访谈:Sergey Brin谈Google在中国的举动 经济学人:Google考虑离开中国:败走的搜索 安装适合你的浏览器的 红杏插件 一键翻墙 翻墙看《译者》 https://yyii.org 发送邮件到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订阅《译者》 使用Google Reader猛击 这里 订阅《译者》; 译者精华杂志版下载大全 参与《译者》的多种方式。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 CC协议2.5 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阅读更多

思想库报告302搬迁还是拆迁

编辑手记       据有关媒体报道,新拆迁条例有望于近期出台,今后涉及到强制拆迁拟全部由法院裁决。这能否解决中国众多的拆迁悲剧?目前来看,城市房屋拆迁已经逐步规范,主要问题来自城乡接合地,这些区域并不适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即使新拆迁条例获得通过,悲剧仍不可避免。       中国当前经济运行的矛头已经转向了通货膨胀,由于而本次通胀发生在危机之后、全球统一的反危机宽松货币政策之下,通胀形势更加复杂。危机前“高增长、低通胀、小波动”的经济运行局面已经结束,接下来我们将面临的是经济形势“动荡”的年代。面对通胀,我国政府11月出台的稳定物价措施涉及16个方面,其中包括对农产品的价格控制,这样的行政方式是否有效?       税收和预算是美国政治里最受老百姓关注的一部分,因为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果政府不能清楚的说明税收的用途,那么美国百姓就会要求少交税和多给权,并且找说的清楚的人来干。       三农困境下,我国农民出路何在?冯兴元认为,今后的农民要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么不搞农业;要么成为农场主,农业企业主,几乎不搞农业的兼业农户,要么干脆不当农户。       相关研究表明,旨在提高劳动者收入,改善工人境况的《劳动合同法》,两年以来的实际效果恐怕与立法初衷相反。《劳动合同法》错在哪里?       思想库报告是一个开放性的刊物,欢迎各位订阅者就公共政策或者您感兴趣的领域向我们投稿,来稿请发送至 thinksifl@gmail.com ,一经采用,文章将被刊登于思想库博客 think.sifl.org 与更多人分享观点。同时,我们也欢迎各位订阅者发表您对本刊的意见建议。 目 录 房地产 且慢为新拆迁条例鼓掌 宏观经济与金融 遏制通胀须在调整结构中“获解” 动荡的开始 财政税收 要么少交税,要么多给权 区域产业 要搞什么样的农业,做什么样的农民? 教育劳工 《劳动合同法》错在哪里     《思想库报告》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出品的一份公益性电子刊物,以国际智库之思想,关照中国改革之现实。长期聚焦于中国公共政策的各个领域,采用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为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决策者提供了大量智识,成为与中国共同成长的思想力量。更多内容请登录思想库独立博客 think.sifl.org 。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S词条】梅大高速塌方事故

【文章总汇】哥大学生抗议风波

四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香飘飘不是爱国,是爱钱”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