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费

美国公务员怎么花钱?

另一面专题:美国公务员怎么花钱? 导语 :出门坐经济舱,吃“79元总统套餐”,这就是美国高官在中国的“三公消费”。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带来的这股节俭风显得是那么刺眼,甚至让人怀疑美国的公务员是不是都如此“寒酸”。事实上,美国公务员的“三公消费”的确受到严格限制,想乱花纳税人的钱门儿都没有。 公款出差:以省钱为第一原则  头等舱:除残疾,赶时间等特殊理由外不批准 美国各个联邦部门对公款出差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公款出差必须遵循两个基本标准:确实出于公务;花费最少。按照《联邦旅行守则》的规定,美国公务员 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乘坐头等舱。第一,出差者是残疾人,在经济舱内无法方便的活动。第二,有重要会议或活动参加,须在24小时内赶到,在此时间段 内无法订到经济舱。第三,随身携带重要机密文件,或有特工随从,飞往对美国不友好的国家。其中,乘坐头等舱的公务员需提供书面的医院证明且每两年必须复查 一次。如果是无法订到经济舱的情况,须提供各大主要航空公司的票务信息。 商务舱:旅行时间少于14小时不批准 正如新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所说,美国公务员出行,时间在14小时以内的,一般只乘坐经济舱(不包括部长等特殊人物)。按照美国国务院规定,这14 小时包括飞行时间和在机场的等候时间(国内航班2小时,国际航班3小时)。公务员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乘坐商务舱,且需事先申请并得到上级和旅行审核部门 的批准。可以乘坐商务舱的特殊情况与头等舱大体相同,但额外增加了数种特殊情况。例如,外国航空公司的经济舱如果不能提供卫生的旅行设备时可以乘坐商务 舱;陪同重要人物一起出行时,如果对方选择商务舱则自己也可乘坐。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超过14小时的因公旅行都可乘坐商务舱。按照美国国务院《报销手册》的规定,只有出行时间在14小时以上,且第二天需要工 作的公务员才可乘坐商务舱,如果第二天无需工作,飞行时间再长也不会被批准乘坐商务舱。此外,美国各部门还对因公旅行所获得的里程积分有不同规定,农业部 允许其雇员使用公款旅行获得的里程积分用于私人目的;商务部和国务院只允许积分用于公务旅行,其中商务部允许用积分升舱;国防部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积分使 用。 住宿标准:每年根据目的地物价指数调整,北京每天257美元 美国公务员出差的住宿标准分为两种,国内出差和国际出差。每年美国各驻外使领馆会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出美国公务员的国际出差标准,经过联邦总务管理局 的批准后成为正式标准。该标准极其详细,会规定某个国家的具体城市的标准,并每年根据物价指数调准。例如在中国的住宿标准分为29类,每个城市之间的差异 很大。如果在北京出差,住宿的标准高达257美元(1644元人民币),如果在重庆出差,住宿标准就只有99美元。此外,美国公务员在出差时每天还可得到 数额不等的杂费。杂费的标准和住宿标准一样,也是因城市而异。例如在北京出差时,每天的杂费是23美元,在重庆出差时,杂费为19美元。除了杂费,公职人 员还享受其他一些补贴,例如电话费等,但此类补贴也有着较严格的规定。给家里打电话的补贴标准是每天5美元,超过部分需自己买单。 省钱指南:只报销签约公司的机票,提供免费停车场位置图 由于存在严格的出行规范存在,各部门会提前为员工提供“省钱绝招”。例如美国政府会跟航空公司或租车公司合作,签订长期的优惠合同,以最大限度的降 低政府的开支。财政部和国务院都规定自己的雇员必须选择与政府签有合同的航空公司,否则不能报销。商务部会建议租车的员工在长途旅行前在租车公司处加满 油,因为租车公司为长途旅行的客户提供优惠油价。农业部还会提供出差时当地免费停车场的具体位置,以减少停车费的报销。 公款用车:粥少僧多,严格受限 联邦政府公务车总数65.2万,公车私用上司也要遭“连坐”停职 在美国,所谓的公车消费其实包括三种:开公家的车,开自己的车办公事以及租车办公事。这其中,第一种情况非常少见。根据有“联邦管家”之称的联邦总 务管理局统计,美国联邦政府各部门公务车数量的总和仅为65.2万辆。这一数据不仅包括了轿车、巴士等载人机动车,而且涵盖卡车、救护车、邮政车等。州一 级政府,公务车往往不足万辆。例如,新泽西州仅7600辆,北卡罗来纳州为8500辆。美国公车不仅数量少,申请使用也极其麻烦,申请人需提前说明理由并 经过上级批准。比如在美国农业部,只有部长,授权的保安和执法人员以及一天内需要到不同地点工作的雇员才可申请使用公车。 对“公车私用”者,处罚相当严厉。联邦政府规定,公务员若“不当”使用公务车将被停职一个月以上。如果“不当”使用行为是受到其上司批准的,上司也 将遭“连坐”停职。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威斯康星州公务员西蒙·勒尔斯因让太太搭乘自己的车去上班,结果被他人举报,随即被州府办公室扣去6个月的油耗津 贴,停止6个月行使州经济法高级咨询师权力的资格,并作为“丑闻”记录在本人的信用档案里。 私车公用可报销0.55美元/英里,办公产生罚款不能报销 当公务员使用私家车执行公务时,汽车的报销标准是0.55美元/英里,摩托车为0.52美元/英里,每天封顶91美元。各部门在自己的公车使用手册 上都会着重强调,该标准是以车为单位,而不是以人为单位。比如4名公务员同乘一车时,4个人的报销标准总共也只有0.55美元/英里。此外,各部门对私车 公用的报销还有着种种额外的限制。比如报销的里程只包括当前所在地到目的地的距离,如果公务员在办事途中办了私事,报销距离中将扣除这部分距离。开私车办 公时产生的罚款也不能报销。 比打的便宜才可租车办公事,商务部租车停车费每天限报销8美元 没有公车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一般鼓励公务员乘坐出租车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美国商务部的员工手册强调,只有在确认比出租车便宜的情况下,公务员才可 租车办公事。政府会报销租车的费用,但不会报销交通罚单和超时停车等其他费用。对于租车公干产生的停车费,商务部规定的费用标准时每天8美元,国务院为 12美元。 此外,美国的各政府部门不仅可以向私营的租赁公司租车,还可向美国联邦总务管理局租车。该局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各政府机关租车,每辆用于给公务员 租赁的汽车都有专用的银行卡用于加油、日常维修等业务以防滥用。北卡罗来纳州还要求每辆公务车每月行驶里程必须达到1700公里的下限。如果需要使用公务 车又达不到里程要求的部门,可以向州车队管理部门申请租车。 公款吃喝:拜登吃面太过“寒酸” 北京饮食报销标准一天113美元,分早中晚三顿 美国公务员的公款吃喝分为出差时和非出差时。就像住宿标准一样,当公务人员因公出差时,可报销的饭钱也因地而异。还拿中国的城市来说,北京的饮食标准是每天90美元,重庆的标准是80美元,丽江的标准则为62美元。客观来说,美国公务员在外出差时的饮食标准并不低。 尽管每人一天饮食标准是113美元,但这并不代表公务人员可以一顿吃掉113美元,这113美元中分别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按照美国国务院的规 定,113美元中早餐为17美元,午餐28美元,晚餐45美元。参照此标准,早前美国副总统拜登一行5人在北京姚记炒肝吃炸酱面才花79元实在是太过“寒 酸”。5人的午餐报销额加起来共有140美元,约合896元人民币。 “牙签法案”严控游说者摆宴席请官员吃饭 相比较在国外出差时的高标准,美国公务员在没有出差任务时基本没有公款吃喝的机会。国会和地方议会为了控制公款吃喝不仅严格监管,还制订了很多相关 法律,其中以“牙签法案”(toothpick rule)最为著名。根据这条法律,企业或者行业的游说者不得摆宴席请官员吃饭,只可以请他们参加酒会。酒会上所有的食品都只能用牙签或者手指头拿着吃 (是以也有人称做“指头食品立法”),不得有正式的饭菜。法案一经通过,华盛顿各种经营甜点和下午茶的餐厅立马火爆了起来,而那些只提供传统正餐的餐厅则 生意惨淡,门可罗雀。 结语: 仔细阅读美国政府关于“三公消费”的规定,最大的感觉就是事无巨细,甚至有些时候显得“婆婆妈妈”。但相对于一些国家的大手大脚,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才表现出对纳税人最大程度的尊重。(出品:网易新闻另一面 编辑:李狄皓)    [详细]

阅读更多

Co-China周刊 | 张天藩:关停打工子弟学校背后的社会症结

“城市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更多的 人成为市民,融入城市,公平地获得城市化的好处。而不是相反地,攫取与牺牲多数人(外来人口)的权益,来成全少数人(城市户籍人口)的专属优待” 自6月中旬起,北京大兴、朝阳、海淀等区有24所自办校被拆迁,涉及学生14000余人。这一变动一经媒体报道,立刻引发广泛关注。再加上与此同时,一个名为“中非希望工程”的慈善项目计划耗资20亿元为非洲捐建1000所希望小学。这在本国失学儿童大量存在的背景下,且与北京关停如此之多的自办学校同时传开,对比之下,难免容易引起人们的强烈质疑。但事实上,一个是政府行为,一个是民间行为,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 就关停学校一事,舆论普遍认为,这种做法不人性化,显得轻率和粗暴,缺乏一个完整的前期规划方案,应该至少在保证这些学生有学可上的前提下再去关停这些学校,才比较适宜。但就关停学校之事的本身来说,它是必然的,因为其有着深层的社会根源,是大势所趋。   一、作为严限人口进入工具的关停举动   首都北京,这个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城市,以其自身强大的引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中国社科院7月18日发布《2011年社会建设蓝皮书》指出,2000年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年均增长70万,这种持续增长的势头可能还将延续至少20年。另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达1961.2万人,与“十一五”末期常住人口控制目标1625万人相比,多出336.2万人,相当于多出一个大型城市的人口,同时更是已突破规划中的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为1800万人的上限。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压力之下,各种问题就相应而生,教育自然就作为了重中之重的问题。 在1998年3月,国家教委、公安部出台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允许社会力量简易办学,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可酌情放宽,允许其租赁坚固、适用的房屋为校舍。这无疑是顺应了当时整个社会流动加剧的形势的,解决了大量流动人口子女的上学问题。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样的管理办法,已经开始被很多地方摒弃了。2002年4月,北京市教委制定了《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办法中并没有简易办学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有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可以参照本市的办学条件标准,在报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举办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学校。” 2008年12月,北京市教委和财政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遵循“政府负责、齐抓共管、公办为主、依法规范”的原则。对具备一定办学规模、无安全隐患、办学思想端正的自办学校,促其尽快达到办学标准,并纳入民办学校管理。而这些正是此次关停打工子弟学校的指导思想,逐步地加大了对自办的学校进行清理。当前北京还有100多所不符合办学标准的打工子弟学校,对待这些学校,不同区县采取了不同的监管政策,但陆续关停、分流学生,乃是一致的政策方向。 没有办学许可证、房产证,校舍为违法建筑,存有安全隐患,是这些学校被关停的共同的官方说法。但很显然这经不起推敲,因为这些学校,有的已经办学十年了,有的去年还是“规范保留学校”,今年就要被关停。而且这个关停行动开展之前,并没有做出一个被社会接受的公开方案。这违背了北京市《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文件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规定,对擅自开办且严重不达标的学校和超过期限未达标的学校,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撤销意见和方案,由所在区县政府批准并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实施。撤销前要做好各方面工作,将在校生妥善安排到其他学校继续就读,保证其学业不受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现在对于很多城市管理者来说,他们面临着一个悖论,如果他们没有解决好打工子弟的教育问题,他们会受到多方批评;解决好了,又将导致更多打工子弟涌入。于是限制或关停民办学校(即不解决好打工子弟教育问题),就成为调控人口的最佳工具之一了。可是最终这个的举措效果甚微。人口日益增长的北京以及其他大城市,都同样地陷入了一种尴尬处境之中:作为超负荷运转的超大型城市,它不想再继续快速地人口增长了,于是各种限制外地人口进入的政策纷纷推出;但由于其自身不断强化,大量资源快速地集中进来。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就必定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在加上执政者的城市化冲动(此次关停学校的背景就是“今年随着北京城乡结合部拆迁整治的推进”),无法遏制城市扩张的这种自我膨胀的态势,最终就陷入了一种不堪重负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争议的真正焦点在于教育起点公平   教育公平可以细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如果说统一高考算作是相对的教育结果公平的制度,那么让每个适龄孩子都能有学可上,则就是最起码的教育起点公平了;而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好的学校学习,则是过程公平。打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涉及到了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当面临着学校被关停、学生们无学可上的时候,教育起点公平问题,急迫地成为考量与审判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重要的坐标。人们担心,政府不但没有做好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还去破坏现有的秩序,这样起点公平就更难实现了,而随后的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也便不能无从说起了。 面对人口的涌入,适龄儿童入学问题,让北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在8月16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就打工子弟学校关停事件做出回应的会上,公布了目前北京市外来 务 工 人 员 随 迁 子 女 总 数 为43.37万人,其中70%以上在公办中小学就读,还有不足10万人在自办校就读。而且还有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将迎来近10年来小学入学的小高峰,届时,适龄入学儿童将接近20万人,其中,具有北京户籍的约有一半左右,考虑到有部分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小学入学人数和初中入学人数将高于上述两个数字。 当然,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北京,可以说现在是所有城市的通病了,而北京仅仅是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者”而已。例如,就有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广州市有流动儿童近47万人,其中仅有19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剩下的29万人都在民办学校上学。 毋庸置疑的是,当公办学校容纳不了这些学生的时候,那些游离在政府直接管辖之外的自办学校,尽管身处于灰色甚至是黑色的地带中,但却有着其合理性,弥补了教育资源因为人口激增之后带来的巨大缺口。长期关注北京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的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史柏年就认为,在目前教育体制严重、教育职员配置严重不适应的情况下,打工子弟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因为在公立学校无力解决这些孩子的入学问题的时候,毕竟是它们使得很多孩子免于失学,至少在最次的选择上,保证了一个基本的教育起点公平的机会(离真正的公平还有很大差距,因为从软硬件的设施上,这些学校都远远不如公办学校)。 很大程度上,在很多城乡结合部村的打工子弟学校,更像是一种市场化的民间办学,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竞争关系,也有着不断将学校办得更好的自身意愿。因此,只要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并非不能将其容纳到相应的管理体系中。而且如此,可较好地解决教育资源极度紧张的局面,而非一关了之,然后让一些学生不得不面临无学可上的尴尬。 此外,很多地方也如同北京一样,设置了诸如“五证齐全方可转入公立学校”的高门槛。所谓“五证”是指,家长或监护人的暂住证、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这些繁琐的设置,对于大多数从事低端工作的家长来说,是一道高门槛,因为如果他们能够解决好这些的,其实早就没有必要还在打工子弟学校了。随后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北京市教委提出的“三先三后”原则(即先拆民居,再拆学校;先有工作安置分流方案,再组织具体实施;先分流安置,再拆校舍)和“不让任何一名随迁子女因学校拆迁而失学”的承诺,保证每个孩子有学上,且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入学,一场风波才渐渐消停下来。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被关停的打工子弟学校,表面上看,很大程度上只是涉及到那些相对来说较为底层的一些打工者。但实际上,如此雷同的遭遇却不仅仅只有底层的打工者。大量社会的中间阶层群体,也感受到了这种为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憋屈,比如遭遇收取以“捐助”为名的择校费、异地高考的时间表迟迟不出来,这些问题都成为许多家长心头很大的愤懑。因此,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就相应地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大家会站起来抗争,为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地争取教育的起点公平,捍卫自己子女的公平教育权利,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舆论压力 这些年来,人们在不断地反思教育起点公平的问题,很显然,其重要比结果公平来的更加重要。正如这些年一直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一文所讲述的,“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这背后,就涉及到了中国多重的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   三、多重资源分配不均与城市的发展伦理   人们往往把户籍制度作为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难的罪魁祸首。但事实上,户籍也仅仅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罢了。可以设想,假如没有户籍制度横亘在中间,问题还是同样存在的,因为只要中国多重的资源分配不均现状未得以好转,这些问题依然无法解决。这多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主要体现在区域与城乡,城市和发达地区集中了大多数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和边缘贫困地区则相对稀缺,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了。 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是,在同一个城市的义务教育、中等、高等三级教育阶段之间,还有同城同级的不同学校之间,分配不均也是很严重的。就在很多舆论关注关停学校的同时,另一条消息好像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但是它与关停学校一事联系起来去看,可以发现其中有着深藏奥秘。 8月15日,北京44个部门在各自官网上公布“三公经费”,其中市教委以去年“三公”消费1.34亿元居首。此外,在去年,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10年部门预算显示,用于教育支出的费用是近125.4亿元。 于是,问题就来了,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亦曾经透露,2003-2010年,北京全市财政用于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约为每年不到1亿元。按照北京现有的管理体制,北京市一级是不管中小学的,市财政局只管理市属的高校,所以大量的教育经费就落在了区县的头上,但尽管如此,据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的报告,近年来北京市和区县财政每年用于流动儿童的教育经费也才10亿元,这些总共加起来,占总的教育支出费用也不足1%。 一边是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的投入,高达1.34亿的“三公”花费,一边是如此之多打工子弟无处上学,两个新闻放一起对比,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反差。而且在2011年的预算中,因公出国(境)费用与公务接待费用,都在增长,这些增长据官方的解释,是因为市属高等院校的国际学术交流及国际会议,以及各种学术交流和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的检查评估逐年增加。也就是说,那些增长的花费,并不会真正地投入到务实性质的教育本身之中,更多的是教育的“务虚”投入。这样的投入并不是说不能有,但在义务教育阶段面临如此情形之时,高昂的高等教育“三公消费”无论如何都在刺痛人们敏感的神经,也反映出教育体系中不同层级的严重分配不均问题。 在花费高企的高等院校与惨淡关停的打工子弟学校之间,不管是从教育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基础义务教育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哪怕多投入一分钱,就可以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此事关停学校事件中,被广泛引用的有两句话,一是雨果所说的“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二是马克·吐温说的“你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必须开设一座监狱”。两个人所表达的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结合中国的当下现实,这并非无稽之谈。近年来的各种调查都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正呈上升趋势,且低龄化趋势明显。北京顺义法院最新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1至10月,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占全部刑案被告人总数的39%,较上一年同期增加60 .7%。让不分身份与地域的适龄孩子在每个城市都能够有学可上,享受到一个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的权利,如此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哪怕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但起码有可能让更多的人成为一个有更高知识文化程度以及人格健全的公民,而不至于走入歧途。 通过关停打工子弟学校这样一场风波,去窥视其中深层的社会症结,以此能够从更加全面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当下各个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在中国不可逆转的社会转型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必然会大量地增加,这不仅是实现更高城市化程度的必要条件,也是城市化的应有之义,因为城市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成为市民,融入城市,公平地获得城市化的好处。而不是相反地,攫取与牺牲多数人(外来人口)的权益,来成全少数人(城市户籍人口)的专属优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应该以更加包容与开放的心态去经营城市,将城市的公共服务真正无差别地公共化,完成城市自身社会责任的升级与蜕变。而这一切,第一步无疑就是要让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他们应有的受教育的公平权利。这不仅事关中国教育的发展,更事关中国公平的社会事业建设与我们国家的未来。   (张天藩,《南方都市报》驻京评论记者。原文链接: http :// my 1510. cn / article . php ? id =63519 )

阅读更多

颜昌海:从美国公务员花钱,比照中国大陆的体制

出门坐经济舱,吃“ 79 元总统套餐”,这就是美国高官在中国的“三公消费”。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带来的这股节俭风显得是那么刺眼,甚至让人怀疑美国的公务员是不是都如此“寒酸”。事实上,美国公务员“三公消费”都受严格限制,想乱花纳税人的钱门都没有。 头等舱:除残疾,赶时间等特殊理由外不批准。 美国各个联邦部门对公款出差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公款出差必须遵循两个基本标准:确实出于公务;花费最少。按照《联邦旅行守则》的规定,美国公务员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乘坐头等舱。第一,出差者是残疾人,在经济舱内无法方便的活动。第二,有重要会议或活动参加,须在 24 小时内赶到,在此时间段内无法订到经济舱。第三,随身携带重要机密文件,或有特工随从,飞往对美国不友好的国家。其中,乘坐头等舱的公务员需提供书面的医院证明且每两年必须复查一次。如果是无法订到经济舱的情况,须提供各大主要航空公司的票务信息。 商务舱:旅行时间少于 14 小时不批准。 正如新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所说,美国公务员出行,时间在 14 小时以内的,一般只乘坐经济舱。按照美国国务院规定,这 14 小时包括飞行时间和在机场的等候时间(国内航班 2 小时,国际航班 3 小时)。公务员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乘坐商务舱,且需事先申请并得到上级和旅行审核部门的批准。可以乘坐商务舱的特殊情况与头等舱大体相同,但额外增加了数种特殊情况。例如,外国航空公司的经济舱如果不能提供卫生的旅行设备时可以乘坐商务舱;陪同重要人物一起出行时,如果对方选择商务舱则自己也可乘坐。但并不是所有超过 14 小时的因公旅行都可乘坐商务舱。按照美国国务院《报销手册》的规定,只有出行时间在 14 小时以上,且第二天需要工作的公务员才可乘坐商务舱,如第二天无需工作,飞行时间再长也不会被批准乘坐商务舱。美国各部门还对因公旅行所获得的里程积分有不同规定,农业部允许其雇员使用公款旅行获得的里程积分用于私人目的;商务部和国务院只允许积分用于公务旅行,其中商务部允许用积分升舱;国防部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积分使用。 住宿标准:每年根据目的地物价指数调整,北京每天 257 美元。 美国公务员出差的住宿标准分为两种,国内出差和国际出差。每年美国各驻外使领馆会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出美国公务员的国际出差标准,经过联邦总务管理局的批准后成为正式标准。该标准极其详细,会规定某个国家的具体城市的标准,并每年根据物价指数调准。例如在中国的住宿标准分为 29 类,每个城市之间的差异很大。如果在北京出差,住宿的标准高达 257 美元( 1644 元人民币),如果在重庆出差,住宿标准就只有 99 美元。此外,美国公务员在出差时每天还可得到数额不等的杂费。杂费的标准和住宿标准一样,也是因城市而异。例如在北京出差时,每天的杂费是 23 美元,在重庆出差时,杂费为 19 美元。除了杂费,公职人员还享受其他一些补贴,例如电话费等,但此类补贴也有着较严格的规定。给家里打电话的补贴标准是每天 5 美元,超过部分需自己买单。 省钱指南:只报销签约公司的机票,提供免费停车场位置图。 由于存在严格的出行规范存在,各部门会提前为员工提供 “ 省钱绝招 ” 。例如美国政府会跟航空公司或租车公司合作,签订长期的优惠合同,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政府的开支。财政部和国务院都规定自己的雇员必须选择与政府签有合同的航空公司,否则不能报销。商务部会建议租车的员工在长途旅行前在租车公司处加满油,因为租车公司为长途旅行的客户提供优惠油价。农业部还会提供出差时当地免费停车场的具体位置,以减少停车费的报销。 公款用车粥少僧多,严格受限。 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公务车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年增长率在 1% 左右。由于旧车淘汰的缘故,有些年份公务车保有量甚至有所减少。公务车中,还包括了消防车,救护车等。 联邦政府公务车总数 65.2 万,公车私用上司也要遭 “ 连坐 ” 停职。 在美国,所谓的公车消费其实包括三种:开公家的车,开自己的车办公事以及租车办公事。这其中,第一种情况非常少见。根据有 “ 联邦管家 ” 之称的联邦总务管理局统计,美国联邦政府各部门公务车数量的总和仅为 65.2 万辆。这一数据不仅包括了轿车、巴士等载人机动车,而且涵盖卡车、救护车、邮政车等。州一级政府,公务车往往不足万辆。如新泽西州仅 7600 辆,北卡罗来纳州为 8500 辆。美国公车不仅数量少,申请使用也极其麻烦,申请人需提前说明理由并经过上级批准。比如在美国农业部,只有部长,授权的保安和执法人员以及一天内需要到不同地点工作的雇员才可申请使用公车。 对 “ 公车私用 ” 者,处罚相当严厉。 联邦政府规定,公务员若 “ 不当 ” 使用公务车将被停职一个月以上。如果 “ 不当 ” 使用行为是受到其上司批准的,上司也将遭 “ 连坐 ” 停职。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威斯康星州公务员西蒙 · 勒尔斯因让太太搭乘自己的车去上班,结果被他人举报,随即被州府办公室扣去 6 个月的油耗津贴,停止 6 个月行使州经济法高级谘询师权力的资格,并作为 “ 丑闻 ” 记录在本人的信用档案里。 私车公用可报销 0.55 美元 / 英里,办公产生罚款不能报销。 当公务员使用私家车执行公务时,汽车的报销标准是 0.55 美元 / 英里,摩托车为 0.52 美元 / 英里,每天封顶 91 美元。各部门在自己的公车使用手册上都会着重强调,该标准是以车为单位,而不是以人为单位。比如 4 名公务员同乘一车时, 4 个人的报销标准总共也只有 0.55 美元 / 英里。各部门对私车公用的报销还有着种种额外的限制。比如报销的里程只包括当前所在地到目的地的距离,如果公务员在办事途中办了私事,报销距离中将扣除这部分距离。开私车办公时产生的罚款也不能报销。 比打的便宜才可租车办公事,商务部租车停车费每天限报销 8 美元。 没有公车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一般鼓励公务员乘坐出租车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美国商务部的员工手册强调,只有在确认比出租车便宜的情况下,公务员才可租车办公事。政府会报销租车的费用,但不会报销交通罚单和超时停车等其他费用。对于租车公干产生的停车费,商务部规定的费用标准时每天 8 美元,国务院为 12 美元。此外,美国的各政府部门不仅可以向私营的租赁公司租车,还可向美国联邦总务管理局租车。该局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各政府机关租车,每辆用于给公务员租赁的汽车都有专用的银行卡用于加油、日常维修等业务以防滥用。北卡罗来纳州还要求每辆公务车每月行驶里程必须达到 1700 公里的下限。如果需要使用公务车又达不到里程要求的部门,可以向州车队管理部门申请租车。 公款吃喝:贵为美国副总统,拜登吃面太过 “ 寒酸 ” 。 相比较美国官员在北京的饮食报销标准,拜登的这顿 “79 元总统套餐 ” 实在过于节俭。 北京饮食报销标准一天 113 美元,分早中晚三顿。 美国公务员的公款吃喝分为出差时和非出差时。就像住宿标准一样,当公务人员因公出差时,可报销的饭钱也因地而异。还拿中国的城市来说,北京的饮食标准是每天 90 美元,重庆的标准是 80 美元,丽江的标准则为 62 美元。客观来说,美国公务员在外出差时的饮食标准并不低。尽管每人一天饮食标准是 113 美元,但这并不代表公务人员可以一顿吃掉 113 美元,这 113 美元中分别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按照美国国务院的规定, 113 美元中早餐为 17 美元,午餐 28 美元,晚餐 45 美元。参照此标准,早前美国副总统拜登一行 5 人在北京姚记炒肝吃炸酱面才花 79 元实在是太过 “ 寒酸 ” 。 5 人的午餐报销额加起来共有 140 美元,约合 896 元人民币。 “ 牙签法案 ” 严控游说者摆宴席请官员吃饭。 相比较在国外出差时的高标准,美国公务员在没有出差任务时基本没有公款吃喝的机会。国会和地方议会为了控制公款吃喝不仅严格监管,还制订了很多相关法律,其中以 “ 牙签法案 ” 最为著名。根据这条法律,企业或者行业的游说者不得摆宴席请官员吃饭,只可以请他们参加酒会。酒会上所有的食品都只能用牙签或者手指头拿着吃(是以也有人称做 “ 指头食品立法 ” ),不得有正式的饭菜。法案一经通过,华盛顿各种经营甜点和下午茶的餐厅立马火爆了起来,而那些只提供传统正餐的餐厅则生意惨淡,门可罗雀。 如果仔细阅读美国政府关于 “ 三公消费 ” 的规定,最大的感觉就是事无钜细,甚至有些时候显得 “ 婆婆妈妈 ” 。但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表现出了政府对纳税人最大程度的尊重。但中国大陆, “ 三公消费 ” 近每年 2 万亿元人民币,公务员吃喝玩乐穷奢极欲,只因为中国大陆是公务员当家作主的“官有制”(官方美化其为“公有制”),老百姓血汗钱,都被官们无耻地挥霍掉了。官媒居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嘲笑美国大使坐公务舱是“提醒美国欠中国的钱”,殊不知这些钱都是中国大陆官方为了贪图美国政府的利息而主动的投资行为,与一般的贷款、“借钱”扯不上边,且这些钱都是从老百姓身上敲骨吸髓而来,大陆官方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本身这个钱就充满血腥和和暴力,官媒却拿来炫耀。 中国大陆官方自身穷奢极欲和对百姓敲骨吸髓,已举世闻名。近年,中国大陆人民的税负,在国际上的名列第一(名义上比法国低,但法国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而中国大陆一切都是“国家机密”)。每一次国际税负榜单出来,都引起热烈反响。但中国大陆官方从来就是既做婊子又要立牌坊,自欺欺人。比如 2011 年 9 月 19 日,《人民日报》刊文否认福布斯 “ 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全球第二 ” 说法,称《福布斯》的 “ 税负痛苦指数 ” 科学性较差,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理由是,计算方法存在多种缺陷,包括名义税率不等同实际税率、最高边际税率适用范围很小等。而福布斯方面则立即回应,说衡量方法可能存在不足,但不能说它不科学,税负痛苦程度主要取决于税收是否 “ 还之于民 ” 。这一回击的耳光,着实响亮。 有专家指,当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政府行政管理费用挤占了民生支出。据《新京报》报道, 19 日当天下午,《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对《人民日报》文章逐条回应。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周健工强调,“这个榜单的目的,是为了在全世界各国的税负之间寻找一个可以比较的尺度,因此对各样本国家一视同仁地选取了各国政府通行的税种和最高税率。”《福布斯》认为,一般税率越高,纳税人越痛苦,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没必要争论。而“财政支出结构需要更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一点,很有道理。周健工也认为,之所以该话题如此受关注,一是因为今年原本个税改革等话题就很火热,而深层原因是纳税人意识的觉醒。他也指出,眼下关键是要有一个透明的、程序化的、通过财税制度的方式来表达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的方式。这在中国是欠缺的。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经济学者马光远认为,目前中国税负总体确实过重。数据显示,中国大陆财政收入远高于 GDP 和居民收入增速,而财政收入过快增长必然导致国富民穷。 “ 税收太高肯定是不对的,在初次分配中,国家拿得太多,这不合理。 ” 马光远说。 著名财经博客、专栏作者余丰慧撰文评论,中国到底税负高不高、被征税对象痛苦与否,专家与其反驳不如反思。以数据来说话可以看到: 2007 年中国大陆累计完成税收收入 49449 亿元,增长 31.4% ; 2008 年全国税收超过 5.4 万亿元,同比增 18.8% ; 2009 年全国税收收入 6.31 万亿元,增长 9.1 %; 2010 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 73202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3% ; 2011 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 50028.43 亿元,同比增长 29.6% 。从中可以看出,除了金融危机的 2008 年和 2009 年税收增速低于 20% 以外, 2007 年、 2010 年和 2011 年上半年都高于 20% ,既是在金融危机的 2008 年仍然高达 18.8% 。从绝对额来说, 2007 年全国税收只有接近 5 万亿元,而到今年全年可能达到 10 万亿元,短短 5 年时间增长两倍。除了金融危机时期的 2009 年以外, 2007 年和今年上半年税收增长都高于 GDP 增速 20 个百分点, 2008 年和 2010 年高于 10 个百分点以上。 2007 年和今年上半年税收增长高于城乡居民扣除物价以后的收入增速 20 个百分点以上, 2008 年和 2010 年高于 10 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加上每年几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归财政和不归财政的每年几万亿元的各种收费, “ 中国内地的税负并不轻,痛苦指数居世界前列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 ” 文章中说,税负痛苦指数主要痛苦在普通百姓和中小企业身上。普通百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税收负担。 2007 年个人所得税完成 3096.8 亿元,增速高达 29.8% ; 2008 年个人所得税完成 3722.19 亿元,同比增长 16.8% ; 2009 年,全国个人所得税完成 3944 亿元,比上年增长 5 . 9 %; 2010 年个税收入 4837 亿同比增长 22.5% ; 2011 年上半年个人所得税完成 3554.78 亿元,同比增长 35.4% 。五年中除了 2009 年金融危机外,其余四年增长都在 15% 以上,今年上半年竟然高达 35.4% 。而同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徘徊在 7-8% 左右;二是百姓的间接负担。中国企业税负过重,但是,企业将税负最终转嫁到了最终商品成本里,普通消费者和百姓是企业高税负的最终间接承担者。物价持续走高,通胀难以回头,高税负是刚性推手之一,而最终都转嫁到百姓身上。 财讯网文章 “ 税负痛苦指数的实质是公共服务性价比 ” 评论,福布斯的计算虽不够严谨,但其排行选用的标准是连续、一致的,既然是适用于所有国家的统一指标,中国的 “ 痛苦 ” 程度较高并非无稽之谈。文章分析指,税负痛苦指数反映的是 “ 公共服务 ” 的性价比,仅仅比较国家之间的税负水平,而不考虑公共服务的供应,意义不大。比如北欧的大政府在全球是出了名的,但北欧的公共服务和政府清廉程度也是出了名的。高税收高福利,再加有民意的支持,因此这是一种理性选择。而之所以许多人相信福布斯的税负排行,就在于能感受到公共服务提供不够。例如以小口径宏观税负 ( 税收收入占 GDP 比例 ) 为例,中国大陆 2009 年的数值为 17.46% ,这个数值与发达国家相关数值接近,但反观中国大陆的公共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服务,却未赶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则认为,虽然《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有不科学因素,没有考虑到各国税收制度的差别,但它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法定税负的指数仍是合理的。施正文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当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财政支出过多地用于政府行政管理费用,甚至是三公消费,挤占了民生的支出。从纳税人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来看,中国大陆的税负 “ 痛感 ” 确实很高。他并指,由于这两年财税收入增长很快,业内比较认可的数字是目前大口径宏观税负已经达到 35% 左右。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说,专家多表示,收税的数量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关键是财政的支出应该更多地倾向民生,从而提升纳税人享受公共服务。《新京报》报道指,在美国,中高收入人群是纳税主要群体,而低收入家庭一般会得到政府的退税。 2009 年,美国有 47% 的家庭享受这一优惠。而中国大陆百姓,对税负痛苦有认同感,就在于对日常生活的感知,政府只增税往往不减税,而公共服务的相关投入,又落后于许多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 然而,让老百姓深恶痛觉的,却不仅是税负。据报道,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起草的 “ 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 ” 下发,新一期北京《瞭望》新闻周刊披露了这项消息。报道指,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如今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机制建设;从高层的强调看,这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该消息,引起两岸三地媒体关注转载。台湾中央社引述《瞭望》报道指,中共中央要求加强廉政风险的 “ 重点防控 ” ,要突出防控的重点对象,把领导干部,尤其是掌握人事权、执法权、司法权、审批权、监督权等权力的领导干部作为重点防控对象。此外,还要突出重点领域的防控。如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容易发生腐败现象领域的防控;并且要加强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生产等民生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毛昭辉对此表示,目前整个制度的设计还是一种闭环系统,依托于纪检监察机关、党政机关来构建。但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内容,在现有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体系框架里没有凸显得很清晰。实事求是的说,如果没有外部监督的参与,就容易出现制度的效果不明显,甚至流于形式的情况。中国监察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廉政建设中心主任李成言则认为 “ 这一步难度是很大的 ” 。他提到, “ 正确的方向是,什么情况下违法,什么情况下不违法,不能由人说了算。 ” 据《瞭望》报道,截至目前,全中国 31 个省(区、市)有 21 个开始部署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10 个在试点,部分机关、国企、金融机构、高校等企事业单位也开始了这项工作。有关毛昭辉所言的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众多借由网络发言的民间舆论 —— 中国网民们,对此纷纷表达看法。有网民表示,防控对象,重点是各级地方党委书记。一言堂现象突出,无人监督,不敢监督;运动只能是一阵风,起不了多大作用。能起根本作用的是制度创新,是公开透明的政府行为和宽松的舆论监督环境。民众关注的是实际行动,而不是口号 也有网民指出根本问题:“毛昭辉说:目前整个制度的设计还是一种闭环系统,依托于纪检监察机关、党政机关来构建”——揭露体制秘密了。我们说 “ 监督 ” ,说 “ 民权 ” ,说 “ 司法独立 ” ,说了多少年了?有些官员上任初期,也许原本还是好人,是体制让他们变成了贪官污吏。我们恨贪官,但我们更恨体制;口号喊了很多年了,不公开,不透明没人信! “我们恨贪官,但我们更恨体制”,一语道破中国大陆所有症结。 从美国公务员花钱,可以看到的是美国体制的优越,从中国大陆公务员的穷奢极欲、官方对老百姓的敲骨吸髓以及中国大陆的官富民穷,可以看到中国大陆体制的腐朽。

阅读更多

法广 | 北京话题: 从见缝插针雁过拔毛的月饼税说起

为此,有网友戏称,要把单位发放的月饼切出一小块,甩给税务部门去纳税。有分析人士认为,“月饼税”之类税收的出现,其实反映出中国税务部门见缝插针的趋势,而且这种“雁过拔毛”式的征税对象,大都是普通民众。与此同时,近日出现的所谓夫妻房产“加名税”风波,其实质也同样反映出税务部门这种过度盯住普通老百姓腰包的倾向(京华时报文章)。《南方都市报》上经济学博士马光远的文章说,尽管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出现了近30%的增长,远远超过GDP和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但税务部门的上述行为似乎告诉我们,政府并不满足于目前这样的增幅,仍然在想方设法挖掘潜力,甚至就连月饼和夫妻房产“加名”这样的创收“细节”都不肯放过。 对此,有网友反问道,小小“两税”震撼中国,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中国老百姓的赋税之重,或许早已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选网上作者许国申的文章说,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每一年的赋税收入总是两位数增长,常常高达百分之三十多,但既便是这么快的税赋增长,再加上天文数字的卖地收入,却总是填不满政府这个大窟窿。中国的税收增长这么快,除了政府支出庞大这一实际需要的推动之外,靠的就是激励政策。只要能够完成税收指标,不但税务部门的人有高额奖金,而且是免税的,各个地方和部门的官员们也都有免税的高额奖金。至于增收的部分,奖金额则更高,或者干脆就是分成。 所以,中国的税收,无论是国税还是地税,永远都不会完不成任务,永远都是大大增收。对此,文章感慨道,工薪阶层就连发点月饼都要交个税,而官员们分得高额奖金却可以免税,怎样才能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呢?这就是办法之一。但与此同时,我们的行政成本却居高不下,三公消费数额惊人,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社会财富蛋糕的分配严重失衡,社会保障等福利与突飞猛进的财税收入不成比例,甚至是成反比……。 综上所述,有评论认为,根据现代宪政理论,国家与人民之间存在着一份契约,民众需要对国家付出的,除了遵守国家法纪之类的,最实际的东西就是纳税了。资深传媒人陈季冰的文章说,因此,按照现代契约的一般对等原则,如果国家要求人民不能遗漏一分钱的税款,那么,民众也有权要求国家百分之百地兑现它对人民的承诺。比如说,必须做到政府部门对民众每问必答,有求必应;公安部门也要公正守法、每案必破;老弱病残幼人人都能得到妥善照顾等等。 但谁都知道,就目前中国政府的服务水平而言,上述这些恐怕都是遥不可及的梦幻而已,而眼下在这张根据契约设定的考卷上,政府自己只得了70分甚至是不及格,却反过来要求民众都得考100分,这公平吗?陈季冰的文章又说,以此推论,政府有些部门如果总是这么怀揣着想要与民争利,甚至是“宰一刀是一刀”的奸商意图的话,民众又怎么可能对这样的政府产生信赖和敬重呢?这笔政治大账,与区区一点“月饼税”或夫妻房产“加名税”的蝇头小利相比,孰轻孰重,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对此,有网友点评说,征税究竟由谁说了算?如果是税务局财政局说了就算的话,这无异于政府部门公然从老百姓的口袋里抢钱。就说京沪等地房产税的开征吧,这个议题在任何宪政民主国家,都肯定是一个在议会里争得不可开交的话题,但在我们这里,其过程却是鬼鬼祟祟、秘而不宣,如同偷鸡摸狗一般。因此,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体制,类似的征税闹剧肯定还会层出不穷,因为政府总是差钱,而老百姓的口袋正是他们没有成本的提款机。(网友叶芝) 有报道说了,我们的商品价格都是含税价格,一盒价格为300元的月饼至少应当包括17%的增值税,和销售单位能够转嫁到商品价格中的营业税。也就是说,对于那些需要将月饼折算为收入的员工来说,他们在获取这项实物收入时,已经由于商家的“转嫁”承担了商品的税款,而这部分税款事实上应当从收入中扣除,剩下的才是员工的实际收入。否则,按照含税价进行征收,等于把员工已经负担的税款也作为其收入进行了重复征税。(网友陈扬) 北京周西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部专稿  

阅读更多

译者 | 《每日电讯报》中国博主指出豪华手表成腐败信号

核心提示:”花果山总书记”公布了多名中国官员佩戴的手表为价值不菲的名表,虽然他的行为得到了新华社评论的支持,但他公布的PPT已被新浪微博设为”仅自己可见”。 原文: Chinese blogger points to luxury watches as sign of corruption 作者:Peter Foster 发表:2011年9月19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MZ老道”翻译 在发现很多中国的政府高官戴着明显超出他们的薪水所能承担的豪华手表以后,明察秋毫的中国网络活动人士开始质疑中国日益猖獗的腐败。 【原文配图:活动人士说铁道部部长盛祖光的腕表是Rolex Oyster Perpetual 】 (关于该款手表可 参考这里 ) 网上的图片搜索显示一些政府官员佩戴着劳力士、伯爵、欧米茄和卡地亚手表,这些表每块都价值几千英镑,大约相当于部级官员半年的薪水,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一年收入也就在10,000英镑左右。 令人难堪的是,从Google Images上搜到的图片显示新上任的铁道部部长盛祖光带的所有的腕表累计价值大约在人民币40万元左右(差不多4万英镑)。 通过放大网上搜索到的图片,这名活动人士认出了盛祖光佩戴的金光闪闪的几块表分别是价值7300英镑的Rolex Oyster Perpetual DateJust ,价值7000英镑的Paget Altiplano和价值3000英镑的Omega Constellation。 盛祖光之前是海关总署署长,在今年2月份才被任命为铁道部部长,以接替因为贪污腐败被抓起来的刘志军。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刘志军贪污金额高达9500万英镑。 在这位活动人士的名单上还有卫生部副部长,他有一块价值9200英镑的Rolex Submariner手表,另一位是中央党校的副校长,此人佩戴的则是一块价值10000英镑的 Piaget Emperador。 中国公众对这些照片反映异常强烈,他们在新浪微博(中国的推特)上对此冷嘲热讽。 该活动家的网名”花果山总书记”暗示他要像反抗权威的孙悟空(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虚拟反权威人物)那样做一个中国的网络审判官,不过现在这个ID已经被审查机器屏蔽了。 通过微博上的交流,他告诉《每日电讯报》他是受到了造成40人死亡的 7・23动车事故 的刺激才决定做这项调查工作的,这次动车事故激起了民众对贪污腐败和玩忽职守的强烈反应。 在一张事故期间拍摄的照片中,62岁的盛祖光佩戴着价值7000英镑的Relex,他的副手陆东福佩戴的是价格稍便宜的一款价值5000英镑的Rolex。 花果山总书记刚开始的时候在微博上传了一个48页的PPT文件,里面全是政府官员和他们佩戴的手表,但是据他说被新浪微博给”和谐”掉了。 “严格来说,他们并没有删除(这个文件),但是公众看不到,”他说,”我自己还可以看到,但是其他人不行。” 对于这次”和谐”,新华社的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上周末新华社发表一篇评论力挺”花果山总书记”,文章认为反腐败就”应该”采取这种方式。(相关文章: 《”名表”中反思廉洁从政》 ) “仅仅是一块表就能揭露那些贪婪的官员所掩盖的腐败,这也成了他们腐败的标志。”文章警告道。(译注:原文是”名表”的背后,除了没有人民群众所期待的厉行节约、亲近民生之情外,也往往与腐败有关。) 中国的领导人经常在公开场合申明要更严厉的打击腐败,在经历了60年的一党统治后,腐败已经成了(官场的)通病,他们控制着巨大的公共开支,却没有自由的新闻和独立的司法对其进行监督。 然而分析人士却认为反腐败要懂得自我约束,因为共产党也在走钢丝,他们想通过公开一些党内的”硕鼠”让公众对他们的反腐给予一定的信心,却又不想因此让他们的信誉遭到致命打击。 象其他很多线上的活动人士一样,”花果山总书记”也对”信息不对称”满腹的牢骚,在中国,政府掌握大量的个人信息,却对政府自身的花销以及官员的财产不肯透露丝毫。 为了削减公共开支的浪费,去年6月份,(国务院)第一次被要求各政府部门公开他们的三公消费(汽车、出行和接待三项)。然而只有一半的部门遵守了这项指令。 “如果政府顾忌公众的反对意见,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公开政府官员的财产,”,”花果山总书记”引述网络上一个流行的观点说道,”政府和公民掌握的信息应该对等。” 相关阅读: 中国简报:中国的新贵族――红色干部和红顶商人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译者的音频博客已登录iTunes,到 这里 即可收听往期的译者音频节目;下载更新需翻墙。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