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昼工作室|县城心理咨询室,打捞“问题少年”
相比心理资源广泛分布的城市,县域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是心理服务的空白地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师选择来到县城,开设起当地的第一间心理咨询室。这些隐藏在住宅区、农田旁的空间里,接纳最多的是迷茫的小城少年,也不乏焦虑的父母和濒临崩溃的中年人。它就像一面镜子, 慢慢映照出县城里,那些被压抑已久的情绪和被忽视的心理需求。
2025年6 月12日
相比心理资源广泛分布的城市,县域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是心理服务的空白地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师选择来到县城,开设起当地的第一间心理咨询室。这些隐藏在住宅区、农田旁的空间里,接纳最多的是迷茫的小城少年,也不乏焦虑的父母和濒临崩溃的中年人。它就像一面镜子, 慢慢映照出县城里,那些被压抑已久的情绪和被忽视的心理需求。
2025年6 月12日
普通老百姓,手里能有什么维权的武器呢?无非献祭肉身,要么跳,要么捅,以血肉之躯,试图博得一个结果,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在系统性的烂尾楼面前,牺牲了肉身也换不来结果的悲剧,不断上演……如果能如期拿到自己的房子,谁愿意“擦边”呢?
2025年6 月12日
2025年5月13日,15岁女孩刘靖蕾通过Bilibili平台向“特训矫正学校受害者救援小组”发出求助信息,主要为其同学争取援助,随后她加入了该小组针对贵州某学校的调查及救援行动。2025年5月22日,刘靖蕾向救援小组成员发送紧急求救短信,称有三名自称来自“网监部门”的男子进入她家中,她借上厕所的机会发出信息,随后失联。
2025年6 月11日
刘东林之死,至今成了一个迷。但据和刘东林一起被抓的工友们在后来的控诉材料里称,他们在指居的银河宾馆,遭到包括但不限于擀面杖碾过小腿,手摇发电机电击等刑讯逼供。
2025年6 月11日
更为关键的是,无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性生活正在减少。北大和复旦调查显示“95后”仅50%每周有性生活,这种需求的下滑一定程度上也在冲击伟哥类药物市场。
2025年6 月11日
“就是大家其实都有一个共识中国喜剧就是要完蛋了。就是中国喜剧没有未来,就大家都是能过一天。是一天都是比较悲观的态度。”
2025年6 月11日
2025年,广西灵山县檀圩镇茶亭村。一排村民跪在被挖掘机碾过的山路上,向在场的相关部门人员高举投诉材料。他们面前,六炉山风电场项目的挖掘机轰鸣作响,山体裸露的黄土如伤口般刺眼,山下村民的饮用水源已浑浊如泥浆。
2025年6 月11日
他们的愿望要圆满得多,只想取“韦神”身上成功的一面——读北大,同时让孩子身体健全,毕业能拥有远大前程,升官发财。 他们在膜拜韦神的同时,心中可能也暗自满足:我的孩子实际上比他强多了,他们通过“膜拜韦神”,实际上确证的是自己的优势地位。
2025年6 月11日
这几年,地方融媒总想折腾点新玩意儿,但笑话不断,只能让人慨叹,现在媒体门槛真是太低,低到造假宣传这个老本行都干不好……我感叹的是,媒体这一行,真的堕落到连搞个小小的造假文宣都能弄得一屁股屎的地步了吗?
2025年6 月10日
“依法依规”“渠道畅通”,这两个词在过去几年里,我已听的太多,到头来不过就是压案子、压舆情的套路,用“永不回应”的庞大程序,把人的心气磨死。2019年10月,得知刘东林死讯,我们曾赶赴石家庄,“依法依规”“渠道畅通”地向石家庄市和河北省各机关提交控告材料,却根本没人接收,我们家属在2019年的控告、举报痕迹,甚至没有机关记录在案。
2025年6 月10日
很反感“咱妈”这个词,包括“妈妈岗”也是——模糊本体喻体的同时,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权益异化为上位者的恩情,性别刻板印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登到没边。
2025年6 月10日
即使《北回归线》的经典,当年也被法官斥为”邪恶臭味”的下流图书,艺术价值的标准一直在变化。在我们国家,采用作品分级管理的方法,可能更加具有可实现性。
2025年6 月10日
“指居”这个词了,在河北石家庄,似乎还带着九十年代的粗粝感。昨天(6月10日),这种粗粝感终于扑到了调查记者身上。
2025年6 月10日
奇怪的是,艾青坐民国的牢,罪名是“危害民国罪”。那么问题来了,他爱得那么痴狂,为啥国不领情?穆旦在上述诗中预言,“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个民族起来不起来,跟他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民族起来,穆老师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可是,我只看到乌泱泱的人群,把他和艾青、老舍的头按下去,怒吼着逼他们向民族忏悔。
2025年6 月10日
“这些行动依靠统战部、使领馆官员和侨领等协调网络,采用包括物理袭击、恐吓、滥用国际法律系统、数字监控、在线骚扰,以及针对抗议者国内亲属的集体惩罚等策略,以压制海外的批评声音。”
2025年6 月10日
南沙方舱医院自11月14日动工,至少9000名建设者在项目一线战斗,700余台施工机械全面投入建设。11月25日,南沙方舱全面建成并交付,历时仅12天。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公布新冠病毒防疫措施“新十条”……投入使用仅10天的南沙万顷沙方舱,顿时失去了用武之地。
2025年6 月10日
当黄杨钿甜的耳环与雅安地震捐款、董袭莹4年拿得的学位与普通医学生苦读11年、那尔那茜的委培名额与边疆学子命运产生勾连时,真相的稀缺必然催生民间解读。“谣言是与当局的一种关系:它揭露秘密,迫使当局开口说话。”传播学者卡普费雷道破了其中的反抗逻辑。在权力与资源的黑箱前,谣言成了弱者最后的监督武器。
2025年6 月9日
中国人喜欢造神,尤其喜欢将一些看似“不正常”的人捧成神。韦东奕当年被捧,多半跟他的外形有关,因为很符合一些中国人的想象——搞学术的就应该是书呆子,或者生活粗糙不拘小节。
2025年6 月9日
“自愿”两个字有时写得漂亮,可一旦绑定了医生KPI,绑架了家属情感,最后很可能就会变成:“你可以不买,只是你要承受代价。”
2025年6 月9日
溶洞里发现了垃圾,被曝光了还知道清理,干部队伍里发现了垃圾,怎么不及时清理?这样的垃圾不清理掉还留在组织里增加垃圾浓度吗?
2025年6 月9日
卡夫卡手稿也不“转”啊,不也传世了——哎呀妈呀,一用“专转传”话语,感觉说的真不是人话了。上海高考作文把我整迷糊了。专、转、传,这算是什么逻辑下的分类呢?都带“专”就行?真想给出题老师一砖!一个朋友说这是“脑残+强迫症”逻辑。
2025年6 月9日
有人说,蒋雨融其实是被迫成为了中美政治斗争与中国社会愤怒的靶子,人们在批评她的时候,可能是对于“人类共荣共衰”(蒋雨融原话)感到结果上的无比失望——在中国,一方面“协和4+4”这样的特权通道事件层出不穷,很多家庭西方求学、中国接班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当局已经屏蔽互联网20余年,近一代人失去了信息自由的基本人权……
2025年6 月9日
高考仍然是许多孩子的出路关键,这一点不可否认,即使出路正变得越来越有限,父母对孩子高考的关切也很正常。但在我看来,高考生家长的那些巫术行为,不仅仅丑陋,还恰恰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孩子们为何如此艰难——这些愚昧的人有没有想过,自己给孩子带来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2025年6 月9日
韦东奕才33岁,如你所见,已经缺失了半排牙齿,眼眶、脸颊的状态,稍有医学常识的读者都能看出来,他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相当危险。请注意,这绝不是什么生活朴素,也绝不是什么不修边幅,而是长期营养不良与特定生活方式造成的健康状况恶化。而牙齿的缺失会进一步限制营养的摄入,让健康陷入恶性循环。
2025年6 月8日
和许多遭受职场性侵害的人一样,她患上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向公司请病假,而公司不仅不认,还停发她的工资,停用OA系统和邮箱,移出工作群,最终以严重旷工为由将她开除。她曾经信任的同事,大多站在了她的对立面。
2025年6 月7日
对她来说,在这片土地上身为女权主义者和跨性别,是一种“巨大的不幸”。但能够和女权伙伴建立真诚的关系,不被当作异类,拥有一段自然相处的时光,哪怕只是朋友在冬日的街头贴紧她的身体,或是自然地捡起她裙子上的碎发,她就觉得这份幸运抵得过所有痛苦。
2025年6 月7日
当代大学存在太多腐败。有时它更像游乐园、精英会员俱乐部、公司——除了生产知识并与世界分享的地方。但在最好的时候,大学是这样一个不可能的幻想——一个我们可以测试危险、非正统思想的地方,一个我们可以梦想更好世界的地方,一个我们可以犯错误的地方,一个我们可以改变想法的地方。心灵的生活是乌托邦,历史证明了它的脆弱性。如果我们停止为它而战,它就会死亡。
2025年6 月7日
这些年,张雪峰争议不断,总在风口浪尖处讲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几乎每次他关于高考与考研的发声,都会掀起一阵巨浪。曾经口口声声说着不希望自己太娱乐化的张雪峰,早已成为娱乐中的重要一环。
2025年6 月6日
这里是安徽六安的毛坦厂中学,一个“老百姓孩子上大学的阶梯”,其周边聚集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学生,和他们身后的家长——在外打工的爸爸,和1.2万名来此陪读的妈妈。
2025年6 月6日
医生的医学科普,本质上是减少了医院和病人的信息差,医生挣了流量,却让医院的病人减少了,本来可看可不看的病,看了科普就让它自愈了,还有那些小病也没法大治了。
2025年6 月6日
“我觉得‘假大空’的批评,某种意义上不是对于我文本的批评,而是射了一种社会情绪。现在是一个大家对于宏大叙事非常疲惫的时代,他们可能听了非常多这样的话,感到失望或者愤怒,结果这个时候我振臂一呼,说,不要忘记了人与人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就像在废墟里面炫耀你还活着的一个状态。”
2025年6 月6日
没有获利,以及获利金额极低的网文作者是否有罪?如何认定淫秽物品以及由谁来认定?淫秽物品具体的获利金额、点击量如何计算?以及20多年前针对电子淫秽物品的司法解释,是否还适用于如今的社会?
2025年6 月5日
目前,虽然交警判薛女士主责,但6月24日,也就是20天后,此事将会开庭。面对舆论热度如此之高的事件,或许法院真的得把控好了。千万不要像曾经的奇葩判决一样,又开一个遗臭万年的先例。更关键的是,这样的口子一开,等于打开了人性的魔盒,后果不堪设想。
2025年6 月5日
她明明好像去过不少地方,参与了许多项目,但对“苦难”的认知,似乎只来源于网络自媒体。有哪怕一个超出普通网民的认知的吗?没有……仿佛只在乎填满履历,历数一堆打卡点,之后归结语居然是:我们的共同点是都来自哈佛!现场竟掌声雷动,让人闻之尴尬。
2025年6 月4日
当我们在纪念六四时,其实是在说:我们不是彼此的敌人。我们有敌人——一个让人们噤声、制造恐惧、鼓励背叛的体制;一个让真相变成谣言、让正义变成「寻衅滋事」的制度。
2025年6 月4日
香港媒体《集志社》于2025年6月3日发表了一篇六四主题的文章《历史学者何晓清的自白:我与香港的四个六四时刻》,梳理了何晓清与香港的几段六四故事。从中,可以看到这位学者如何冒着风险于2019年来到香港任教,又如何因为守护六四记忆逐步成为当权者的眼中钉,最终被香港政府拒之门外的过程。
2025年6 月4日
1989年春夏之交,众多市民、学生齐聚天安门广场,呼喊“民主”、“自由”、“反对腐败”……然而,6月3日至4日,中共当局出动军力对手无寸铁的学生、市民展开血腥镇压。坦克碾过长安街,枪声响彻长夜。随后,有人倒下,有人失踪,有人逃亡,有人至今保持沉默……
2025年6 月4日
2025年“五一”假期刚结束,一个惊人消息在北京法律圈流传:“北京三中院出了个大瓜,执行助理法官卷走了几个亿的执行款,跑日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