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司法腐败

贺卫方 | 破解司法腐败,构建更独立和公正的司法

破解司法腐败,构建更独立和公正的司法 《财经》杂志 2013年5月27日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13-05-27/112828780.html   司法改革并不完全在司法领域中完成,建构更独立和公正的司法触及方方面面。尤其离不开宏观层面的政治体制改革,司法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建设法治中国、打造过硬队伍”,在2013年1月7日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为政法工作的奋斗目标。   治理司法腐败是题中之义,“最高法院一直没有停止这方面的努力”(最高法院原院长肖扬语),亦是一大难题。   肖扬曾撰文表示,司法领域的腐败与其他公共权力腐败都有共同之处,即源自权力的稀缺性、权力行使的任意性和制度的缺陷性。近年来,最高法院采取过多方措施,如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进行司法大检查、建立和坚持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加强法官惩戒制度、颁布规范法官和律师关系的规定、高级法院院长实行异地交流、完善法官职业规范等。   不过,治理效果与期待中的“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尚有差距。治理司法腐败的“药方”是否对症?应该进行哪些制度建设和改革?《财经》记者就此对话北京大学教授贺卫方,浙江省高级法院原新闻发言人、京衡律师集团董事长陈有西。      转型期的司法   《财经》:近年来,法官腐败的现象引起公众担忧,不少法院院长、副院长甚至最高法院副院长相继落马,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贺卫方:法官腐败与同期政府官员腐败,差不多是正态分布。   在当前中国,司法制度面临重大使命。当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不同利益处在变动不居的状态时,如果司法能很好地履行对各种利益合理再分配的职能,能随时提供及时的法律救济,便会有效缓解社会矛盾。相反,腐败的司法却是火上浇油。   近十年的司法改革,并未有太多有助于法官公正廉洁的制度建设。更公正和独立的司法制度,相关的监督机制,内部更合理的制度保障都没有跟上去。同时,司法财政问题在恶化,不少地方的法官收入在过去十多年没有其他领域增幅那么大,甚至有的地方法官收入长年未得到改善,而进入法院审理的经济案件涉及的金额却越来越大。   2000年前后,最高法院在司法伦理、职业道德方面曾做出过一些制度建设,力图提升司法的透明化,欢迎外部监督。后来,这些都没有坚持。一定程度上,法律准则的不确定,让腐败更易获得空间。   陈有西:我1988年调入浙江省高级法院担任法官,1995年离开法院。那时法官腐败不能说没有,但多是价格双轨制下较轻的腐败。   当时法院一位民庭庭长收了原告两张电视机票,享受了4000元的差价,但案件审理上并没有徇私枉法,案发后被开除党籍,免掉职务。这个处理在当时算是很重。   1989年,中央高层就提出反腐,不过此后政法队伍的腐败越来越严重。2000年后,开始出现大面积的腐败:腐败级别越来越高,人数越来越多,性质越来越恶劣,如阜阳、武汉、深圳等地中级法院的系列窝案,最高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案。   另外,腐败持久化,腐败的势头难以遏制。自杀的法官也越来越多。一些法官丧失作为法律人的道德,不讲公平正义和舍身护法的精神。   《财经》:公众对司法腐败比较痛恨,该怎样理性看待司法腐败?   贺卫方:不能简单把法官腐败归结为个人操守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体制问题。大家应逐渐认识到,司法腐败的问题根源在哪里,不应该满足于对个别被揭露出来的法院院长或者法官个人私德的斥责。治理司法腐败需要从制度上进行艰巨的努力。   陈有西:公众对法官的批评、怀疑都可以理解。如何让人改变看法,首先还是法官自身堂堂正正办案,让公众在法庭上得到公道。   另外就是司法公开。有很多法官很优秀,默默无闻判了很多案子,追求公平正义。司法公开了,媒体自然报道才是火烫的真实。   《财经》:其实,近年来在加强法官廉政教育、职业伦理、惩戒、监督等方面,最高法院着力不少,但成效有限,问题出在哪里?   贺卫方:道德教育和强化监督机制,这是一贯的思路,但至多也是治标之策。仅仅靠教育,没有合理性,法官很难遵守。   监督机制方面,有来自外部的人大监督,一些人大代表很热心个案监督,有时监督者和利益方关联密切,这会加剧司法本身的腐败,也使得司法越来越没有独立性。倒是有些看起来在司法系统久拖不决的案件,需要人大监督的,人大却无所作为,例如聂树斌案。   人大应当监督司法活动,但以怎样的方式监督需要认真考虑。人大行使监督权,应有透明和合理的程序,保证被指控的法官有申辩的权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设立委员会受理对法官的投诉,并举行公开听证会,法官还可以邀请律师为自己辩护。人大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而不是变成暗箱操作的过程。   对一个行业性的群体而言,伦理道德水准的高低并不主要取决于来自外部的监督和控制,关键环节在于是否能建立严格的自律机制。其实,从这些年的司法改革看,自律并没有被当作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个行业的职业伦理要获得内心的深刻体认,这关乎职业本身的自尊心和尊荣感。西方的法律职业,整个训练中注重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修养,具有为人所需要的基本美德,比如如何诚实、对苦难具有同情心、对法律持有敬畏、对腐败保持抗拒,以及如何运用理智去判决案件。在法官的选任制度上也做出很多努力。   这些方面,中国还比较缺乏。法官作为一个职业并不特殊,社会地位一般,收入微薄。这可能和法律职业在一个国家的历史太短暂有关系。   陈有西:最大的因素是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推进,社会正气没有树起来。官场奢靡的风气、讲假话的风气弥散,最典型的是上层谋权和下层谋钱,普遍缺乏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和理想观,并不只是政法队伍如此。   这和转型社会中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有关,一些公务人员追求小家族和眼前利益。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法官失守司法底线,冤假错案多发,一些人转而求助“清官”,上访大军越来越多。      同业监督   《财经》:在不少腐败案件中,法官和律师形成利益同盟。该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律师和法官应该构建怎样的关系?   贺卫方:这就是我强调的建设法律职业共同体——通过共同体的努力,使得司法权的行使更加规范和严谨,而不是腐败的共同体。   共同体建立在最基本的职业伦理基础上,分享共同的价值、对正义的共同追求、对职业的共同荣耀感,同时分享行业禁忌。同行业之间监督,会是近距离的、专业的监督。来自外部权力的监督,有时会是不顾及行业准则的粗暴干扰,或者让行业被迫腐败。   在中国,律师地位相对边缘化,甚至出现法官驱赶律师的情况,当然律师也应尊重法官。在英美法庭上,决策的过程是同行间研讨的过程,法官、检察官、律师,都能在法庭上对案件的审理本身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律师和检察官提出意见,法官认真考量和回应,不是简单粗暴地对待。   目前,三种分支各行其是。律师和法官之间、法官和检察官之间、律师和检察官之间,到底应该确立怎样的关系,怎样避免利益冲突,目前是模糊、混乱的。应该让律师协会、法官协会真正独立运行,不受任何权力控制。另外,还需要形成一个组织统一管理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分享共同的职业伦理。比如说美国的American Bar Association,过去翻译成美国律师协会,这是错误的,其实是美国法律人协会。   陈有西:全国23万律师中确实有相当多的人在勾兑、行贿或搞诉讼掮客,没有原则和司法伦理,甚至做法官情人、伪造证据等。法官和律师勾结腐败,有法官说被律师拖下水,有律师说被法官逼良为娼,双方互相推责。   我认为,占主导权的是法官,主要责任是法院。加强司法公正、司法公开,每个案子都按法律和事实证据办,律师没有必要、也不需要去公关。   从律师方面遏制法官腐败,不是靠处分,而是靠公开。律师职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社会评价将会影响其职业发展。比如说律师行贿法官,对其行为公布,让其进入黑名单,哪还有法官和他交朋友,哪还有当事人敢请他打官司?对律师的管理一定要公开。腐败和勾兑行为都是见光死,一定要允许公开。      独立是关键   《财经》: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在治理司法腐败上,有哪些建议?   贺卫方:首先,关键的问题是确保司法独立。《宪法》规定,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目前的司法体制,法院的人、财、物受制于地方,法官无法摆脱外部权力的干扰,司法的“地方化”是首先应该重视的问题。我认为,司法机关的人、财、物应该统一由中央来管理,司法辖区与行政辖区分离,使司法摆脱地方控制,确保司法的中立和公正。   司法的不独立还体现在法院内部,相关的管理制度妨碍法官对公正的追求。承审案件的法官没有审判自主权和决策权。尤其是重大、敏感案件,法官需要向庭长、院长、审判委员会层层汇报,并由这些幕后人作出最后的判决。因此,法院院长、庭长的腐败高发,和他们对具体案件干扰的权力成正比。另外,法官不独立还表现在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指导和下级法院对上级法院的请示,这实际上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解决这些问题,唯有去行政化,使判决真正集中在法庭上,而不是幕后有很多只手在控制。   其次是提高法官的选任标准,包括专业知识和道德等方面,提升法官的职业伦理。职业伦理则建立在法官独立的基础上,否则法官会受各种干扰,去讨好权贵或者有钱人,不是严格依照职业准则和法律做出判决。另外,在法律教育之后,进入职业之前,还应有一段学徒期的训练,不只是关注业务专业能力,而更应该专注伦理、价值观念的传递和熏陶。   第三,强化司法的公开、透明。中国司法的一大问题是司法权运作过程的封闭,我一直在呼吁司法过程透明。比如建立司法判决数据库,公开裁判文书,除尊重当事人的隐私进行技术处理外,律师的辩护意见和检察官的指控都应不加修改地公布。有一些司法腐败的情形,法官和律师沆瀣一气形成同盟,审理案件时,当事人找特定的律师代理就能胜诉。如果判决书公开,通过检索特定的法官和律师就能发现,这会大大压缩腐败空间。   法庭审理也应公开。中国的法院,警卫森严,越是大家关注的案件,“假公开”的情况越多,进入旁听的人都经过筛选,媒体报道使用通稿,这丧失了司法公开的基本底线。只有法院的大门开放,媒体实现真正监督,才能让公众相信,司法处在透明化状态中,也让法官行使权力和法院院长干扰案件受到基本约束。   另外,适当提高法官的待遇。提升法官职业的层次,包括精神和世俗意义上的。如果收入微薄,不可能珍惜自己的职业。   陈有西:我赞成司法腐败的最大根源是司法不独立的观点。   在十几年前,浙江有个中级法院的法官,在审理死刑案时看小说。这样的法官当然很坏,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坐在庭上的三位法官没有决定权,案子要报庭长、院长和审判委员会审批,他没有责任感。很多重大敏感案件,定罪量刑的都不是庭上的法官,而是背后的人说了算,甚至是行政官员说了算。因此,腐败的很大原因是司法不独立,审的不判,判的不审,导致一些法官不负责任。   还有就是司法行政化,导致法官的眼睛向上看,看权力的眼色行事。法官的标准应和一般官员的标准不一样,不是行政体制下的下级服从上级,而是服从事实证据和法律。   司法独立在中国受到非议,这和中国传统的法治伦理、职权主义的审判方式有关。十八大之后,高层强调确保审判独立、公平正义、宁可错放也不错判等,都是回归正确的司法理念。   《财经》:司法改革已进行多年,仅仅通过司法改革能否解决司法腐败的问题?   贺卫方:司法改革并不完全在司法领域中完成,建构更独立和公正的司法触及方方面面。   司法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离不开宏观层面的政治体制改革,并会对国家的政治生活有深远影响,党政高层以及更多的国民等都要认识到这点。   陈有西:最本质的还是要在进行司法体制改革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减少执政党对司法工作的干预,执政党只是对宏观方向、思想路线上进行指导,具体个案要尊重宪法原则、法律和司法原理。   【作者: 《财经》记者郑小楼 】 (责任编辑:吕强)

阅读更多

维权网 | 黑龙江刑警之妻徐兆杰在中纪委抗议司法腐败(图)

(维权网信息员疾风报道)2013年2月21日下午4点许,原黑龙江森林工业局穆棱林业局的刑警队副队长张国峰的妻子徐兆杰女士,一个人来到北京中纪委门前附近举牌:“我抗议黑龙江森林工业局司法腐败,权大于法!”表示要:“坚决打倒腐败!” 不久,徐兆杰女士找了个路人照像留念,抗议进行有近一个小时后,一直到黄昏时分,徐兆杰才迟迟离去。 据了解,徐兆杰女士是黑龙江穆棱镇人,现年43岁,是原黑龙江森林工业局穆棱林业局的刑警队副队长张国峰的妻子。她这次之所以来北京中纪委抗议黑龙江森林工业局司法腐败,权大于法。原因是徐兆杰的丈夫张国峰,在2011年11月22日以“涉嫌轻伤害”被当地检察院逮捕,接着当地法院在2012年9月3日,以“故意伤害罪”,宣判入狱2年6个月,以 “盗窃木材罪”为名,宣判入狱6年5个月,总计8年11个月,决定执行8年。 张国峰一家人不服上诉,接着二审在2012年12月31日,黑龙江林工业局法院继续维持原判,现张国峰已经被送往哈尔宾新建监狱服刑至今。 从丈夫张国峰被公安拘留,被检察院逮捕到一审、二审维持原判入狱8年。徐兆杰女士一直认为丈夫张国峰是无罪的,“故意伤害”的鉴定证据是假的,“盗窃木材”的鉴定证据也是假的,她完全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公安机关在造假案。但是,黑龙江林工业局法院还是维持原判。 为什么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会故意制造假案?据徐兆杰女士说,这是因为她的丈夫张国峰是一位正直的警察,无愧人民警察的称号,所以才得罪了森林工业局穆棱林业局的公安局长。 起因是在2003年穆棱林业局一场大火,现场值损失1000万元人民币,但是公安局长艾志立却为了政绩要求上报数字为30万元人民币,被当时做为现场堪察员的张国峰拒绝了。 由此得罪了上级,这么多年了,这位上级一直想挑张国峰的错,好报复。在2011年10月28日,张国峰的同事王宇的妻子被林业局副局长殴打,张国峰和王宇前去治安科报警,治安科为了维护林业局的副局长居然不受理,因为这个原因张国峰和王宇两人与治安科发生争吵。穆棱林业局局长趁此机会,在当晚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俩打人的情况下,带着警察到家中强行把张国峰带走,并拘留。接着就是逮捕和判刑入狱8年。 据徐兆杰女士最后说,这是什么?这就是公安、检察院、法院三家联合的司法腐败,权大于法,只有坚决打倒腐败,我的丈夫张国峰才有可能得到平反昭雪,无罪获释! 徐兆杰抗议图 徐兆杰之夫张国峰像

阅读更多

维权网 | 各地上访维权者到监察部抗议司法腐败(图)

(维权网信息员田静民报道)十八大后,访民对新一届领导人抱有很大的希望,虽然极少数访民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绝大多数访民的案件都没有音信。 12 月 28 日上午 ,全国各地上访维权者不约而同到监察部门前,抗议司法腐败。 访民们一致表示: 1 、要求见部长,并向部长建言,要体察民情民意,对因诉、因访返贫的群体,要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依法解决涉法涉诉访民的程序问题,纠正冤假错案。 2 、要求监察部履行法定职责,确实起到监督地方政府、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严惩腐败。对劳教违宪问题,应依法废除。  3 、要求坚决制止公权迫害公民的罪恶行径。一切不和谐因素源于公权力滥用!对地方政府维稳而不解决访民的实质问题应予以查处。彻底杜绝非法绑架、失踪、黑监狱问题,还访民人权! 天津访民郑建慧说:腐败不除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她的爱子因校园暴力致残,被告全责的案件,天津两个司法鉴定造假判决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而案件于 2006 年 12 月 24 日立案《( 2006 )民一监字第 462 号》,在最高法院立案至今六年了,最高法院说:“案件发回天津重审”,天津高级法院却说:“没有收到”。上下级法院和谋推诿,当事人就是见不到审理结果。马拉松式的审案,让一个 13 岁的儿童(受害人)以生命的代价,站在法律面前,却艰难的走过了 12 年的维权之路。今天仍在住院治疗并托欠医院巨额医疗费。郑建慧手拿所有证据要求见部长,彻查此案,以结束她乞讨流浪的生活。 参加抗议活动的有,天津:郑建慧、张文艳、韩连如、李淑兰、赵慧刚、郑光泉、张云亭、王秋英、于凤清;吉林:杨忠和;黑龙江:逯什君、欧玉梅;河南:李玉凤;山西:王建杰;山东:仁立胜、李新华;还有福建、河北等地的上访维权者也参加了抗议活动。

阅读更多

美国之音 | 蒙冤警官盼司法独立 寄望习近平惩治司法腐败

成千上万中国访民中近来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群体,这就是自称全国鸣冤警察的一些来自各地的前公安执法人员。他们中的部分人今年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那天聚集在北京,举行了首次新闻发布会,会上宣读了蒙冤警察致新一届中共党中央的公开信,对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和严惩腐败的讲话表示拥护…..

阅读更多

维权网 | 上海民众到高级法院抗议司法腐败(组图)

(维权网信息员晨晓报道) 6 月 20 日 下午 1 时 , 80 余名上海民众在上海市高级法院门口抗议法院司法腐败,一党独裁统治的法院不讲法,老百姓遭受迫害无处伸冤。在中国独裁统治司法不独立,民告官的案子不立案,不裁定。就是立案,也是枉法裁判,财产被抢的老百姓(民告官)必输无疑。 参加抗议的民众大多是因工人失业,农民失地,房屋被强拆,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农民土地被当局掠夺高价卖给开发商牟取暴利,生存陷入困境。 大家在上海市高级法院门口高喊口号:“我要立案,捍卫法律,还我诉权”。 并且拉出横幅:“腐败,动摇国家的根基,拨乱反正,刻不容缓。” 抗议的民众深感:法律的尊严不见了踪影,民告官的诉求彻底被法院剥夺,这都是在一党独裁统治的中国土地上的贪官腐败所造成,这都是祸国殃民的独裁制度造成的。 抗议持续约 3 小时,法院没有任何回应。大家陆续自行离开,并表示将会在每个星期三下午 1 时到上海市高级法院门口抗议法院司法腐败。大家坚决不放弃自己的权利:“我要立案,捍卫法律,还我诉权”,“还我土地”,“还我房屋”。 上海高级法院门口民众喊冤

阅读更多

根治司法腐败旨在制度设计【原创】_食话实说_新浪博客

三是既要保持 司法独立 性,又要对司法人员监督。要应由有相对独立的、由法律职业者和非法律职业者共同组成的机构,对司法人员进行观察、以至监督。必要的时候,还要有民众参与。四是约制 行政 权力 干预 ,消除权大于法的现象。司法机关要在反腐倡廉、查办违纪 … 但是,目前的重要问题是,单纯依靠司法系统内部的改革或司法工作的改进是无法杜绝司法腐败的,因为司法腐败在某种程度上是官员腐败在司法系统的体现,它更多的反应了官员腐败的共性。所以,司法 体制改革 或司法制度完善,也必须纳入我国政治 体制改革 的大 …

阅读更多

港商刘梦熊谈赵连海案: 把受害人判成犯罪, 用的是”非法的法”, 可见”司法不公、司法腐败”

“在司法不公 、司法腐败底下赵连海这个冤案,某些地方的司法黑暗已经到了连一个痛爱自己儿女的好父亲,一个见义勇为的好市民都容不下的地步”。 刘梦熊具体指出,赵连海在自己孩子受三聚氰胺毒奶毒害后,在街头接受媒体采访,与十几名其他受害孩子父母在 …

阅读更多

绿漪清风:荒唐一问:司法腐败还是执政无能?_新浪博客

荒唐一问: 司法腐败 还是执政无能?_绿漪清风_新浪博客,绿漪清风,有一位化名只求真相的朋友,最近写一篇文章,内容是影射我们开鲁 司法腐败 和执政无能。这位朋友先前曾有一篇泼妇骂街式文章,骂绿漪清风,起因是清风披露一件非法砍伐防护林事件, …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三月之声(2025)——“老百姓没有活路”

【404文库】“建议最爱国的华为公司或者鸿星尔克公司去找李嘉诚竞价”(外二篇)

【CDT关注】“哦,那个死去的医生”(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中国无差别袭击案件受害者纪念墙

我们建立了这个无差别袭击案件受害者纪念墙,持续记录全国各地的无差别袭击案,并纪念和哀悼这些案件的受害者。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