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媒体

定焦|热锅上的预制菜

9月开学以来,“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事情的起因是,江西某地的中央厨房给当地公办幼儿园配送预制菜,因食物质量差、口感差、配送不及时,部分学生出现身体不适,引起了家长的愤慨和投诉。

正面连接|中国式摇滚席卷石家庄

有领导问韩强,能不能把《杀不死的石家庄人》用作活动主题曲?韩强说:千万不要,矛盾点太大,一定会被广大乐迷喷成筛子。那是两年前,河北共青团根据《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改编的……

汽车商业评论|强拆,抽贷,石家庄近200家4S店的灭顶之灾

“简直是胡闹,把店拆了就为了搬到马路对面?”一期的多位经销商气愤难平,“这么做是违法的。”经销商们说,不拆、不签新协议的话,等两天就要断水断电。他们觉得很悲凉:“朝令夕改,无所适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北青深一度|秀才拉黑了给他打赏十几万的流水线女工

塌房来的不算突然,今年7月起,多位网友自称被秀才诱骗打赏。深一度采访了其中几位“受害者”,一名62岁的北京大妈称,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她给秀才打赏价值近52万的礼物,不仅花光了自己的养老钱,还因此和老伴离婚。

南方都市报|治安管理处罚法时隔17年修改,征求意见一周收到7万条建议

被称作“小刑法”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17年后迎来首次大修。9月1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30日。全国人大官网显示,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8天来,已收到59302人提出的70161条修改意见,是同期征求意见的五部法律草案中最多的一部。

【立此存照】中国人大网|《治安管理处罚法》修改前后对照表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flk.npc.gov.cn)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404文库】湖北发布|Xi’s Moments点赞!

近日,海外官方推特账号 @Xi’s Moments 转载了湖北发布的原创视频《武汉空轨线试车像科幻小说场景一样》并@了湖北发布的推特姊妹账号Open Hubei…….

每日人物|茅台蹭热度,瑞幸入豪门

蜜雪冰城开始卖炸串的时候,瑞幸和茅台卖起了酱香拿铁。不少瑞幸的粉丝感觉到“扬眉吐气”。此前,蜜雪冰城和中国邮政联名,这被称作“入编”,铺天盖地的评论里,都是蜜雪冰城对瑞幸的冷嘲热讽:“亲爱的瑞,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上岸了。”

【404帖子】网易新闻|邻国排放核污水,我们应该早做准备

网易新闻:鉴于邻国排放核污水,小编认为我们应该早做准备,比如:1. 不要结婚生孩子,不能污染祖国的下一代 2. 多存款,少消费,以备意外发生 3. 不要买房,不要买车,人可能活不了那么久 4. 尽量在家躺平,不要出门乱跑,不上班也没关系

每日人物|那些选择不交社保的年轻人

许多暂时没有稳定工作的年轻人和自由职业者,开始权衡交社保到底有没有用,对于他们来说,退休还很遥远,社保最大的作用是和这个城市的连接——买房、买车,过上稳定的生活,社保都是一个基础。而现在,他们觉得,这个连接,似乎也没那么重要。

极昼工作室|郑州夏天里,以桥为家的日结工

有老去的第一代民工抢不到活,就住在烂尾楼旁便宜的毛坯屋里。有人做工受伤后不能动,无处可去,几个月都躺在大桥下。那是仅有的阴凉处,还有女人抱着孩子等丈夫做工归来,甚至自己也要与男人们争抢一份活儿,而只能被给到更低廉的工钱。

中国新闻周刊|洪水退去,生活继续

8月8日,黑龙江省五常市,经历洪灾后首日放晴,午后温度开始慢慢升高,稻田里阳光直射皮肤时能感到微微的灼烧感。五常市区已几乎看不出这里曾遭受过暴雨……行驶两个小时后,看到被洪水冲断桥梁的和平桥,这场洪灾遗留的痕迹才慢慢显现。

三联生活周刊|黑龙江、吉林暴雨:被淹没的稻田与失联的村民

这次受灾的重点区域之一,是黑龙江省五常市,一个被称为“水稻王国”的县级市。与五常市相邻的尚志市、吉林舒兰市同样受损严重。这些地方除了道路、桥梁等硬件设施受损,停水停电外,村民还失去了他们依赖的庄稼、房屋。在舒兰市山村里,一些失联的村民至今还没被找到。

真实故事计划Pro|「小姐代言人」的退却

曾经的网络红人“流氓燕”收起锋芒,卖起了花草图案的瓷器。十余年前,叶海燕走进卖淫场所,为性工作者发声,被视作“小姐代言人”,硬杠嫖宿幼女事件,在网络世界掀起巨浪。现在,她找到了伴侣,隐身在瓷器店里,过着小心翼翼的平静生活。

在人间|涿州孤岛,等待救援的60小时

网友们热议着地库塌陷的时间节点,外来的媒体电话不停追问着地陷的体感,但身处孤岛的徐女士说,“那个时间,谁还关心塌陷?”他们关心的只剩下:什么时候能出去?

南方人物周刊|涿州不懂水灾,救援困于急流

在涿州,水灾罕见。因而人们普遍没有意识到各种预警信息背后的严重性,一个北方小城对水灾后的基础设施崩溃也缺乏准备,甚至连不少北方救援队,也缺乏在急流水域驾船施救的必要经验和技术。

中国新闻周刊|此轮北京暴雨中,为何门头沟和房山降雨量最大?

随着“杜苏芮”残余环流持续北上,从7月29日开始,华北、黄淮一带的降雨逐渐铺展。此次北京的降水持续时间较长,预计将超过70小时。有受访专家提到,此轮降雨持续时间长,带来的灾害影响非常严重。此外,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此类极端灾害将频发。

【旧闻重温】中国青年报|“情绪稳定”终于被扫进垃圾堆了

当重大事故或灾害突然降临,造成人员伤亡,其家人必然悲痛欲绝、呼天抢地,怎会“情绪稳定”?这种所谓“情绪稳定”,其实是记者的造谣,也违背了新闻从业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但如果许多记者都如此胡说,就不能单从个人道德上找原因,而应找到其制度上的土壤。

上观新闻|坍塌之后,齐齐哈尔的全城送别

这些天,齐齐哈尔市的外卖骑手们在三十四中校门口来去匆匆,送单的频率越来越高。三十四中正对永安大街,街边停满了骑手们的电瓶车,他们在花丛中一遍又一遍地拆着零食包装袋,给奶茶插吸管。

冰川思享号|陕西惊现中考移民,有人坐不住了

回流生所引发的争议,是多重矛盾叠加的结果。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洼地民众,希望往高处走;高处的家长,长期享受红利之后,又觉得资源应该是自己专属的,不容外人染指。

【重温】南方人物周刊|郝劲松:不服从的公民

“当你去推动政府的时候,你首先要让政府觉得这个力量它是能承受的,是安全的,目的是要把它往前推动。在这种状态下政府是安全的,你也是安全的,跑道以外的人也看到了郝劲松是安全的”

人物|一个环卫女工决定反抗

黄微说,以前自己不会这样,总觉得“我一个打工人没有说话的份量,你越是跟他顶,他越是整你”。但现在她看到,这一切都有松动的可能。

【立此存照】消失的他:外交部长秦刚去哪儿了?

外交部长秦刚长时间的“消失”令网民感到好奇,与此同时,微博疑将“秦刚”的搜索结果进行了禁搜处理,仅显示加V用户的信息。有网民在 @法律界网站 、@今日俄罗斯RT 的两条微博下评论,最终两个账号都开启了“评论隐藏”功能。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