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费

请教上海市长:腐败问题不解决上海有未来乎

作者: 祝振强  |  评论(0)  | 标签: 时事观点 1月19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标题为《上海市长韩正:“房奴”问题不解决,上海没未来》的报道,韩正在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补充报告时坦言:“现在讨论如何解决住房问题的人,都是没有住房后顾之忧的人,是解决不好的”。韩正表示,目前的制度解决不了一大批青年人、新上海人的住房难题。如果政策制定者不能感同身受他们的紧迫感和渴求,不去解决他们“蜗居”、“房奴”的问题,上海就没有未来。“上海的房价过高,严重扭曲了住房的居住功能,也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韩正还表示:“上海将继续坚决、严格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韩正说,上海市政府去年10月出台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若干意见,今年要进一步落实包括限购、金融政策在内的各项措施。 看过上海市长的上述一番言辞,很为其坦诚、实在而欣慰,想必这样的一番话说出来在人大的会场上,是会引来一阵热比一阵的掌声的。 若仔细品读韩正市长的上述言论,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层隐含的意思:其一,上海市高级领导对人才求贤若渴,对高房价阻遏人才来沪心急如焚,甚至放出了不解决“蜗居”、“房奴”问题,上海市没有未来的狠话。这有可能意味着,上海市要出台针对某些人才的房子奖励举措,市长的放狠话,很像是在放风。其二,上海市的房价过高,和政府部门没有任何关系,上海市有关方面和被“损害了利益”的群众是穿一条裤子的,对高房价是坚决嗤之以鼻的;其三,上海市对于中央的调控房价,是坚决支持的,并且还有自己特色的调控举措。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土洋结合,上下联动,对于高房价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 事实果然如人大会场上激动人心、慷慨激昂的讲话一样乐观吗?非也! 我们先从最末一层意思说开来,据1月5日的《中国证券报》报道,在限购令、限贷令打压下,去年上海楼市经历了一个典型的调控年,但房价仍在上涨。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年底上海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相比年初累计上涨达4223元/平方米,12月份均价为24176元/平方米,较1月份上涨了21.16%。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准保吓一跳,去年一年,上海市的放假就上涨了4000多元!年末比年初,房价竟然上涨了两成多!诸位不要忘了,这可是号称史上最严厉的调控年。若稍许放松所谓的调控,上海的放假能不再上涨两成?若再调控,上海市的放假难道不一年翻一倍?如此现实,如此成效,是让人怀疑所谓调控措施的形同虚设呢,还是怀疑执行调控措施的虚与委蛇? 再来看房价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其实,这是一个永远缺乏数据论证的问题,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政府部门都不可能承认高房价与自己有关。但是,我们欣慰地看到了“大嘴”任志强近日的勇揭家丑——任房子志强也是在北京的人大会议上说,地价加上税费,政府要拿去房价的七成以上。看到了罢,高房价,到底是谁在作祟!有趣的是,对于任房子志强的这番言论,所有的政府部门均装聋作哑,禁言噤声。我们可以推断,任房子志强说的是北京的情形,我们无从推断上海究竟是几成!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上海的乌鸦不会比北京的白。 高房价与政府部门难脱干系,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正面的说法是,政府部门仰赖土地财政,积习难改。日前有消息指,中国财政收入的44%用来养活公务员,而日本仅为2、5%。我们不知道这个44%到底是怎么花掉的,我们不知道这个44%里,究竟又多少卖地的份额,我们知道的是——直白了说,这个所谓的土地财政,其实就是腐败财政!所谓三公消费,所谓职务消费,所谓一支笔任花销都报销等等,何以不被包含在这个44%当中?与自己的生存、自己的贪腐、自己的吃拿卡要密切相关,这个土地焉能不卖个高价?房子的价格焉能不飞速上涨? 关键是,高房价还有更现实层面的考量——仅以被抓的贪官为例,哪个的别墅豪宅房产不在若干套?在现实政治语境下、政治环境中,我是政策制定者,我能制定出让自己的若干套房子缩水的政策吗?事实证明,不能。相反,我还要千方百计制定出令我的房子升值的政策。 上海市长有关有没有未来的原话是这么说的:“不去解决他们‘蜗居’、‘房奴’的问题,上海就没有未来”。对此,笔者不能苟同。事实上,若在一个正常、健康、少有腐败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中,“蜗居”、“房奴”并不可怕,相反,它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社会存在。一切发达国家、尚待发达国家概莫能外。难道仅仅由于“蜗居”、“房奴”的存在,城市和社会就没有未来?这样的说法,缺乏客观性、缺乏常识性、缺乏对事物本质的起码认知。 说高房价致使城市、社会没有未来是妥当的——高房价离不开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就是一种腐败财政。概言之,腐败问题不解决,房价能降下来吗?腐败问题不解决,城市有未来吗?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0 个评论 祝振强的最新更新: 民众一致出手“打劫”总统别墅是否可能 / 2011-01-18 13:00 / 评论数( 3 ) 伍皓同学冒犯冲撞官场三大忌 / 2011-01-15 12:02 / 评论数( 2 ) “歼20试飞成功”干卿蛋疼 / 2011-01-13 22:40 / 评论数( 5 ) 许宗衡“买官”的“上家”究竟是何方神仙 / 2011-01-09 12:12 / 评论数( 3 ) 地坛再见史铁生 / 2011-01-07 12:13 / 评论数( 0 )

阅读更多

茅台酒值多少钱?

   茅台酒值多少钱?   童大焕—2011年1月13日星期四         年年涨价,仍是供不应求。茅台、五粮液这样的高端白酒在国内一次次地拨动着市场的神经。元旦开始,茅台全国涨价20%,贵州茅台董事长袁仁国强调了严苛的限价令,终端价格(市场零售价)不得超959元,但市场上茅台酒仍旧一瓶难求,终端价格早已超出限价一半,达到1500元左右。茅台在争议声中涨价,但再多的争议,都阻止不了它昂扬向上的价格走势。       1988年之前,茅台每瓶8元,不过根本买不着,即便是托很大的关系都难以买到。但即使买得着,当时的中国居民生活必需品消费占绝大部分,甚至鲜有盈余,哪舍得花钱买如此昂贵的奢侈品。此时,绝大多数中国民众觉得茅台距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因此,对它并不十分的关心。       1988年7月,国家放开了13种名酒的价格,长期以来物价平稳的局面被打破。一瓶53度茅台酒的价格从计划经济时代的8元一举跃升至140元,成为第一梯队中的极品。一下子涨了将近20倍,但人们似乎反应平静。当时,五粮液、郎酒的开放价格为80元,剩下的剑南春、洋河大曲、全兴大曲等则齐齐进入“35元时代”。       从1988年到现在,茅台价格从140元涨到1500元市价,涨了十倍;与此同时,陈年茅台连续拍出上百万元的天价。同期北京居民社会平均年收入由2000元涨至2008年的44715元,上涨了22倍。居民收入涨幅是茅台涨幅的2倍,茅台涨价却引起公众舆论的口诛笔伐。何也?       其一是由于生活必需品在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民众可以向上探一探身子买一瓶茅台奢侈一回。但是,随着茅台的持续涨价,意味着居民奢侈的成本更高了。刚要够着,眼看着它又想飞,哪能如此轻易放过它呢!这,也许是茅台涨价引发社会激烈批评的原因之一。   “贵者生存”的20 年白酒史       然而,不管人们怎么议论和抨击白酒涨价,中国市场经验却表明,过去20多年的白酒史,分明是“贵者生存”的竞争史。那些走中低端路线的传统品牌,纷纷在人们的视野中渐化乃至消失,而只有走中高端路线,才“贵者生存”异军突起。       五粮液的高端化路线其实远远走在茅台之前,茅台调价前,五粮液的价格也一度高于茅台。而被茅台、五粮液甩下数个身位的同行们,也纷纷打造高端产品、压缩中低端产品,开启“复兴”之路。       不只茅台、五粮液这样的公认高端名酒,近5年,中国白酒业正在一片兴奋中经历着价值回升的第二次“黄金时代”。       根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白酒业在“十一五”期间增速迅猛。全行业总利润从5年前的73.2亿元,到去年预计超过300亿元,增长达三倍。       2007年下半年,位居老“八大名酒”的古井贡酒正式开启了“复兴”之路。时任古井集团董事长的曹杰高调宣称,推出淡雅香型白酒的系列新品,作为古井的高端形象进入市场。此后不久,古井贡酒又推出年份原浆系列,实现利润翻番,为开拓全国市场打下了基础。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段,汾酒的“青花瓷”系列上市,并通过多次提价,将自己高端产品的定价拉入了第一阵营。       2010年,泸州老窖的第一款年份酒上市,定价698元,这在公司被认为是“迈出了复兴的重要一步”。此后不久,泸州老窖总经理张良在京宣布,定位奢侈品的“国窖1573中国品位”上市,单瓶售价2180元,成为除年份酒和定制酒之外,国内单价最高的白酒产品之一。张良表示,大的经济形势很好,白酒企业要敢于和国内市场的高价洋酒相竞争。       当年属于第三阵营的洋河,也开始了新的雄心勃勃的复兴计划,其仅砸在2010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上面的赞助推广费用,就高达4000多万元。       “贵者生存”只能说明一个趋势:改革开放到了今天,社会财富极大增长,奢侈品需求越来越大且不可遏止。茅台、五粮液的未来涨幅远超工资、GDP和货币量涨幅,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茅台需要驱除“腐败”的影子       营销策划人穆峰先生的观点与笔者同——茅台酒就应该定位为奢侈品:茅台是中国最有可能成为、也是最应该成为奢侈品的品牌。它具有奢侈品所有的属性:优良的品质,稀缺性和独特性,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传奇的品牌故事,以及身份的象征和多级情感。要说茅台成为奢侈品唯一的不足就是价格低。和动辄几千甚至几万的洋酒相比,茅台在品质和文化上并不逊色于这些品牌。我们能接受价格昂贵的洋酒,为什么对国酒第一品牌涨价大惊小怪?       人们愤怒于茅台酒的涨价,除了少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国内品牌不自信、除了它的涨价可能使一部分人再次与之失之交臂之外,更重要原因恐怕还在于其相当情况下公款消费的属性,或者是买者不喝、喝者不买的礼品属性。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经销商透露,只有20%的真茅台酒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八成以上供给了公款消费部门。社会对“三公消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公款买文凭、公车)”的不满,被迁怒于消费对象的身上了!       这种迁怒,远不止限于茅台酒。几乎每一次关于奢侈品消费的信息,都会极大地刺痛整个社会的神经。       但迁怒这种事,说到底不是一个聪明的态度和方式方法,最终还是搬自己的石头砸自己的脚。想想看,你可以迁怒到茅台五粮液水井坊头上,你能迁怒到拉菲、LV、卡地亚头上吗?而我们呢?在愤怒中“打压”了自己的本土奢侈品,向海外奢侈品牌腾出了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结果,是中国产业长期处在世界产业链低端,而发达国家的国际公司处于有利地位,而且一直在不断地向产业链高端转移,通过研发、设计、品牌、标准制定,以及营销、配售和融资,占据有利地位。       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技术和艺术角度上讲,代表了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标准,起到提升行业标准和价值的作用;从社会学和大众心理学意义上,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奢侈品都是时尚、品位、地位的象征。我们应该以冷静的态度,在奢侈品上重建国家竞争力。你不去引领时尚,不去占领价值链中最高的顶级皇冠,甚至打压人们去引领时尚,那就拱手让别人去引领时尚、去摘取最高剩余价值,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只能做价值链中最低端的“世界工厂”,甚至我们代工,别人贴个牌子价格就十倍百倍往上翻,把利润留给别人,把低工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破坏留给自己!       培育本土奢侈品牌与助长公款消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甚至,培育奢侈品牌有助于遏制公款消费。如果将茅台酒定位为奢侈品,那么就不是普通公务员随便进哪家酒店就可以喝,而是恐怕只有国家级的领导人才能在正式酒宴上用来招待贵宾,还有在重要场合作为国礼赠送外宾。( 作者为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     

阅读更多

言论自由是减少民族内耗的最佳手段

所以要使中国真正的民主,要最大程度的减少社会的内耗,首先放开言论自由才是必要手段。以任何名义妨碍 舆论监督 ,任何名义封民之口,阻碍言论自由的制度和行为都是反动的。以任何名义垄断真理,拒绝讨论的制度都是虚伪的。只有能够维护国民言论自由,思想 …

阅读更多

刘洪波:政府的财政计划从未被否决

就公共属性而言,财政管理是一个民主政治问题。监督财政,是限制权力的重要环节,对某些不合理的权力行为,它具有釜底抽薪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公众、民意机关、社会舆论必须给予阳光财政以更大的关注。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CDT月度视频】十一月之声(2024)——“一路都被撞没了,估计一圈都没了”

【年终专题】“13条生命换不来1条热搜”……2024年度“每日一语”

【年终专题】“中文互联网上的内容每年都以断崖式的速度在锐减”……2024年度404文章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