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刃|为什么会有人怀念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时代没有这些乱象,是因为那时候对社会有着极其严密的控制,没有社会乱象的原因,是所有人都在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付出贫困的代价。我们要做的是坚持呼吁建立法治社会,而非人治社会,这样才能逐渐减少社会乱象。但计划经济其实是妥妥的人治社会,因为计划经济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法律,当经济都能依靠行政命令解决、结婚也要组织批准,还有什么是行政命令无法控制的呢?
2024年11 月21日
计划经济时代没有这些乱象,是因为那时候对社会有着极其严密的控制,没有社会乱象的原因,是所有人都在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付出贫困的代价。我们要做的是坚持呼吁建立法治社会,而非人治社会,这样才能逐渐减少社会乱象。但计划经济其实是妥妥的人治社会,因为计划经济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法律,当经济都能依靠行政命令解决、结婚也要组织批准,还有什么是行政命令无法控制的呢?
2024年11 月20日
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是6.3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
2024年11 月20日
“对无收入者免单”现象正在全国蔓延。凤凰网发现,包括但不限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重庆、郑州、杭州、银川、菏泽、赤壁等一二三线城市都有出现,一个城市出现一两家后,很快会有餐厅效仿加入,其中有连锁餐饮,但更多是个体小店。
2024年11 月20日
这些天,社会上戾气横生,让人忧虑不安。这样的情绪背后,或许正是因为许多人未能感受到足够的善意与温暖。假如那些迷失的心灵,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够收到一碗热汤面、一次温柔的鼓励,也许就不会再被绝望吞噬;那些车也许就不会横冲直撞,那些锋利的刀具或许会被放下,归回它们该待的地方。
2024年11 月20日
在纪念逝者之外,我们仍然有巨大的疑问,是什么让樊某不惜用“同归于尽”的方式处理问题?在珠海撞车事件发生之后5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又发生了一起持刀伤人案件,造成8人死亡,17人受伤。为何无差别杀人事件一再发生?如果我们对此一无所知,我们要如何才能重建社会的安全网?
2024年11 月20日
12月26日,河南开封。一对男女在车上疑似吵架后,男子当街殴打女子,随后男子开车撞击女子,甚至在十字路口试图无差别撞击路人。2月9日,山东莒县。一男子趁过年潜入村中随机杀害多人,并躲在屋内,诱杀赶来的医护人员…….
2024年11 月20日
社会,我们所谓公共领域,只是一个许愿撒气的厕所,从来没有获得真正的地位并受到呵护。对于构成社会的其它人,上位者不在乎,失意的下位者们亦是如此。
2024年11 月19日
涉事学校附近一商铺老板亦向笔者回忆了现场情况:今日早上,学生们陆续走入永安小学正门(南门),一辆“两厢的白色suv”突然冲撞人群,老板的妻子当时在送孩子上学,告诉他消息后,他第一时间赶过去,看到地上一片惨状——倒了十多个孩子,还有几名保安也被撞倒了。
2024年11 月19日
王业的母亲说,“儿子说自己要做职务犯罪起诉指控金额数亿元、全案进行无罪辩解的第一人。为此,清华计算机系毕业、没有学过一天法律的他,现在在看守所里每天自学法律,已准备了上百万字的辩护材料。”
2024年11 月19日
无差别杀人案的发生总是令人痛心,因为受袭者往往是社会中最羸弱无力的妇孺和老人,他们倒在癫狂者的刀下和车下,也撕裂着每个人的心。在一件件案件发生时,我们总会追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这些人如此癫狂,以至将屠刀一次次地挥向无辜者?这个责任到底是在犯罪人自己还是社会?但无论如何归因,我们需要做的可能都是正视问题。
2024年11 月19日
众所周知,中国的相当部分中职学校,是以前高考不理想的高中改制而来。而高职院校,则是在高校高速扩招过程被抛下的中专学校……如此一来,举办这些学校的最初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安置教职员工或者盈利,一开始的动机就不是很“纯正”,自带一些难以痊愈的痼疾。办得好的是少数,办不好的是多数。
2024年11 月19日
新冠疫情管控虽然已经过去2年,但当初用于防疫的大量物资、设备,甚至方舱等建筑,至今仍未得到妥善处理。由疫情防控超高社会成本带来的衍生问题此刻正深入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笔债,我们不知道还要还多久。
2024年11 月18日
最近一段时间,无差别伤人事件在中国频频发生,“四无五失”、“八失人员”、“三低三少”等维稳新词开始被人们所熟悉。发生在珠海、宜兴的无差别伤人事件都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反响,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的举动也引发热议。
2024年11 月18日
11月15日,据央视新闻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习近平在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进行会谈时,他说“这是我第三次访问秘鲁…..我强烈感受到秘鲁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但却误将“秘鲁(bì lǔ)”读成了“ (mì lǔ)”。
2024年11 月18日
“只是过渡一下”,是施工方的单方说辞,考虑到一个“牛皮纸”井盖才160元,远低于正常价格,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就是要偷工减料,从而榨取更多利润。若真只是用来过渡,为何不在井盖周边设置安全提示,为何媒体一介入,合格井盖立即就有货了?
2024年11 月18日
说出真相就是有罪,就是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病,把孤勇者塑造成病人,是强权者屡试不爽的把戏。要把一个敢说真话的人弄臭弄脏,就说他有病。
2024年11 月18日
信息作为一种日益重要的资源,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权力的觊觎和掌控。在突发事件中,即便是社会事件而非政治事件,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也可能被垄断。公众所看到的内容,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进步和媒体多样性,还受到权力意志的左右。
2024年11 月18日
2010年开始,徐维华开始接触失地女性的诉讼。她发现女性遇到的问题会叠加。比如女性受到家暴,同时她是一个农村出嫁女,因为在本村失去宅基地,考虑到离婚后她无处可去,她难以一下子就离开家暴的丈夫,容易陷入受虐的循环中。徐维华对我说出的个人经历,是一代女性如何完成自我教育,又如何施以援手的故事,也是30多年中国女性争取权利的历史一角。
2024年11 月18日
在我的一篇小说中,我写过一个情节,就是冲上讲台夺下话筒,说出所有的真话。那也算是我对自己青春的一种“意淫”。没想到,在这个视频当中,那位少年居然真的做了那样的事情。他真的很酷,即便在被揪下去的时候,他依然保持着反抗的姿势和声音。
2024年11 月18日
无差别袭击让我们所有人都成了幸存者,这种野蛮、凶残的恶劣手法暴露了它们的怯懦和无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不欺压妇孺、不伤害无辜,必须是我们每个人的底线。社会治理者应尽快找到问题根源和解决办法。
2024年11 月17日
体制之外的一个广大的民间社会,曾经被压制,但如今民间要对公共生活的有力“发声”,多元开放的意识持续激发行动热情,年轻世代的批判与独立亦涌动迸发。
2024年11 月17日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无法移民,就要做点什么来改变环境。既然无处可逃,就勇敢一点,投入某种创造之中。去信任,去关爱。去倾听,去表达。它可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也许能改变他人的轨迹。这就是改变世界。
2024年11 月16日
在广东珠海航展开幕前夕,一名62岁的樊姓男子于11日晚驾驶越野车闯入珠海体育中心的内部道路,对正在健身的人群进行无差别的冲撞、碾压……这起蓄意驾车撞人事件造成了近年来罕见的重大伤亡,据官方通报称,总共有35人死亡43人受伤。而在尚未问讯嫌犯的情况下,警方还披露,“案件系樊某对其离婚后财产分割结果不满引致”。
2024年11 月16日
本文集中研究20起报复社会案例,分析报复社会者的报复心理,区分了市场排斥、参与排斥、公共服务排斥、社会关系排斥等四类来源。当被排斥者遭遇社会挫折而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源和心理资源疏解负面情绪时,很可能形成报复心理,进而诉诸极端情绪与报复行动。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报复社会的犯罪行为属于一种表演式暴力,施暴者欲以极端行为博得舆论关注和社会承认。
2024年11 月16日
1把紫砂壶需要1个盖子,10把紫砂壶就需要10个盖子,这样才能各得其所。现在的社会情况是,10把壶只有8个盖子,无论你怎么腾挪遮掩,总有两把壶是罩不住的。用这样的壶来喝茶,就总会有热水倾洒烫到手的时候。
2024年11 月16日
2024年11月16日,江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发生持刀伤人案件,目前已造成8死17伤。目前墙内新闻报道多数已删除,只有警方通报。
2024年11 月16日
“理想岛”转载的版本为规避审查,将北大教授吴飞原文中的“三角地”改为“s角地”,将“文革”替换为“WG”。但转载后不久,文章即被删除。
2024年11 月16日
有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发生火灾了,我看了网上的照片,失火的宿舍在底楼,一间宿舍都烧红了,火苗和黑烟一直往楼上窜。结果学生们逃生的时候,堵在宿舍门口的刷脸闸机这里,幸亏后来火灾被扑灭了,没有酿成大的后果。我看完这篇报道,觉得有两点非常让我吃惊。
2024年11 月16日
11月15日,一段视频引起网络热议。视频中,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拿起话筒说:“有钱建安娜草堂,没钱修学生宿舍。”随后,该学生被校方工作人员制止并带离操场。相关视频显示,“学生上台指责学校”的场景发生在富宁县第一中学文体艺术节上,该活动于2024年11月12日至15日举办。
2024年11 月15日
自2017年中国实行实名制政策以来,社交媒体应用的全球下载量大幅下降,部分应用的下载量甚至减少了82%。
2024年11 月15日
姜萍事件的起点是一连串自以为是的“乌龙”,涉事各方都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业内早就习以为常的小事情,玩了一点点见不得光但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心思。谁都没想到,一个数学天才少女横空出世的故事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会引发海啸般的舆论关注。
2024年11 月15日
我们住的确实是烂尾楼,但这不应该是我们自卑或被别人嘲笑的理由。世界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很快就会有一个温暖的家,他们早晚会把我们的家弄好。
2024年11 月15日
在胡耀邦的倡议推动下,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废除了“锄奸部”和“线人制度”。当时陕甘宁边区仅有150余万人,但锄奸部却有9000多个工作点,10多万名锄奸团员。胡耀邦认为,线人制度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破坏同志之间的信任,“反特”应该依靠群众路线和加强党员纪律性,而不是依赖线人。
2024年11 月14日
既然做了这么扎实的临床试验,那就老老实实接受结果,面对现实,这个中成药不行,你们还可以试下一个啊。已经铁证如山证明“中风醒脑方”的疗效不行了,还要再试,还要强推,这恐怕不符合医学伦理与做人底线吧?
2024年11 月14日
夜骑是大学生浪掷时光的方式,将荷尔蒙交付某种未知,然后在全面的算计中膨胀为必须被管制的无序之力。这不是对青春的讽刺,而是对社会荒芜的嘲讽。拔高夜骑的意义是不对的,可它凝聚的那些东西,召唤的解读,不知包含多少错付与浪费。
2024年11 月14日
在当下社会里来关注谋杀式自杀,不但要关注“男性失败”或男性五失人员,更要反省各个层面社会文化对霸权男性气质的推崇(一言堂、不由分说、不容置辩、靠拳头说话、就是硬刚、把xxx打趴了吓尿了)在街头暴力悲剧中起的形塑作用。
2024年11 月14日
信息技术的进步,并不一定意味着新闻的进步或社会进步,有时恰恰相反……如果官方是信息的唯一出口,或者被定义为唯一的权威出口,那这样的信息就可以视作天然不可信的。因为垄断本身,就意味着不客观,就意味单方面的利益。
2024年11 月14日
在社会学上意义上,珠海驾车撞人案已不是单纯的社会治安问题或孤立的犯罪现象,它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折射出,在今天的社会心理版图上,出现了一个呈畸形走势的暴戾心理。这一次非常不愿意看到,舆论鼎沸数日、街谈巷议一番之后…..烦某最终成为一个标签化、模糊化、概念化存在。
2024年11 月14日
11月12日,深圳市公安局反恐怖工作支队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呼吁民众牢记遇到极端驾车冲撞时应采取的“躲、避、掷”三招,也提醒如无必要,尽量不去人群密集聚集区,特别是没有设置车辆隔离带的人群密集区域。
2024年11 月13日
记者Nyrola Elimä和Ben Mauk在《纽约时报杂志》上发表历时两年完成的深度报道,讲述维吾尔人Hasan Imam从新疆逃离定居海外的艰辛历程。文章写道,即便离开中国,“维吾尔人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真正的安全。” CDT持续关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维吾尔人的境遇,并记录相关网络审查和抵抗行动。
2024年11 月13日
这是一名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的经历,也是她18年人生中一次难得的狂欢。她没告诉家人,夜骑5小时,忍着寒冷、饥饿、疲惫,和朋友肆意享受着青春的“Passion”,但几天后,一切都变了。她的学校发布了“封校”通知,舆论场里不再是“青春真好”,许多媒体、网友开始转向,批评“夜骑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